貿易戰下,2018年台灣製造業概況與幾個突出現象

500

2018年度,外部環境雖受到中美貿易戰與大陸經濟放緩的影響,台灣製造業總營收成長率略遜於2017年,為8.26%,平均獲利率5.75%(此二數字在2017年為8.44%,6.07%)。

本文概述去年台灣製造業營業狀況的重要數據,以及幾個突出的現象,試論貿易戰衝擊下,可能的台商動向。

望向股市櫥窗,財經媒體形容現在的電子製造業為「後手機時代」,以往幾乎屬於獨強的「蘋果概念股」風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雲端設備」。

雲端伺服器產業吹起一陣「去品牌化」,「重客製化」的風潮,建立了越過品牌商直銷終端客戶的新商業模式。這代表台灣電子製造業在新科技的發展下,積極尋求高附加價值可能性,以推動產業轉型。這是製造業在2018年的第一個突出現象,以服務為營運主軸,擺脫傳統製造業的「工廠」形象。

由於日本「被動元件」大廠因與美國觸控產業合作而轉移了生產重心,以致零件全球大缺貨,使得台灣長久來不受重視的「被動元件」廠意外獲得轉單效應的補血,恰似灰姑娘的華麗轉身。這是製造業在2018年的第二個突出現象,國際產業鏈正在挪移與調整。

從反面來看,類似「被動元件」這種傳統電子零件廠若只能依賴意外的轉單,便極容易受到貿易戰的衝擊而受創。國際產業鏈的大調整,意味著產業必須警惕隨之而來的環境劇變。

水泥業的高成長,堪稱2018年製造業的大驚奇。究其因,台灣水泥業受惠於大陸改善水泥市場供過於求,所推動的供給結構改革政策「錯峰生產」。這是製造業在2018年的第三個突出現象,大陸在產業面的宏觀調控,深深影響台商的營運。

除此之外,石化業,航太業雖有突出表現,但其趨勢意義不如上述產業。

總的而言,2018年台灣製造業總營業收入約為30.7兆台幣。營收成長的企業家數連續第三年度的成長為908家(衰退437家)。盈餘的企業1049家,虧損的企業176家。總資產為33兆,總純益為1.76兆,平均負債比率為48.01%。

成長最快的產業依舊為電子業,平均營收成長率88.21%。平均獲利率最高者(14.09%)為精密儀器業。平均純益最高者(136.85億)為石化原料業。規模最大者為電腦系統業,總營業金額10.5兆。

論規模,台灣製造業的前10大產業依序為「電腦系統」,「石化原料」,「半導體」,「電子」,「電腦周邊與零組件」,「光電」,「金屬原料」,「食品」,「金屬製品」,「塑膠與橡膠製品」。前七名均屬「上兆」營業額俱樂部。

論最成長最快的前10名產業依序為「電子」,「精密儀器」,「產業控股」,「電腦系統」,「航太」,「製藥與生物科技」,「其他工業製品」,「石化原料」,「電腦周邊與零組件」,「金屬製品」。

上兆俱樂部裡,平均營收成長率最低的為「光電」產業(1.64%),比光電業規模小的「金屬原料」業平均營收成長率有7.62%。

以個別企業論,最賺錢(稅後純益)前十大的公司依序為台積電3511.31億,鴻海1290.65億,台塑石化600.9億,南亞塑膠527.46億,台灣塑膠495.5億,台灣化學纖維487.69億,南亞科技393.62億,台灣中油342.93億,國巨338.39億,可成279.72億。

以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層面來看,根據「經濟部」的評估,負面影響是全面性的,其中又以手機,筆電相關供應鏈影響最大,換言之,問題集中於製造業。目前蔡當局因應台商回流的政策,則凸顯了台灣「吃不下」自己企業的窘境。因為台灣只能接收高階,高附加價值,人力及土地需求較小的廠商,其餘不符以上條件的台商,說白了,就是「愛莫能助」。

從幾個突出的製造業現象來看,以大陸內需為主的傳統製造業,在中美貿易戰所可能引發的國際產業鏈大變動趨勢下,影響不算大。不過,正在努力向高附加價值轉型的電子製造業,以及在轉單效應下受惠的產業,所受到的衝擊就比較劇烈。

對於以出口美國為主要營收來源的台商而言,看起來不容易「善了」的貿易戰,必然會迫使他們從大陸移出。但是,從台灣50大製造業的動向來看,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台國際大廠,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因為有能力的大廠早已在大陸以外的經濟體佈局,絕大多數也不會選擇全數撤出,畢竟,美國並非他們的唯一市場。只是,產業鏈的質變恐怕難以避免。

再者,由於大陸產業環境近年來的變化與提升,利潤與環保條件不足的台商,在貿易戰前就已經陸續自大陸外移,大陸製造業也正在轉型的途中。美國掀起的貿易戰爭,只是提前讓中國因應必然的產業變化,它雖然會造成短期的衝擊,但從中長期來看,美國未嘗不是在幫助中國內部產業的汰弱留強。

同理,能力較強的台灣製造業,在分散生產地風險之餘,也被迫思考如何在大陸創造新的價值,以免錯過大陸所可能創造的新通路與新需求。

誠然,在2017年時,台商響應了「投資美國」的呼喚,風風火火地重燃「美國夢」,數十家台資企業赴美,並傳出可能投資金額上兆台幣,媒體甚至形容為20年來台商最大遷徙。不過在2018年,這股資投美國味兒淡了不少,連帶頭的郭台銘都尚未真正落實投資承諾,為什麼呢?因為美國工人並不好找。

再者,從台商回流台灣的表面盛況看來,台資並沒有乾脆直接從大陸轉往美國,如回台投資最大的企業台達電,明知台灣不但缺電也缺工,仍不選擇移往美國,可見台商產業鏈要從大陸轉往美國,仍有許多的難關尚未被解決。鴻海的威州投資案,就是一個碰壁的縮影。

全球產業鏈的變動與調整問題十分複雜,不是說變就能變的,以台灣製造業的現況來看,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不是只有成本問題要考量,也同時要考量經商環境是否能提供企業的轉型競爭力。

至於服務業,又是另一種景觀,我們下次再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