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从业者,如何快速清晰地向身边人科普电竞?

500

本文始于知乎上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值得探讨,以下回答是个人的一些抛砖引玉。

Q:

题主是做电竞自媒体的,因为工作性质节假日会格外繁忙,就像这周末本来是和女朋友约好去看电影提前庆祝520的,结果碰上MSI决赛,加了两天班。她很生气:“不就是几个人打游戏,有这么忙吗?”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经常因为类似的问题我们闹的不开心,她不清楚电竞是什么,我不知道该怎么和她解释,这种情况还发生在父母身上,他们也不了解电竞,会觉得我的工作是不务正业。求助大家,如何能够快速有效地介绍电竞,能让身边的人迅速了解这个行业。

A:

撇开女朋友和520这个问题不谈,这里面涉及到“老婆为大”的原则性问题(求生欲很强)。

我很理解楼主的困惑,因为对于电竞这个圈子的人来说,向周边圈外的人介绍电竞,确实是第一道关卡,并且很严峻。更别说全主流社会达成一致的共识,完全认可电竞。

这里我先说我的结论:现阶段,单纯地认为电竞应该被周围人,或者被主流所完全接受,和片面地认为一切游戏、电竞都是“不务正业”,我觉得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不切实际的。我们从业者与其不停焦虑、烦恼如何扭转这种局面,不如先学会接受这一点,埋头认真地把手头事情做得漂亮。

核心原因,是介质。电竞产业不管再怎么发展,再怎么能促进消费和GDP,都不可能改变的一个事实是:电竞的载体就是游戏,这点无可辩驳,对于中国的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游戏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因为在能提供同等及以上刺激性的娱乐文化项目中,游戏的进入门槛可能是最低的。尤其在智能手机普及和手机游戏崛起之后,这点已经成为绝对的共识。

你很少有听说足球沉迷、篮球沉迷之类的,因为玩这些需要场地,需要人员,还需要耐力,但一个手机游戏,能不吃不喝独自玩上一整天的孩子,比比皆是。

而这也是电竞遭遇外界批评的一个重要抓手——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培养一名出色电竞选手的黄金起点是在15岁左右,除了天赋之外,还需要长时间艰苦卓越的训练才能成气候。

许多中国电竞界的明星选手,许多人都是中学阶段辍学后,就进入职业电竞圈的。在国外(主要是欧美)的文化中,延迟入学或者辍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在多数东方国家的社会语境中,这并没有什么可推崇的。

虽然一众顶尖的电竞职业选手,他们自己也会在公开场合反复强调,不是人人都适合做电竞选手,不应该轻易放弃正常的求学生活。但他们在青少年人群中有巨大的影响力,也是不争事实。

尤其当作为载体的游戏,上手门槛远远小于传统体育竞技时,这种示范效应很容易被滥用。例如,以电竞的名义,长时间沉迷游戏。

作为类比,打台球的丁俊晖争议就会小一些,而打篮球的姚明则基本无争议——他们取得现今成绩的代价,虽然同样也是以牺牲国人所谓的“传统正轨”为代价,但门槛不一样所导致的示范效应不同,是他们与明星电竞选手在主流舆论上论调不同的重要原因。

涉及孩子的问题总是复杂又敏感,“老一辈”、十几年前的电竞迷们很多也已为人父母,平心而论就算是他们,应该没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天天长时间坐着打游戏,反倒是希望他们能多出去走走,多看看书,多锻炼锻炼身体。

当然,我们也可以想当然地说:不要把所有锅丢给电竞,家庭教育不济,就算没有游戏,孩子一样也会表现糟糕,不可能乖乖地坐在书桌前看书学习。

这话也没错,青少年的成长问题确实是一个极其繁杂的系统问题,涉及到的要素方方面。但还是忽略了“门槛”这一命题的重要因素。

其实在游戏之前,电视、电影、跳绳、拍纸花、打弹珠、漫画书、武侠小说等,都或多或少地背负过“毒害青少年”的骂名,现在只不过是天道轮回,轮到了游戏,和以游戏为载体的电竞而已。

不无悲观地说一句,在有另一种统治性的文娱媒介能够彻底超越游戏之前,对电竞的偏见会一直存在,并且处于风口浪尖。

去年,电竞有幸进入亚运,电竞选手能代表国家上场比赛,当然是好事,但并不能因此认定偏见已经完全解除,毕竟产业和经济价值被接受,不代表文化价值也被同等接受。

而敢于正视偏见的存在,我认为恰恰也是产业价值的体现方式之一。

至于未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坦白说现在可能没有人知道答案。

电竞的问题,从来不是电竞,或者说游戏单方面的问题,而是涉及方方面面的体系问题,就跟其他许多问题一样。

我们业内人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手头的活,把这个圈子经营得声色并茂,并且问心无愧,那么当有一天电竞真的走入主流视线时,他们就能发现这里其实有很多美好的东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