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是虚伪式的道德沦丧?
由风闻《大学生为什么不能扮锦衣卫》 在到其中所推荐的评论文章《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明朝,明朝真的如皇汉说的那么好吗?》, 所想到的话题。我也来尝试一个角度写我所知道的真实明清。
我看中国史还有西方史和大多数人不同,我就不喜欢看正史里记载的那些“高大上”人尽皆知又修饰过的历史,我就喜欢钻研那些冷门偏僻,却又符合历史真实性的历史!,首先在真实历史的前提下(野史,戏说不看),又能深刻描述了历史的黑暗和那些边边角角,不从帝王贵胄士大夫话语权上位者的角度,而是从底层平民角度的历史,这样更能做到客观全方位的了解那个历史时期。 大人物们的历史重要,小人物们的历史更加重要,因为文明的绝大部分还是要靠那些普通的芸芸众生所组成。
从“历史的生活中”看封建社会。
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大家平时在影视剧和书本里看到明清里那些大臣、士大夫、天子门生们、平时夸夸其谈,义正言辞伟岸非常,都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封建时代以儒家治天下嘛,所以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坦坦荡荡。古人循规蹈矩,做事做人有底线有坚持,告诉你,那都是骗人的,或者说至少表面功夫是如此,实则道貌岸然,远超出现代人的想象。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三大万恶 。
尊重人在中国古代可是麽有的(不存在的),特别是身份底下的人更得不到尊重,这点要比西方,不,应该说比世界上都过分。(明清达到巅峰)。
艺术来源于历史, 在明清时流行很多东西, 严嵩老了身体怕冷,女佣和下人就需要给大学士暖床当汤婆子用。 严嵩吐痰喜欢用“女痰盂”,喉咙不舒服了,就让她过来张嘴,HE TUI~ 。(这差事真不敢想 ) 。 还有固定的奶妈子,这可不是给小孩喝的,在古代人奶被认为是滋补品,地主和官老爷们想喝了,就出去“奶子府”里找“奶口”(奶妈)。
在比如姬妾和通房丫头( 滕, 妾 ),《红楼梦》里面就描写过,这三个等级的妾身份,你是主人的财物而不是一个人,你的作用就是干活/主人要求你干嘛就干嘛,到老了转手在给你卖掉,榨干你的所有,就说通房丫头,在封建古代那就是小姐的陪嫁品,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个人权利,说难听点就是玩物,贾宝玉哪种公子哥想干嘛就干嘛(自己想去吧) 老爷和宗族内部的子弟也能想干嘛就干嘛。
还有诸如下人、奶妈子、往往这些人才是公子哥们的启蒙老师。。。。。 , 而且等你年老色衰了,又可以随便把你卖掉(好人家也就算了,但是大多很悲惨)。
还有传宗接代, 都知道中国古代最大的不孝就是没有后代,没有后那你这辈子就是白奋斗了,对不起祖宗不说,家产也都是别人的,但是碍于很多因素(比如正室闹变扭,个人方面的问题,还有财力,不想过继等等)所以在明清延伸出了一种职业(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叫做“典妻制”, 这东西可真是万恶啊,说白了只供你吃喝,其他时间你就要给买家生孩子,就是一个生育的工具而已,出典时双方要立“捆身字据”,典到有钱人家也就算了,如果是穷人来典,往往是兄弟几个或好几个朋友间一起用,因为他们穷啊,典的价格也不是普通底层家庭能随便消费的起的,所以最后民间出现了大量好几个典一个的现象。。。 那画面真不敢想,这种题材连霓虹估计都不敢拍。
生下来要是儿子,那皆大欢喜,说不定你还有报酬,更甚者扶正的也不在少数,属于直接阶层跳跃了! 咸鱼翻身了! 但如果生下的是女儿。。。 我这么说吧,古代即便是妻妾生了女儿在大宅门里也是不受待见的,更何况是一个典妻? ,所以最后出现了万恶的东西 , 婴儿塔 、和 溺女婴风俗。 前一个把女婴放到那边的石塔里(其实就是个小堆砌的塔)自生自灭。 后一个就是直接在脸盆、便盆或其他什么器具里溺毙。 因为养了没用啊,男孩可以被正室纳到名下当儿子,女孩只是多了一张嘴,而且母亲还是低贱的,只要契约到期了就会被赶出门。
穷人典妻往往是家里男的死了或残废了,光靠女人一个完全生存不下去了,老公典妻,或女的自典,价格看你长相还有年龄,身体素质综合判断,但肯定不会给很多,历史记载10文典一位的案例大有人在,多人拼典在穷人里更是多数,特别是兵荒马乱和灾害年的时候 ,惨啊惨啊。。
其实不管是姬妾还是典妻,优秀女性被垄断的都上层人士,资源都朝他们那边汇聚,而穷困老百姓是没有能力没有资格享受这些的。
还有明清时期出现的一个超级奇葩的东西,为这“东西”代言过的名人,要数和珅和大人最有名了,和珅和魏长生的风流往事被当时社会所称道,那这就要说到明清的妓伶了,妓伶妓伶,为什么伶在妓之后? 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比妓还不如,妓在明都归教坊司管辖,所产生的利益要提成上缴给他们,这东西就叫“花捐”所以说白了就是有靠山的! 。 而男伶出卖色艺在万恶的封建社会都是被世人所唾弃的,是底层中的底层,最没社会地位的,妓还能赎身,有的还能上位, 因为能传宗接代嘛,被人看中了也就出头了,社会地位也就上升,但有听过伶有出头之日的否? 这个职业就是一条死路。
也可别以为这里的伶是戏曲演员那么简单, 戏子在明清时代延伸出了一个极其黑暗的玩意儿,叫“相公”,需要从儿童时期就物色人选,挑选那些长相偏向女性化柔美的男孩子,然后教他们唱戏,练身段和嗓子,还要学习怎么讨贵族们欢心, 在明末到清还发展出了 “男性缠足”,对你没听错啊,有些大人物就好这一口!三寸金莲的都是万种挑一, 除了唱歌跳舞,还要陪喝酒,贵人有需要了还要到大宅门里去陪唱赔喝,更严重的还有其他玩法。。(自己脑补吧,懂得都懂) , 明清当时的社会风气来说,士大夫和官家去找伶相公,那是风流名士的作风,还会被赋予附庸风雅,也会被才子们(才子自己也去)所推崇而传为美谈。 要知道在明清(特别是清) 逛窑子对于当官的来说可是犯法的,被皇帝知道了要惩处的,而没有法律规定不能去找伶相公,这就成了一个空子! 窑子对家里正室也不好交代,脏不脏? 但伶相公就不同了,可以找借口对老婆说,官家酒局旁边配着妓太难看了,让伶来代替的好处是,他们既有女性的长相(还有穿扮) ,却没有女性的特征,这样就能做到公私兼顾 ,岂不美哉? 还真有歪道理呢! 其实私底下都是男盗女娼, (历史有名有姓记载的大人物染指幼伶就有几十起), 有兴趣的可以查看《明清刑案汇览》。
伶大致分为几个层次, 相公堂-男旦 - 唱档子 - 黑相公 - 男J -街头男J。 除了最前面那个只卖才艺,最多陪喝酒 。 后面几个基本都会出卖自己,特别是从黑相公开始,完完全全就不需要你表演才艺了。。。 职业寿命从7岁起,12-15岁巅峰期, 17岁就下坡期,20岁就不能在相公堂做男旦了,只能去唱档子混,30岁后看你机遇,没机遇就只能黑相公了,,40岁后就不敢想了,你除了会干这个没有其他生存技能。 而最后两个是天资贫庸的底层勾当,流落在大街小巷。 别以为G这东西在古代没有市场,没有市场也不会诞生这种职业了。
著名有史料记载的有(旧菊部堂名表) , 怡云堂、云和堂、德春堂、国春堂、倩云堂等等。。 都是干这些的,区别于窑子的是,红灯笼上会挂金色饰物以来区别。
据史料记载,在京都营业的这种聚集地叫 “蜂巢”,起源于宋代,中晚明具规模,清鼎盛。男色和中性化这种我们历史源远流长。
你能想象当时这是风气吗? 而且是上层权利中枢的风气,平时带兵打仗的大将军,为国为民的大臣,还有饱读诗书的才子和大学士,都是这些爱好者,没有他们撑着就没有这种职业,伶这职业几乎就是走高端线路的,挣的就是精英的钱,想想都可怕。。。
还有太多黑暗陋习我也不举了,因为实在太多了,我刚才还打算拿起书架上的明清风俗大厚本。。
那为什么这些那么可怕的东西跟中国传统封建礼数相违背?相冲突? 因为之所以这些黑暗的陋习能存在千年百年之久,历代统治者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就在于以父权夫权利益的需求而存在,服务于权贵和男权社会,当无后这种古人非常惧怕的人生信条和欲望这原始的需求下,礼数教条都要靠边站!虚伪由此而来。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万恶封建社会,绝对不是那些电视剧和文学作品里经过修饰的那样让人折服,黑暗糟糠无处不在,不把底层人当人, 我也算对西方史和世界史挺博览的了,但触目惊心程度远不如我看中国史,真的, 所以我曾经在一篇帖子里就说过,往往自己越缺什么就越要提倡什么,西方缺人性但经常强调爱,古代封建中国时常把道德挂嘴边,但却是最没道德的。
还原真实的历史才是学习历史,而不是只挑那些美好的去看 ,你们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