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把欧盟当成对手,但英国却不做欧洲的以色列

很多年以前,只要某个英国的企业拿到了王室签发的牌照,那家企业就可以开着船一路向西去北美了。到了现在美国所在的那里登陆后,圈一大块土地,把当地印第安人赶走,带着他们的员工一起种烟叶、砍木头、挖矿石,最后再把这些东西卖到欧洲换钱。这个就是早期英国人对北美的殖民活动。

当年这些企业带过去的员工,也不是他们的正式员工。在拿到牌照后,这些企业会在大街小巷发小广告招人,把北美描述成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专盯那些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娶不起老婆的人,只有这类人会抱着一去不返的悲壮心态签下劳务输出合同。在劳动力不足的时候,一些犯罪分子、流浪人员也会加入其中,而所有这些人就是现在美国人的老祖宗。

殖民者在北美开荒种地,同时招募移民搞大生产,还得定期得给皇室缴纳各种税费。随着移民们的觉醒和皇室税费的提高,他们之间就爆发了冲突,这种反抗皇室统治的运动就是北美的独立战争。因为以前英国太厉害,欺负过荷兰、法国、西班牙等国,所以北美的独立战争得到了欧洲列强们的大力帮助,可以说那就是一场国际间的战争。

500

(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和前美国总统小布什)

 

脱离皇室建国以后,美国人后来又通过低价收购、兼并重组、强取豪夺等各种方式,不断扩大着它家的版图,直到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坐拥太平洋和大西洋,而且周围没有任何强大的对手,安全地可以一觉睡到天亮。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确保了美国人能在全世界任性地玩。

我们都知道英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很好,为什么好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两百多年前他们是一伙人,换句话说呢,英国就是美国的娘家。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它俩常常成双入对眉来眼去,一起打仗一起跟别国吵架,一起在会议现场窃窃私语。

当英国人在2016年投票脱离欧盟的时候,想必不少高瞻远瞩的美国政客们眼前一亮,他们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中东国家以色列。如果英国能在欧盟旁边扮演以色列在中东的角色,那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没人监视欧盟了。有了以色列在中东的存在,美国实现了对中东的间接控制;作为交换,以色列得到了美国全天候无死角的支持。

有了来自美国的强大支持,以色列的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它既不担心经济问题,也不担心技术问题,更不担心安全问题,尽管周围全都是它的敌人,而且这些敌人还常年处在活动状态。建国以后,以色列历经了五次中东战争却没有被灭国,这个和美国的支持有直接的关系。

500

(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

 

以色列是个小国,以它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总数,完全不适合持久战,只适合玩那种速战速决的战斗。纵观5次中东战争,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这些战争的持续时间都不长。每当战争有被拖入持久战迹象时,战斗就会被强势叫停,要么是永久叫停,要么是停下来给以色列备战的时间。这每次叫停战争的国家里面,扮演主角的就是美国。

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一个堡垒,有了它美国人既能监视中东的状况,也能发起对中东的打击,所以它不会让这个堡垒被周围国家给摧毁。在全世界每一个需要被监视和压制的地方,美国都希望有一个以色列那样的盟友,给他好吃好喝伺候着,帮自己盯着那儿。虽然欧盟需要被盯着,虽然英国的位置很好,但是英国注定不会扮演那个角色。

和以色列被敌人四面包围的情况不同,英国周围没有敌人,不存在什么安全问题,除非欧洲大陆想要吞并英国,那几乎是天方夜谭。因为周围没敌人,所以宇宙第一的美军对英国就没多大吸引力。既然军事上无法诱惑对方,那么经济领域呢?

英国的经济重心在欧盟,而欧盟就在英吉利海峡的对面,或许英国人心里也清楚舍近求远一般都没有好下场。英国人不会因为自己是美国的娘家人,就担负起帮忙监视欧盟的责任,这样它必然失去欧盟那个市场,也会让自己变得不安全。美国隔着大西洋,远水解不了近渴。

500

(德国总理默克尔和特朗普)

 

美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我们曾经认为的那么好。“欧美”这个词儿现在依然非常地常见,在说这个词的时候,我们是默认把美国和欧盟放到一起的,好像它们就是一伙儿的,是同时站在我们的对立面的。这样的认识以前或许是对的,但是现在需要变一变了。

如果从国家体制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去看,欧盟和美国确实站在我们的对立面,因为我们和它们这方面的差异实在是大,它们对我们的误会很深,大概还以为我们在玩斯大林的那一套。除了这一点,欧盟就不用站在我们对立面了,欧盟和美国各过各的。

欧盟它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之所以说它松散,是因为欧盟各成员国的主权独立,各家的内政和外交自己负责。所以欧盟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作用比较弱,最主要的约束在经济层面。每当欧盟出现在国际政坛的时候,总是扮演着一个类似经济组织的角色。

既然欧盟的工作重点是经济,那么欧盟就不可能站在我们的对立面。我们目前还是世界工厂,担负着全球日用百货的制造和分发。既然是世界工厂,那我们的经济注定跟任何发达国家是互补的,和日本和韩国是互补的,和美国与欧盟也是互补的,互补的经济是互利互惠,没有必要站在对立面。

500

(特蕾莎梅和特朗普)

 

反倒是欧盟和美国在经济上是竞争的关系,欧盟在国际影响力和经济领域对美国的压力,也造成了今天美国和欧盟之间的紧张关系。理论上我们和美国也是经济伙伴,只是美国的梦想太大,性格过于霸道,不允许任何人在任何领域挑战它的地位,所以我们变成了美国的对手,欧盟也变成了美国的对手。

当英国闹脱欧的时候,美国人多么希望英国能扮演以色列的角色,和北约一起守住欧盟,防止它有朝一日和自己平起平坐。但是理想是一回事儿,现实又是另外一回事儿,英国人当年好歹也做过世界霸主,到现在内心依然傲娇,怎么可能沦为别人的小弟?况且它也不想放弃欧盟那片优质的市场。

当初在投票脱离英国的时候,那些鼓吹脱欧好处的人说:离开欧盟后英国就可以自由选择跟任何一个国家做生意了,英国就可以省去每年缴纳给欧盟的大笔费用了,英国还可以关闭边境防止难民和无业游民进入英国。可是当政府真正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才发现这些好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诱人。

从2016年6月份公投到现在,已经三年过去了。原计划的脱欧截止日期是4月29号,那天到来的时候,英国人两手空空什么协议都没有达成,百般无奈之下截止日期被延长了6个月,延到今年的10月底。主持脱欧谈判的首相特雷莎·梅是个好人,工作认真口碑很好,但是忙活两年谈出来的脱欧协议,连着3次在议会被否决。

英国脱欧之所以如此艰难,就是因为英国人并不想脱欧。即使在脱欧这事儿闹得最凶的时候,也是一半人愿意另一半人不愿意。等后来中东局势好转难民变少了,反悔的人数就更多了。脱欧协议三次被否决体现的是他们不想离开的心情,不然一旦通过那就彻底要划清界限了,他们都还没有做好这个思想准备。

500

(英国议会发言的特蕾莎·梅)

 

梅姨曾经说过,一旦脱欧协议在议会通过,她立马辞职搬家。然而协议一直不能通过,有些人就等的不耐烦了。最近保守党的一帮人逼着梅姨早点离开,把唐宁街10号的房子腾出来。对此梅姨很无奈,只好宣布说自己在6月3号再试一次,不管结果是什么?,到时候她都会公布自己的辞职日期。

当这个消息公布之后,保守党内部居然有20多个人站出来想要参选首相,这让梅姨很有同室操戈的难过。这个现象也有点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知道那20多个人是喜欢首相这份工作,还是盯上了唐宁街的那套房子,还是对自己能在10月底搞定脱欧这事儿很有信心。

如果梅姨下台后议会可以一次通过脱欧协议,那只能说工党和梅首相有仇,一直在拿脱欧这事儿逼着她下台。如果不是这个原因,那换了谁上台,面临的情况并不一定比现在好,也不知道那20个人为什么会那么积极主动。

脱离欧盟这件事儿,已经把英国人折磨的够呛。真正离开欧盟以后,英国又得在美国和欧盟之间继续煎熬,亲近谁远离谁是个艰难的决定,因为后果完全不同。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