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大利,今晚吃蛋糕”并不是一颗定心丸

反而会让我担心新的问题。

500

火爆的手机“吃鸡”游戏最近做了一次迭代。

原来的“刺激战场”下线,取而代之的是“和平精英”。

考虑到读者里头还有少量游戏盲,简单科普一下吃鸡游戏——一个可以容纳百人的在线游戏,大家一路上捡装备突突突遇到的人,最后剩下的那个人,就是胜利者。

500

之所以叫“吃鸡”,是因为胜利后会弹出一句话,“大吉大利,今晚吃鸡”——这句话是一句舶来的俗语,也让这类游戏拥有了一个别称。

500

游戏挺好玩的。当然,也属于易沉迷的暴力类游戏。随便开一盘,就得半个小时,血肉横飞的画面,也让家长感到担忧。

这种担忧很合理。它确实是一款需要分级制干预的游戏——但在手游领域,分级制不说形容虚设,至少也是掩耳盗铃。开机的时候又不测骨龄,用爸妈的微信号做个关联就好了。

负责任的爸妈,总归会对游戏进行一下甄别和管控;不负责任的,还是会把手机丢给孩子图一时清净。

《和平精英》的分级定位是16+,但真到执行层面,估计够呛。

可能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游戏内容就会成为干预的重点。

大家不是觉得暴力吗?担心孩子模仿吗?那我们就弄得不那么暴力。最经典的做法是:以前人被枪击中冒的是红血,我们就冒绿血。

我一看,妈咧,胆汁都打出来了。

别说治本,连治标都不是,就是改了个色号。肯定不能摘掉“暴力”的帽子。

于是《和平精英》就做了两个特别神奇的操作:第一个,被击中的人不流血了,也不倒地了。挂掉的时候,会掏出一个物资包,然后挥手说再见。

500

您好,您的快递

第二个,也不吃鸡了。赢的时候天上掉下一个大蛋糕,然后进入一个类似于中国好声音的致谢现场。

500

500

感谢各位导师的支持

据说这样改是“为了让游戏过审”,“有效地减少了暴力镜头”,“对青少年影响更小”。

但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更新,我反而更担心了。

为什么我们不让孩子接触暴力游戏?一个很重要的答案是:“怕孩子模仿”。

因为接触得多了,所以担心他们可能会觉得“这事儿挺平常”。

有什么暴力枪击案,总会动不动就提到“涉案人沉迷网络射击对战游戏”,因为“分不清虚拟与现实”,“埋下了暴力犯罪的种子”。

有没有道理?有。有没有解决方案?也有。复杂吗?不复杂。

第一,脱敏,少玩一会儿;第二,明确告诉他现实生活中这么做的危险性。

例如,我觉得暴力游戏可能存在的影响,未必在于那些血腥的画面,而是不断地“无痛重生”。这种“死了也不要紧”的场景多了,可能会影响他们对于伤害的认知。

至于游戏里见血了吓人了晚上孩子害怕睡不着觉了,是第二要紧的事。

暴力游戏可不可以存在?当然可以。这种游戏特别解压,也有市场需求。

暴力游戏需不需要做分级?当然需要。对于生命观尚在形成的青少年来说,他们需要先懂得对生命的敬畏,对伤害的回避,才能去接触这类游戏。

那么问题就来了:被击中不流血、死掉改成挥手再见、幸存变成发蛋糕,是会让孩子的模仿意愿更强,还是更弱呢?是会让他们更清楚伤害带来的危险,还是更糊涂呢?

孩子会觉得“暴力”这事儿要紧呢,还是不要紧呢?

作为家长,我很难找到一个乐观的答案。

可能有人觉得我在抬杠,说“你倒是说说怎么改”。说实话,我都觉得不用改。这类游戏的内核就是暴力游戏,又不是泡泡龙连连看,你让大家都穿成芭比娃娃还是暴力游戏。既然是暴力游戏,就应该致力于分级,而不是把它打扮成“非暴力”。

灭霸穿上童装也变不成洛丽塔,只会显得更加诡异。更糟糕的是,有些糊涂的家长会认为,“这么改就不血腥暴力了,还很友好正能量”,更放心给孩子玩——

但实际上,孩子对于暴力的恐惧反而降低了。如果是低龄的孩子,他还可能觉得“打倒对方后,对方还能友好地说再见”。

这种“画皮”式的改动,反而会给我们的教导带来更大的麻烦。

有些游戏天生就是狼。它好玩刺激,也有存在的价值。你控制它的影响范围,点燃一堆篝火,在孩子面前讲清楚道理,保住大家的安全就行。

有些游戏天生就是羊。它不够刺激,但老少咸宜合家欢。

没必要让狼去披一张羊皮,说“你看你看,现在安全多了”——游戏的内核放在那里,这么干只会增加我们的教育难度。

“大吉大利,今晚吃蛋糕”并不是一颗给家长的定心丸。

行之有效的分级制才是。

一个背景声

“如果非要改,不妨手拿键盘鼠标,改成《逃离舒适圈》。”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