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东交所74载,东芝退市倒计时

500

挂牌东交所74载,曾让日本人为之骄傲的东芝,进入退市倒计时。

可悲!若不是昔日美国的强力打压,东芝公司何至于从昔日“世界第一”,沦为现今一蹶不振之囧境?

500500

挂牌东交所74载,东芝退市倒计时

500

东芝公司

百年日本名企东芝公司终究还是走向退市的道路。

自2015年以来,东芝饱受财务造假丑闻困扰,损失惨重,一度濒临退市,也卷入一连串公司管理丑闻,千疮百孔、陷入困境的东芝公司最后被私有化收购,挂牌东京交易所74载后,已进入退市进行时了。

日本东芝公司21日宣布,以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IP)为首的财团,已经完成了对东芝的要约收购。据日本媒体的报道,东芝最快将于2023年内退市,结束其长达74年的上市历史。

此前,私募股权公司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IP)为首的财团,以约2万亿日元(约140亿美元)收购东芝公司,取得东芝的78.65%的股份,市场预计,此2/3以上的持股,足以挤掉其他股东。

据了解,JIP的财团,包括20家日本企业,其中以芯片制造商罗姆半导体集团(Rohm)、金融投资公司欧力士(Orix)和中部电力公司(Chubu Electric Power)这三家为首。此外,包括日本三井住友银行(SMBC)在内的一些银行曾表示将为此收购交易提供资金。此前,JIP财团声称,其在今年2月提交收购计划后,已获得各大银行106亿美元的贷款承诺。

500

东芝CEO岛田太郎(Taro Shimada)

据报道,JIP财团曾表态,收购完成后,打算留下包括东芝CEO岛田太郎(Taro Shimada)及其经营团队。

拥有148年历史的东芝公司被私有化,可说是可喜又可悲的结果。可喜的是,私有化收购后,东芝有望走出眼下公司不利的困境,期待有一个浴火重生机会。可悲的是,这个曾引领日本家电行业的百年企业,多年来深陷财务造假、管理不善、官商勾结等丑闻,声誉一落千丈,由昔日的“日本之光”沦为“日本之耻”!

更重要的是,被JIP私有化后,多年疲乏的东芝公司,如果没有一股变革的精气神注入,能苏醒过来吗?

日本东芝公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公司预计会在11月下旬召开临时股东会,办理相关手续。之后,公司股票将被东交所指定为“整理股”,经过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就会完成退市。

自2015年东芝曝出会计丑闻后,经营状况日趋恶化,一度陷入资不抵债的惨况,不得不“断尾求生”,先后出售旗下医疗、白色家电、笔记本电脑等业务。

为了改善公司流动性,2017年时,东芝接受了包括新加坡淡马锡等多家外国基金入股。此后,外国股东与东芝经营层在利益上矛盾不断加剧,东芝管理层变动犹如“走马灯”,到了2021年春季首次有机构对东芝发起收购要约以来,出现包括分拆东芝等波折,公司经营也陷入混乱。

500

被董事会“扫地出门”的东芝前董事长永山治

东芝会走上财务造假的“歪路”,其目的就是为了掩盖金融危机和福岛核灾后产生的巨额亏损。

2015年4月,东芝承认在过去多年间“长期系统化地假造财报”,其八年期间虚报了2248亿日元利润,且前后有三任社长参与其中。

为了开拓全球核电市场,东芝曾耗资70亿美元收购从事核电设备生产的美国西屋公司的多数股权。但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一切都改变了。福岛核电站6座核反应堆中,3号机组和5号机组就是东芝公司供应的,其中3号核机组是损毁最为严重的。

事故后,东芝不仅无法取得新订单,连不少已经到手的订单也“飞”了。2017年3月,美国西屋公司申请破产,东芝因而蒙受高达63亿美元的巨亏,一度陷入退市悬崖。为了求生,东芝不得不出售至关重要的半导体业务的子公司“东芝内存”。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9年,东芝IT子公司又被曝光,其存在多笔“无法证实存在”的交易,金额达200亿日元。这还不算什么,东芝公司居然“官商勾结”,勾连日本政府打压外国股东,最后,董事会在外国股东“忍无可忍”下,将东芝董事长永山治罢免,“扫地出门”!

情况大致如此,2021年6月,东芝被曝光其伙同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官员,向外国股东施压,以便能在股东会表决时,如愿选出他们“中意”的董事人选。当时,日本官员利用规管外资的法律条文,强迫当时持有4%股权的哈佛捐赠基金,在股东会上支持日方属意的前社长兼行政总裁谷畅昭,否则日本政府将对其发起调查,后导致哈佛捐赠基金被迫放弃投票权。

时任董事长永山治被罢免后,丑闻缠身的东芝多次提出包括分拆子公司、收购计划等,均被打伤否决,也导致管理层不断换人。直到2022年10月,以JIP为首的财团才在竞标中“脱颖而出”,才有此次私有化结果。

500

可悲!美国强力打压,东芝从世界第一沦为一蹶不振

500

2015年,东芝管理层因财务造假丑闻鞠躬道歉基金

东芝,创立于1875年,创办人是日本江户时代的田中久重夫妻。

147年来以来,东芝曾创造了许多日本和全球第一,包括日本第一个电灯泡、第一台冰箱,第一台DVD,以及全球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等。在东芝最辉煌的时期,其业务领域涵盖制造、发电、核能、半导体、家电、计算机等。

昔日,东芝与声宝、松下,合称日本白色家电三巨头,风光无两,也曾是日本人引以为豪的百年企业之一。然而,与夏普等日本名企一样,东芝也是日本“失落三十年”象征,是日本制造由盛转衰的典型性企业之一。

到了19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昔日“买遍全球”的日本,陷入长期低迷的“失落三十年”。与此同时,特别是电子代工服务兴起、以及迈向通用化的“黑色家电”时代到来,令包括东芝在内的日本企业深受沉重打击。

东芝公司,虽是一家有147年历史的公司,但到了“婿养子”(相当于中国“上门女婿”说法)田中重仪后,在家族传承上出现断层现象,管治上是职业经理人在把控。耽于昭和时代的成功经验,许多日本职业经理人只顾眼前的业绩,对改革缺乏兴趣也少于远见,导致出现财务造假、官商勾结等道德缺失丑闻,这是东芝长期停滞不前的因素之一。

历年来,东芝管理层缺乏长期经营的主动性,表面上出了问题会90度鞠躬道歉,但没有修正错误的勇气。此次,收购东芝的是日本自己组成的私募财团,也体现了在重大企业重组时,日本多是偏向保守,缺乏开放性,此与自闭型的日本民族性格不无关系。

500

东芝闪存生产线

东芝在数十年间,管理层有不少重大的决策失误,比如因缩减对半导体的投入,导致自己错失市场机会。更可悲的是,在当年美国对东芝祭出制裁大棒时,日本政府也是“助纣为虐”,否则,东芝何至于从世界第一沦为一蹶不振的艰难处境?

东芝曾是日本大型半导体制造商,在美国对日本发起贸易战之前,东芝在半导体制程上属于世界第一梯队。当时,日本政府不单不敢抗争,反而配合美国制裁东芝,也就是那段时间,美国不仅取得日本半导体制造技术,也导致美国半导体外包流向韩国、中国台湾,才会有后来台积电、韩国三星在芯片制造的崛起。

在美国所谓“国家安全”等诸多理由打压下,东芝就一步步走上下坡路。

多年以来,被美国以各种无厘头理由制裁打击而趴下的全球科技巨头,何止日本东芝,比如法国的阿尔斯通,前“台湾女首富”、王永庆女儿王雪红的HTC、还有台湾的友达等。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处于半导体产业“黄金时代”,从技术到产能均超过了美国。后来,美国采用“钓鱼执法”打压日企,并将矛头指向“出头鸟”东芝公司。1987年,美国通过了对日本东芝制裁法令,取消一系列合同,并禁止东芝的所有产品向美国出口,限制时间为2至5年之久,还施行了一系列强力打压手法。

尽管日本半导体产业的优势,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但由于美国的强力打压,以东芝为首的日本半导体科技渐渐退潮了,无奈地走上依附于美国的道路。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