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之问

孟德尔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今天,继"钱学森之问"后,本文想再加上与之相关联的一问:“如果在中国,有了杰出人才,我们能否及时发现他们?”此一问,“魏东的博客草根网”愿将其尊称为“孟德尔之问”。

为什么用“孟德尔”的名字来命名?

下面,就让我们从孟德尔——这位曾经做出了奠基性突破,却终生未被学界所承认的杰出科学家谈起。

一  孟德尔的一生

孟德尔,是奥地利著名科学家。

他出身贫寒。年轻时,很喜欢自然科学,对宗教和神学并无兴趣。但为了摆脱饥寒交迫的生活,他不得不违心进入修道院,成为了一名修道士。

1854年,32岁的孟德尔,用两年时间,精心培育出了34粒具有典型特征的豌豆种子,并以此为基础,在修道院的一块空地上,开始了有关豌豆性状遗传的科学实验。

经过长达8年的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孟德尔终于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1865年,在布鲁恩科学协会会议上,身穿道服的孟德尔,分两次宣读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

但是,演讲的结果,却远没有孟德尔期待的那样好。尽管与会者绝大多数是自然科学协会的会员,不是化学家、地质学家,就是生物学家,但他们显然没有人能够理解孟德尔报告的重大意义,既没有人提问题,也没有人进行讨论。

好在第二年,孟德尔的论文,还是按惯例刊登到了学会杂志《布鲁恩自然科学研究学会学报》上,并被送往了欧洲100多个大学和图书馆。

但是,谁又会去注意一个地方组织的学报呢?孟德尔的重大发现,还是没能引起最起码的重视!

孟德尔当然不愿轻易放弃,他还将自己论文的单行本(共40份),分寄给了当时世界各地著名的植物学家,试图引起科学界的注意。

但是,又有哪一个著名的植物学家,会去理睬一位业余研究者的成果呢?

在绝望中,孟德尔给当时最著名的植物学家耐格里写了许多封信,希望能够引起这位大植物学家的重视。

然而,耐格里在草草地看了一遍这个普通修道士的论文后,就对其中的复杂数学计算感到十分厌烦!结局,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1868年,46岁的孟德尔被选为了修道院院长。繁重的工作担子,迫使他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了修道院的日常管理上。

尽管直到晚年,他依然对自己的发现充满信心,但直至1884年1月6日,在他62岁因患病不幸辞世的那一天,也一直未能等到他所期盼的最起码的认可!

二 孟德尔的身后事

1900年,三位植物学家(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通过各自的工作,在《德国柏林植物学会》杂志发表3篇植物杂交论文,在论文发表前夕查阅文献,三人几乎同时发现了孟德尔1866年发表的论文——《植物杂交实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1900年,也因此成为了遗传学史乃至生物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一年!

在科伦斯和切尔马克的建议下,学术界决定用“孟德尔定律”命名植物杂交理论。

尽管如此,在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的最初一段时间里,科学界并没有太多的震动。 孟德尔论文最终受到科学界的重视,还要归功于英国科学家贝特森的积极宣传。

1901年,贝特森率先把孟德尔的论文《植物杂交实验》由德文译成英文并加以评注,发表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杂志上。正是这篇译文,让孟德尔遗传定律首先引起了英语地区的注意,进而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此时,距孟德尔论文发表,已经整整过去了35年!距孟德尔去世,也已经过去了漫长的17年!

孟德尔定律的再发现,终于照亮了新世纪。孟德尔本人,也不再是当初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而是成为了“超越时代的天才”。

孟德尔对现代遗传学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在理论上为现代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还在于他在研究过程中所创立和运用的方法,为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纯系培育、性状分离、回交实验和数理统计分析法等,已成为现代遗传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百多年来,孟德尔的成就,催生了多个现代科学学科。

首先是直接导致遗传学诞生。

1930年代,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遗传学成功地为进化论相关内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完美的解释。

1950年代,遗传学与生物化学结合,并与微生物、生物物理学交叉,又催生了分子生物学。

1970年代,随之诞生的重组DNA技术,全面改观了生命科学。

近几十年来,分子生物学更是深入到从医学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带来多个学科的变革,人类遗传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是其直接传承。

遗传学还带来了二十世纪的绿色革命,对于解决全人类食物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可以预见,今后,孟德尔的发现,对于科学和人类,还将会有更加长期深远的影响!

孟德尔的成就,无疑是划时代的!

然而,他却被埋没了长达几十年之久!

这几十年的时间,对于全人类来讲,无疑都是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

孟德尔为什么会被埋没长达几十年之久?

对于这个问题,有人总结了三条最为直接的理由:

1 在孟德尔论文发表前7年(即1859年),达尔文的伟大著作《物种起源》出版了。

这部著作,引起了科学界异常浓烈的兴趣,几乎全部生物学家,都转向了生物进化方面的讨论。因此,几乎没有人再关注孟德尔的论文。

2 当时的科学界,还缺乏理解孟德尔论文的理论基础。

也就是说,当时的生物学家们,不仅不能理解孟德尔论文所提出命题的重要意义,更看不懂他把生物学和统计学、数学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

3 有的权威出于偏见或不理解,把孟德尔的研究视为一般的杂交实验,和别人做的没有多大差别。

以上三点,注定了孟德尔几十年不为世人所知的不幸结局!

还有人,从更宽泛的视角,做了这样两点假设:

假设1:假如孟德尔本人当时已经是个权威,那么,他的论文,就会被多种刊物争相登载;他的实验,就会被很多人重复;他的结论,就会被许多人研究、讨论乃至接受。

假设2:假如当时有一位权威,能够读懂孟德尔,那么,他同样可以大力推荐孟德尔,使其能够快速被整个行业所知。

上述两种假设,都强调了权威在整个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他们,决定了后起者们的命运!

 四 孟德尔之问

上文对孟德尔事迹的介绍,间接地回答了为什么用“孟德尔之问”来承接“钱学森之问”。

孟德尔是一位贡献巨大的杰出科学家,完全担得起我们所有人对他的尊重,正如我们对钱学森同志的尊重一样。

(一) “孟德尔之问”的现实意义

孟德尔,虽然只是一位业余科学家,但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丝毫也不逊色于专业科学家的!

如果打开科学史,我们还会发现很多像孟德尔这样虽然出身于业余,却为人类科技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例如:

瓦特,一个徒工出身的工人技师,让人类真正进入了"蒸汽时代";

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但当时,他只是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一名低级技术员;

爱迪生,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个人奋斗者,却被全世界公认为最伟大的发明家;

莱特兄弟,不过是开自行车修理店的两位美国青年,却最先发明了世界上真正靠自身动力飞行的飞机;

欧姆,一位德国的中学教师,却通过多年艰辛的努力,成为了电阻定律的最先发现者......

如果继续下去,这个名单也许会很长很长。

“孟德尔之问”的现实意义就在于:

任何时候,在各行各业庞大的“业余队伍”里,都可能隐藏着能够与专业人士相媲美的“孟德尔”,如何尽快的发现这些人,使其研究成果尽快服务于人民,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二) “孟德尔之问”如何破解

和孟德尔相比,爱因斯坦的运气要好得多!

尽管他最初发表的狭义相对论比孟德尔的论文更难懂,当时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和嘲讽。但是,他却遇到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一位伯乐——德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普朗克(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

正是由于普朗克利用自己在物理学界的权威影响力,大力推介,相对论才很快成为人们研究和讨论的课题,爱因斯坦也受到了学术界的注意。

不仅如此,1913年,普朗克还邀请爱因斯坦到德国,推荐他担任了新成立的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

普朗克的大力提携与帮助,有力的推进了爱因斯坦的脱颖而出!

然而,正如一千多年前,我国唐代伟大的文学家韩愈所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并不是每一匹千里马,都能像爱因斯坦这样能够遇到伯乐的。

怎么办?

“魏东-博客中国”的看法是,多多采用如下两个措施,将会有效地缓解孟德尔所遭遇过的尴尬:

1 尽量为更多的人搭建一些可以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

例如,在科技界,这些年来,我国也有了自己的天使基金项目,可以为任何有奇思妙想的科技人士提供资金支持,不管他来自于专业,还是来自于业余。

此项目,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试想,如果我国早些年有这样的基金,马云和马化腾这些当年的青年才俊,何至于被逼迫着与外国人合作?

再如,在社会领域,各地也可以建设或维护一些健康向上的网站,为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提供一些可以提出建设性建议的平台,这样,肯定会非常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的。

2 创建竞争性的体制环境,便于各方面人才的脱颖而出

在“魏东-博客中国”中,是把“行业内竞争、地域间监督、市场化运作、和统一领导”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作为创建竞争性体制环境的最有效手段的。这样的体制机制建设,明显更有利于各行业内优秀者的脱颖而出。(感兴趣的读者,可搜索“魏东-博客中国”,即可见到前文中更多的相关内容和案例)

当前,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飞速发展!而人才,无疑是二十一世纪最为宝贵的资源。本文提出的“孟德尔之问”,其实就是如何更有效招徕人才的建议。此提问,实际上和“钱学森之问”一样,是很值得我们认真应对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