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或迎来“蓬佩奥拐点”

美国社会正邪之间的灰色地带,滋养了几代好莱坞编剧和导演。在那些银幕上虚构的“美国往事”中,真切刻画了资本的硬核:真正有实力“跌破”底线的人们,才可能体验人生“暴涨”的行情。

对此,西点军校的优秀毕业生、前中情局局长、现任国务卿蓬佩奥或许更有体会。如今,他不断挑衅中美关系的底线,似乎正是在催化中美关系的拐点。

4月14日,智利《三点钟报》刊登对中国驻智利大使徐步的专访,标题为《蓬佩奥已经失去理智且走得太远》。

 

4月12日,在智利访问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对中国发表了一轮密集的批评,其中刺耳地表示,中国杀害了数百名美国人,并助长了恐怖活动。

 

4月5日,蓬佩奥接受福克斯财经网Mornings with Maria节目主持人玛丽亚·巴蒂罗姆的采访。

 

采访中,蓬佩奥有这样一段话,“玛丽亚,中国有不遵守其宪法的长期历史,中国自己的宪法规定人民可以践行他们的信仰。而在今天,他们已经在他们国家的一个地区围捕了近100万名穆斯林和维吾尔人,并恶劣地对待他们。他们说那是再教育营,但坦率地说,他们不让人们进去看看那里到底在发生什么——有关的途径极其有限。”

 

采访中,主持人“精心”设计了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提问——

 

“盗取知识产权的问题是我们过去谈到过的。你如何改变某些已在一个国家的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东西?你是否认为美国将能提出某种执行机制并加以实施,以使中国人信守他们不从西方偷盗的承诺?”

 

主持人夹枪带棒的提问中,一个“根深蒂固”既骂了中国人的祖先,又突显了自己根深蒂固的偏见。

 

对此,蓬佩奥立刻呼应,

 

“这就是为什么有关谈判进行了这么长时间,而且我们尚未完成。”

 

“我们过去看到过中国人签署协议却并没有遵守。努钦部长和莱特希泽大使所肩负的使命是以这种方式达成这项协议:即在协议完成之后,在签字仪式之后,美国公司可以确信能够在中国从事经营而不必承担知识产权遭到窃取的重大风险,而且一旦出现风险,他们也将有挽回损失的工具。”

 

这听起来美国国务卿不像在谈论他的上司特朗普总统所说的,即将达成的“伟大的协议”,

 

倒像是把谈判破裂或不遵守协议的责任提前推给对方的说法。

 

除了上述出国访问和接受采访,蓬佩奥近期几乎不分场合,只要有媒体在场,就要对中国批评一番。

 

在蓬佩奥频繁表态中,我们似乎听到了美国政府下一步的安排。

 

尽早与我们签约,继而开启抱怨模式,把协议推到随时撕毁的边缘上,把破坏协议与不履行承诺的责任倾力推向中国。

 

相比签署协议后美国政府挑起新的事端,签署协议前多谈一谈的实质是延长当前的“休战”。因为协议一经达成,美国政府很可能开始推进下一轮摩擦。

 

由于美国政府的执政周期非常明显,政策连续性与稳定性不可得兼。历任总统和政府,不得不在看似反复波动的表态中,保持总体上、根本上不变的国策,为此发起对我国的“下一波”挑衅对即将进入2020年大选周期的特朗普和蓬佩奥很重要。

 

蓬佩奥有点憋不住的背后,是早已躁动的特朗普。他曾明言,期待四周左右与中国达成协议。

 

怎么那么急?

 

原因就是“剧情”再不反转,“人设”就真的要崩了;“人设”真的崩了,共和党的下一个四年就不能“纵横四海”,而只能在国会与民主党“搞摩擦”了。

 

国家与个人有时很像,有些人好像很能折腾,其实很多时候是不得不折腾。

 

继特朗普宣布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为“恐怖组织”之后,访问智利的蓬佩奥指责我国“助长了恐怖活动”,这在战术上是有组织、有步骤的理性安排。

 

只是这种技术上的“理性”,折射出美国政府战略上的不安。

 

蓬佩奥看似不理智的表态,就像是“火力侦察”。

 

果然如此,美国政府在国际舆论上还有一波“炮火准备”等待发起。

 

然后,剧情将从“休战中磋商”转入“中断磋商接着打”的新一幕。

 

不出意外的话,“开火”的命令将由总统特朗普用推特下达——无非是指责我国某些事情“不厚道”、“不讲究”,甚至“不人道”。

 

当然,冲突若能等到两国协议签署后再发起,对特朗普政府的大选局势更有利一些。

 

不过,指望中国在核心利益、合作原则上让步已经不可能了,指望中国接受美国的指责或按照美国的“剧本”扮演相应的角色,更是不可能。

 

历史反复证明,若是一方在谈判之中预设了杀机,就必有图穷匕首现的时刻。

 

舒展卷轴的节奏,自然不会改变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变。

 

此时,伟大的协议不妨多谈几轮,伟大的时刻不妨多等几个月,时间可以给出更好的答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动量阅读(dongliangyuedu)

.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