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删掉鲁大海,罢工这条线就没有了,这很好”

节选自:上观新闻

原标题:《【徐芳访谈】王晓鹰:让中国话剧走向更深入更广阔的“民族化+现代化”

曹禺:“你让一出很旧很旧的《雷雨》,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

徐芳:您攻读导演学博士的第三年,适逢《雷雨》问世60周年,突发奇想要排演一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试图在《雷雨》演出长期以社会性解释和写实性演绎的严格传统中撬开一条创新的缝隙?为此曹禺生前最后一次走进剧场,也正是那年来青艺剧场观看你的那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他走出剧场后对您说:“你让一出很旧很旧的《雷雨》,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创新意味着什么?这并不意味着与传统断裂,或者还意味着是重塑传统的历史价值?

王晓鹰:1993年,我在中央戏剧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那一年也正好是曹禺先生的处女作《雷雨》问世60周年。60年间,《雷雨》被无数剧团演绎过,也锻炼了一代又一代演员,我自己就是从扮演周冲这个角色开始接触话剧艺术的。但是作为一个导演和一个博士研究生,我当时却对《雷雨》在长达60年的演出史中总是一付面孔大为困惑,人物的解释基本停留在社会学意义的层次上,舞台艺术处理也始终为单一的写实主义风格,这个现象多少有些与戏剧演出的艺术精神和艺术规律不符合。

我当时觉得,一部久演不衰的名著,其强大的生命力应该表现在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进步能不断地被发掘出新的内涵,不断地与新一代艺术家和新一代观众产生新的共鸣。莎士比亚剧作被无数导演开掘出无数种理解并被处理成无数种风格,这已是司空见惯,我国戏剧界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在理论上认识到这一点,但在创作实践上却没有什么动静。所以我总是自问:一部《哈姆莱特》可以被创造成千差万别的舞台艺术形象,我们的《雷雨》为什么不能换一换面孔?

于是我向我的导师晓钟老师提出要排一出“新版”《雷雨》的想法,我希望在人物形象解释、情感内涵开掘、演出整体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段等方面作一些大胆尝试,其中就包括一个被晓钟老师戏称为“狗胆包天”的想法——删去鲁大海这个人物,我是想变换一个思路来解读《雷雨》,我想穿越人物之间社会阶层差别带来的表面冲突,进入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我的这些想法能否实施,关键在于当时还健在的曹禺先生是否认同。于是,1992年的2月的一天,徐晓钟老师带着我一起去北京医院看望长期住院的曹禺先生。

曹禺得知我要以新的解释和新的处理重排《雷雨》,显得十分兴奋,他说:“《雷雨》这个戏非常非常难演!你有个新的看法,来个新路子,别人想不到,这就占便宜了,开辟个新路子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一听曹禺这话,明白他已经原则上同意了,然后我就删掉鲁大海这个人物向曹禺先生述说了我的想法,曹禺先生的反应之爽快让我有些意外,他说:“我在《雷雨》里写一个鲁大海就是为了要进步一点,要革命一点,其实我哪里知道什么工人啊!所以在整个戏里这个人物最嫩,最不成熟,删掉他很好,很大胆,我赞同。不过有些人的脑袋瓜子可不像你我这么想,将来有批评骂你,你要沉得住气,就说当时你和作家商量好的,作家同意的,就拿我来当挡箭牌。”没想到一位戏剧大师对一个青年导演竟然如此宽容、如此爱护!

曹禺兴致勃勃地接着说:“删掉鲁大海,罢工这条线就没有了,这很好,道理就是罢工这个内容跟整个戏是不大谐调的,你细想一想他就不那么谐调,其他的冲突都和这个没什么大关系,把这条线抽掉,对剧本没有伤筋动骨的影响。年轻人就是这点好,有新路子,敢于创新,这能让《雷雨》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它已经很旧很旧了。

这个“没有鲁大海的《雷雨》”1993年4月初在青艺剧场上演并引起巨大关注,曹禺研究田本相先生说:“看了演出,我觉得应该祝贺。删掉鲁大海就像把鸡蛋磕破了立在桌子上,这是王晓鹰的独创。我认为这次《雷雨》的演出是十分大胆的、十分有朝气的、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成功探索,可以说是《雷雨》演出史上迈开的新的一步。”曹禺先生也抱病来观看了演出,这是曹禺最后一次走进剧场。演出结束后,他握着我的手鼓励我说:“感谢你使我的这部旧戏获得了新的生命!”巧合的是,那一天正是让周朴园刻骨铭心的日子——4月18,侍萍的生日。

我认为,曹禺先生1992年那次关于《雷雨》的谈话,不仅体现了大师的虚怀若谷和对年青后辈的热情支持,更体现了大师对戏剧演出艺术规律的认同:一部超越时代的戏剧名篇,应该在新的时代里与新的导表演艺术家及新的观众,产生新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它必然会在新的演出中渗入新的认识和理解并打上新的时代烙印。真正的传世之作,其内在的艺术力量一定是集聚在人物形象上,由人物的情感、命运透射出对人性、人生,以及对世界的深刻感悟。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师曹禺的文化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的戏剧创作仍然具有现实启发性。

最后,回到“中国意象现代表达”这个话题上。“中国意象现代表达”要在讲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情感、传递哲思的完整过程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传统戏剧的美学意韵,要充满中国情感和中国文化内涵,更要表达当代观察和当代哲理思考。“中国意象现代表达”要在中国传统艺术、传统美学中浸润,更要在现代化、国际化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表达。

也只有在这个层面上,“越是传统的就越是当代的,越是中国的就越是国际的”这句论断才有实际意义。这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重申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戏剧创作层面的具体回应。

500

【嘉宾介绍】王晓鹰,国家一级导演,导演学博士。中国国家话剧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导演作品:《兰陵王》《伏生》《理查三世》《大清相国》《萨勒姆的女巫》《简·爱》《哥本哈根》《离去》等;著有《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戏剧思考》等理论专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