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准备报复!

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个人推特上发文称:

WTO发现欧盟向空客公司提供的补贴对美国造成不利影响,美国将对价值110亿美元的欧盟输美产品加征关税。

欧盟表示准备报复!

特朗普为何选在此时对铁杆盟友挥舞大棒?难道仅仅是为波音公司扳回局面?

因内部诸多问题面临重重困难的欧盟又哪来的底气跟美国“翻脸”?它将如何“接招”?

美国真的能在此轮互怼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吗?

文 | 柯静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 | 李雪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美欧开启互怼模式

4月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已经启动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程序,拟定并发布了可能加征关税的欧盟产品清单,以征求公众意见。

从清单来看,美国将报复范围设定为两组:

第一组针对空客的四个制造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英国,对其直升飞机、货运飞机以及一些飞机零部件产品加征关税;

第二组针对欧盟28国,征税产品范围主要包括食品和农产品。这一组产品体现了交叉报复的思路。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声明中表示,美国政府的最终目标是与欧盟达成协议,终止对大型民用航空飞机的所有不符合WTO规则的补贴。

欧盟对此回应:

第一,110亿美元的规模被严重夸大;

第二,欧盟正在等待WTO对于还击规模的仲裁;

第三,欧盟准备报复。

根据WTO相关规定,欧美双方均可向对方进行征税。

WTO曾先后裁定,欧美都存在对各自航空企业提供非法补贴的问题。

2018年5月,WTO上诉机构裁定欧盟及其4个成员国非法补贴空客旗下的A380和A350客机,金额达220亿美元;

今年3月28日,WTO上诉机构认定美国以华盛顿州税收减免形式向波音公司提供的补贴非法。

但是,双方的报复金额应该等待WTO任命的仲裁员作出进一步决定。

那么,美国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刻点提出将对欧盟补贴空客的行为征收报复性关税?

2

特朗普为何选在此时“开刀”?

此举当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着多重考虑的。

其一,为波音“带盐”,剑指空客。

美国波音公司737Max客机在短短五个月中发生两起严重空难事件后,该机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停飞,波音公司被迫宣布大幅削减737客机的产量。

减产计划显然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截至目前,波音市值缩水近260亿美元。包括考恩集团(Cowen)、美国银行美林证券、Canaccord Genuity等知名投资咨询机构均指出此事件对波音公司的项目、股票和长期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波音与空客是多年的竞争对手,美国此举当然有打击空客以支持波音的意图。事情发展也的确如美国所愿。

4月8日,USTR宣布拟征税消息之后,空客公司当日股价下跌2.3%,创下近两周最大单日跌幅。

其二,欧盟或将成为特朗普下一目标。

特朗普执政以来,在其经常指责的主要贸易伙伴中,美墨加三国协定已于去年签署,中美也在密集磋商中,接下来美国的国际贸易政策议程重点若发生转移,这个目标很可能会是欧盟。

特朗普曾在多个场合指责欧盟对美贸易政策非常不公平,尤其不满德国对美国的高额贸易顺差。况且,相较即将开展的美日间贸易谈判,欧盟显然是更加难缠的谈判对手。

其三,敦促欧盟积极开展美欧自贸谈判。

特朗普一贯青睐用加征关税作为手段,迫使对手尽早坐到谈判桌上,并以此获取更佳谈判地位的杠杆。

去年3月,特朗普正是以“国家安全”名义为由,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全面征税,成功迫使韩国、墨西哥、加拿大加快与美国重新谈判美韩自贸协定与美墨加自贸协定的进程。

当前的中美经贸磋商,也是在美国单方面挑起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从而引发双方贸易战的背景下展开的。

欧盟去年之所以与美国达成非汽车类工业品零关税的贸易谈判目标,也是因为美国同意在谈判期间暂停加征包括汽车关税在内的新关税。

美国显然不会满足于狭窄的工业品零关税的贸易协议,定会不遗余力向欧盟进行施压,希望达成一个综合性的自由贸易协定,特别是在农业问题上取得突破。

据《美国贸易内幕》(Inside US Trade)杂志报道,近来,美国官员屡屡质疑不包括农业在内的跨大西洋贸易谈判的价值。

对此,欧盟则多次表态目前没兴趣与美国谈判全面的贸易协定,并指出若纳入农业、采购和服务等更具争议性的问题,将拖累谈判进程,无助于重建美欧间岌岌可危的信任关系。

特朗普政府显然不满意这样的答复,因此亟需能够撬动欧盟搞定成员国尽快坐到谈判桌上的杠杆,甚至希望能让欧盟松口,在谈判范围中纳入美国感兴趣的其他议题。

既然此前答应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不加征新关税,借口WTO裁定征收报复性关税,是个不错的施压理由。

其四,受中欧高层交往触动。

尽管中欧在经贸问题上仍然存在一定分歧,但因仍坚持倾向于用对话与合作来释疑解惑,双方经贸关系仍得以不断向前推进。而中国领导人先后两次出访欧洲,对美国的触动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很有可能以此敲打欧洲:别忘了我们之间还有一个说好要谈的贸易协议呢!

3

欧盟:我们也不是好惹的!

对于欧盟来说,美欧间就波音与空客的补贴所引起的恩怨已旷日持久,双方都持有WTO与己有利的裁决。

换句话说,这张牌美国可打,欧盟也可还手,且报复性关税的金额还有待WTO任命的仲裁员作出决定,并非是眼下最让人担心的。

真正让欧盟担心的仍然是迟早要面对的美欧间贸易谈判,不过,从现状来看,特朗普的如意算盘很可能会落空——欧盟不会轻易屈服于美国的压力。

早在“东京回合”时期,美国就曾敦促当时的欧共体在共同农业政策上作出让步,以重塑GATT的农业规则。

为此,美国提议工业谈判与农业谈判必须同时进行,农业应该以更大的市场化导向作为基础,包括削减非关税壁垒保护措施以及实质性地减少出口补贴。

在欧共体强烈抵制下,整个谈判几乎陷入僵局。美国不得不先将这一提议搁置一边,退而求其次,希望就农产品补贴问题取得进展,但仍遭遇法国的坚决反对。

最终,“东京回合”中,美国在农业问题上的谈判目标几乎全部落空,只能就特定农产品的关税减让达成协议。

尽管已过去多年,但是,与当时相比,美欧就这一议题的谈判形势并无多大变化。这段期间以来,欧盟谈判动力显然不足。

双方在谈判范围上仍有较大分歧。美国一直希望将农业纳入谈判,但该问题在欧盟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因此,去年7月,美国同意不将其纳入联合声明之中。而欧盟一直希望将汽车纳入谈判,美国对此则持抵制立场。

以法国为首的一些成员国,对与美国谈判的价值持怀疑态度,导致迄今欧盟仍未获得成员国的谈判授权。

要知道,法国是欧盟中的农业大国,将农业纳入谈判对法国利益损害尤甚,很难期望法国会改变立场。

而欧盟体制决定了其与美国谈判必须取得所有成员国授权。在这一点上,美国向欧盟层面施压的效果会很有限。

《经济学人》曾在一篇报道中一针见血地道出:“作为反美主义的全球发言人,法国总统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有史可查的,无论是东京回合中的法国总统戴斯坦,还是上世纪戴高乐总统时期,法国都不会给美国这个“面子”。

注:戴高乐总统时期,法国多次对美元体系加以抨击,认为该体系赋予美国过分的特权,并采取实际行动,从美国买入大量黄金,以证明美元和黄金之间的脆弱关系,给当时美国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制造了不少麻烦。

2018年7月,美欧宣布将开展贸易谈判之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立刻表示反对,指出在美国仍对欧盟产品加征关税或实施关税威胁的情况下,欧盟不应该与美国进行谈判。

说起来,法国反美主义根深蒂固的主要原因在于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美国式的全球化,这一“传统”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改变的。

4

全靠“硬骨头”扛住压力?

其实,欧盟也不是仅凭一身傲气就能扛住美国的压力,关键是它已寻找到抵消美欧贸易关系不确定性的良好方式。

为避免美欧贸易紧张局势带来的风险,欧盟所采取的策略是进一步深化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间的经贸合作关系,与国际社会一起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

这种做法在为自身经济发展寻找到新的增长动能的同时,可以缓解其他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减少对美国贸易关系的依赖。

2018年7月17日,欧日签订了《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该协定已于今年2月1日正式生效。

据欧盟测算,这一协定可帮助欧盟对日本出口增长约32%,将创造42万个就业岗位,带来的经济效益约为300亿美元左右,推动GDP增长0.6-0.8%。

欧盟推动谈判的最初动因主要是担忧TPP会对其形成不利的贸易转移效应。不过,在当时,恐怕谁都未曾想到特朗普会上任而且带领美国人民退出了TPP。此后,早日签订《欧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驱动力之一,奇妙地变成了抵消美国国际经济政策内向化所引发的外溢效应。

在同样的驱动力下,2018年,欧盟还启动了“欧盟—新西兰”、“欧盟--澳大利亚”自贸协定谈判,并且,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习主席访欧期间,意大利成为首个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七国集团(G7)成员,法国总统马克龙则表示主张加强欧盟互联互通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

李克强总理此次访欧期间,中欧在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及“双方年内将在谈判中取得结束谈判所必需的决定性进展,以便在2020年达成高水平的中欧投资协定”,这对中欧关系行稳致远有着重要意义,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在经贸等领域的互惠合作。

而且,在应对5G问题方面,欧洲近来虽然受到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但是并未失去其独立性。

这意味着为协定最终达成制定了具体的时间表。可以预见,在凡事秉持“美国优先”理念的特朗普面前,欧盟会继续加快对外合作的步伐,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绝不可能坐以待毙,任由美国予取予求。

5

让队友寒心,同盟关系还能好吗?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说,美国政府的最终目标是与欧盟达成协议,终止对大型民用航空飞机的所有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补贴。这一目标听上去挺美好的。

然而,问题在于,本届美国政府所谓的“对等”和“公平”,实则是美国利益优先。在其诉诸国际社会甚少动用的“国家安全”名义加征关税和谈判贸易协定时,对欧盟毫不留情。此外,美国还以退出北约作为威胁,逼迫欧盟承担更多军费。

在美国提出根据WTO上诉机构裁决,将对价值110亿美元的欧盟输美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时,上诉机构正因为美国持续阻挠新成员任命而面临即将彻底停摆的尴尬局面:

一个需要时就将WTO作为令牌,不需要时就将其抛在一边的美国;

一个越来越青睐将加征关税用作实现美国最佳利益手段的美国,会让世界担心,也让盟友寒心。

特别是近来欧盟经济放缓明显,欧盟委员会已将2019年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1.9%下调至1.3%,而欧央行则将欧洲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1%。

即便是德国,近来经济指数也不景气,3月IHS 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下降至44.1,大大低于荣枯线。

英国脱欧前景依旧不明朗则是另一重大风险因素。若脱欧谈判破裂,会在短期内给英国和欧洲其它地区的企业运营和合同履行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严重扰乱正常的经济活动并造成持久的经济损失。

从欧盟立场来看,欧盟要面对其自身内部的复杂性,经济和政治的压力已然不小。原来的铁杆盟友不但不帮着救火,还在火上浇油,焦头烂额的欧盟还得应付一个咄咄逼人、处处将自身利益凌驾于盟友利益之上的美国,美欧之间的互信程度和合作水平必然会明显降低。

6

日趋内向的美国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如前所述,美欧就波音和空客补贴问题引发争端本身并不算新鲜,让欧盟乃至国际社会真正担心的是美国背后的意图以及为实现意图所青睐的方式。

如今美国的国际经济政策呈现出明显的“内向化”特征。尽管其一再宣称希望实现完全公平、对等、自由、开放的国际间贸易,“迫不得已”才将关税作为改变他国不公平贸易做法的工具。

然而,事实上,公平与否本应依据国际规则来确定,而美国想要实现的“公平”与“对等”,由于忽视了国际社会成员的异质化,恰恰是最大的不公平,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所谓的“自由”和“开放”,却是用关税大棒作为威胁,在将美国产品更多输往世界各地的同时,却并不希望美国企业去他国进行投资,对他国到美国投资也实施更严格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以保护美国的工业和就业。

这根本不是什么自由和开放。美国若不意识到这一点,整个世界将会陷入无休止的贸易争端之中。

全球贸易预警(Global Trade Alert)统计数据显示,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出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已从2016年121项上升至2017年的155项和2018年的206项。

与此同时,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逐年上升,2018年共有1414项,为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相对应的,则是促进贸易自由化措施逐年下降,为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若这一局面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已经明显放缓的全球经济,将会因此而不堪重负。

自2018年7月以来,作为全球贸易“晴雨表”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一路下行,截至2019年2月底,跌幅已超过65%。而2019年1月以来的跌幅尤其惊人,约为50%。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了国际贸易的紧张局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WTO最新《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贸易增长仅为3%,大大低于2017年4.7%的增速,较1990-2008年的6%的平均增速更是相去甚远,而2019年增长预期更是被大幅下调至2.6%。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一些主要经济体国际经济政策发生转向,与他国间不断升级的冲突更是严重损害了商业信心和投资决策,影响世界经济前景。

 7

美国不可能独善其身

2019年3月6日,OECD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已将2019年和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分别下调至3.3%和3.4%,较去年11月分别下调0.2和0.1个百分点。

在全球经济下行之际,美国也绝无可能独善其身。

随着外部需求持续下降,特朗普税改等财政政策刺激作用继续减弱,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已呈下降态势,2018年第四季度GDP增速回落至2.6%,与第二季度4.2%和第三季度3.5%相比,有明显差距。

进入2019年以来,美国包括通胀水平、非农就业、制造业活动、消费者信心等多个经济指标出现下滑。3月底,美联储再次调降今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期至2.1%。相较去年9月,这一数字已回调了0.4个百分点。

同时,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准利率在2.25%-2.5%不变,暗示年内或将不再加息并表示将于9月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计划。

至此,美国自2015年底以来逐渐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即将停止,这表明,美联储认为未来一段时期美国经济进入低增长周期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若美国仍一意孤行、不断与他国发生贸易摩擦以及过于倚赖加征他国商品关税,短期内,或许可能给国内相关受到保护的行业带来些许利益。

但是,与此同时会严重破坏依赖他国原材料、价廉物美的中间品和最终产品的美国制造商、经销商的供应链以及消费者利益,并不利于受保护行业的竞争力提升,削弱整体经济福利。

因此,从长远来说,此举的负面影响必然会逐步显现出来,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大压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