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化抚养?

本文尝试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构造一个不远将来的教育模式,然后以这样的教育模式为基础给读者呈现一种未来的生活图景。

总的来说,未来的教育与现在的不同点主要有三处:

一、用视频教学代替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与教育质量;

二、以学校社团的形式把时间还给学生,使每个学生发现自身的天赋;

三、退休老人进入学校,解决社团老师不足问题,使老人老有所依。

在下面的段落中,会对上述三处展开讨论,每一处都会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是什么”,讲未来教育变革的具体做法;“为什么”,讲这么做的理由;“会怎样”,讲变革会造成的影响。

1 视频教学——人才强国的基石

从历史上讲,现代教育开始于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是为满足社会对于合格与服从的工人的需求而产生的。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社会本身的需求,教育本 身的目的就是扼杀个性,是为国家工业发展而制造一个个匹配的人形零件。近二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距离那个人人争当螺丝钉的工业时代已经越来 越远了,在这个社会追求多样性、公民追求不同价值理念的信息时代,原先那个教育模式也就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那么,教育模式该怎么改呢,互联网的时代当然要用互联网的方法。

1.1 这才是未来的教学方式

在未来,从小学到研究生,所有老师会把教学内容以视频形式发到专门的教育视频网上,免费观看与下载,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电脑在线观看或下载进行学习,在不懂的地方可以暂停或倒退,可以随时进行思考而不用担心老师讲得太快。

因为课堂教学被视频教学取代了,所以老师在课上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给学生答疑,如果遇到问的比较多的问题,老师就会拎出来讲一下,而这些问题会在下一次制作教学视频的时候改进,或者直接放到视频下方的“问题与解答”里(这就是需要专门的视频教育网站的原因之一)。

突破一节课45分钟的限制,把原本拆成三四节的课合并成在一起,一个上午只学一门课,学生有把握后领取试卷考试,达标后学生时间自由支配(参加社团活动),先通过的先离开教室,这样老师就能够重点照顾比较差的学生。

1.2 教学视频在进化

选择视频教学的最为重要的理由是学习效率。因为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而且越年轻价值越大,同样的知识与技能越早学会受益越大。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能活100岁,同样的知识10岁学会能受益90 年,80岁学会就只能受益20年了,而且年纪越大同样知识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越小。所以提高学习效率,既能让孩子在年轻的时候学到更多,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又能给孩子留出更多的时间娱乐,使他们度过一个更美好的童年。

下面就要在学习效率上对现在课堂教学与未来视频教学进行比较。

在开始视频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之前,先要说的是课堂教学是怎么牺牲效率的。总的来说,课堂教学的学习效率问题的本质是,一个老师教多个学生这种教育模式的先天缺陷。

首先,课堂教学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必然会产生时间上的浪费。

一、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 每个学生都会有擅长科目和不擅长科目,在课堂上都会有注意力起伏与情绪波动,还会有生病住院等等意外情况,这些都对学习产生影响,然而课堂教学不可能对每 个学生提供如此精细的服务,只能用45分钟进行一刀切。好学生时间浪费,差的时间不够,擅长科目浪费时间,不擅长的时间不够,没有一个学生会在课堂教学中 得到完美的学习效率,这时间浪费得真的很让人心痛。

二、无论老师怎么做都会顾此失彼。举个例子,课堂上老师在给出问题 后,会给学生思考时间。有时这个时间是按照中下学生的思考时间定的,这会浪费好学生的时间;有时会叫第一举手的人回答,这无疑牺牲了中等生和差生学习效果 (课后要多花时间)。而且,算上课前回顾、讲作业、复习等等等等,一个知识点老师会讲个四五遍,这也让一大部分好学生成了陪“太子”读书。

三、现有的教学方式对差生很不利。 因为学习的知识都是呈阶梯式地越来越难,而且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的基础,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因为前面基础没打好,一步没跟上步步跟不上,落下得越来越多, 也就变得越来越差。在这个时候差生最好的策略是停下来把前面的基础一点点补齐,但是教学进度不可为此停下来,旧的知识没学好,新的知识又接连不断地过来, 听课就这样变成了听天书,课堂的学习效果几乎变成了零。接连不断的失败与挫折,一点点地抹去了学生的信心和改变的勇气,就此一个典型的差生诞生了。差生没 有信心,而且落下了海量的欠债,再加上老师们存在潜意识偏见(罗塔尔森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一座座大山造成几乎所有差生都永无翻身之日。

四、课堂教学不但会产生差生,更会扼杀天才。为了方便理解课堂教育具体是如何扼杀天才的,我们可以假设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学生觉得课堂上的数学太简单了而且对数学有兴趣,想学习更多有关数学的知识。他将会碰到第一个问题,老师进度太慢。但是老师是不可能对他单独辅导,这使他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假如这个学生没放弃,决定不靠老师。那么就会有第二个问题,怎么学。如果自学,效果不好;如果请家教会就得花钱,很多家庭负担不起。这又淘汰了一批人。

假设这位学生与家长咬咬牙学了。他会碰到第三个问题,课堂上老师会讲自己学过的内容。这多浪费时间啊,等于花两份时间学习一份内容(课上花的时间可能比自己的还要多),而且还要写早就会的作业,时间与其花在提前学习上还不如多看几集动画片呢,还能省下请家教花的冤枉钱。那么还是跟着教学进度走吧。

假如这学生还没放弃,他要打破教学进度,决定跳级。这就碰到了第四个问题,其他学科不强啊。原来就只想提前学一下数学,而且只有对数学兴趣浓厚。看到跳级要学语文、英语,算了放弃吧。

假如这个学生是个罕见的全能,跳级成功。但是学习进度问题还是会碰到(又超过了老师的学习进度),而且又会有第五个问题,不合群。离开原来的朋友,要认识新的同学,再加上跳级生很另类,可能会被区别对待。尤其是学校的快乐很大一部分在于同学之间的友谊,这到头来还不如不跳级。

这一系列的问题,磨灭了有天赋学生的耐性,他们不得不保持平庸。使得课堂教学就像一个按照固定速度往上升的天花板,让每一个想要发挥天赋的尝试在上面碰壁。

五,还有一点不能忽视,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在学习效率上的差距也是非常巨大的。课堂教学豪无疑问是被动学习,学生失去了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找出答案的机会,所有的问题都是老师给学生准备好的,而且必然会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学校生涯简直在挥霍,而且还是被逼的。如果各位读者还想了解更多有关教育批判的内容,可以看看美国人约翰•泰勒•盖托的《上学真的有用吗 》,这上面是对美国教育得到批判。之所以要提上面一句话,是为了说明教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一个工业时代的遗留问题,不是中国一家的问题,通过移民解决问题效果不大,真正解决的方法还是改革,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改革。下面就来讲未来的视频教学在学习效率上的独到之处。

视频教学能够完美解决上述问题

一、看视频学习天然就是个性化的。学生可以随时暂停和回放,进行问题思考、做笔记、寻找答案,完美切和学生自己的学习规律。

二、能够杜绝差生的产生。 因为有随堂考试,而且必须达标才能过关(去参加社团活动)。这让每个学生对所有的知识点都学得很扎实,即使前面有些基础不牢,后面的测验也会促使学生复习 前面的知识,而且那时候打开视频就能开始复习,这就相当于给学习效果设置了一个下限。再加上老师可以对测试还没达标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想成为差生几乎是 不可能的任务。

三、学生能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因为教育网站上有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全套免费的学习视频,学生就能够想 学什么就学什么。没有作业负担(因为有随堂测验来保证学习效果,没必要布置用于巩固知识的作业,学生们为了过关会自己找题目练习),固定项目就只有随堂测 验的10分钟,而且这还能起到为以前学习的东西查缺补漏的作用,把对学生时间的浪费减少到最小程度。这种上不封顶的学习方式实在太美妙了,相信在不远的将 来,我们会看到一大批在学校社团里研究高数的小学生,那画面,太尴尬了。

四、视频教学完全是主动学习。学生控制自己的学 习进度,自主发现问题,主动思考,思考后自己在网站里寻找答案对照(全中国所有老师的“问题与解答”都在里面),仍想不通的还可以请教老师,学习的主动权 掌握在了学生手里。这能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质的提升,而且只有这样学才能发现学习与求知的快乐,而这种认识将会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大的财富。

以上的种种仅仅是解决了课堂教学的先天缺陷,视频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视频是会不断成长的。前文所说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情况改进视频是“视频成长”的原因之一,教学视频成长的最主要推动力是不断吸收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 使视频越发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更加科学的教学视频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越来越高(同样的学习内容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且通过互联网,每一点对教学的改进 都会很快被学习模仿,所有学科的视频教程都会越来越好。这种更优质视频不断淘汰不太优质视频的情形,正是视频进化的具体含义。

只要能提高学习效率,视频可以想拍什么拍什么,用各种形象的示例、动画、甚至VR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视频做不到的,一旦一节课有成百上千万的学生看,每节课都能当纪录片,甚至流浪地球那样的科幻片来做。

1.3 人才强国从这里出发

这一单元主要讲的是视频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首先是对现有教育问题的改进与解决。

一、地域间教育公平基本解决。因为教学视频会传到网上供每个学生观看学习,这相当于极大地增加了教育资源的存量,那么东西部、城乡间在教师质量上的不公平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会显著降低。

二、择校与开设教改班的必要性基本消失。因为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学习所有学校的课程,没有必要大老远地进行择校。而且由于存在学习效果下限,所以差生就不存在了,也就没有了开设教改班与择校的必要。这将节省大量的费用,如择校费、住宿费、陪读开销等。

三、班级内实现教育公平。 因为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了学生手上,老师通过排座位、提问对学生进行照顾的手段没有了,老师的偏见对学生的影响(详情见《心理学导论》p783)也减小到 了最低程度。而且考试通过的学生先去进行社团活动,所以教学资源会定向集中在学习不太出色的学生身上,这就优化了教学资源的配置。相应地,家长也不需要每 逢教师节给老师送红包,又一笔开支节省掉了。

四,教师从繁重的教学活动中解放。不需要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 需要每天备课(特别是让学生学习其他老师或教育机构出的教学视频的老师),不需要组织学生纪律,要做的只是每周两三个上午坐坐班答答疑,而其他所有时间都 可以由自己支配,这简直比上大学还闲啊。而老师可以用这些时间看书、做学术研究、写作、做研究实验等等等等,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提升,然后顺便考个证,赚点 外快什么的。到时候,中国的教师队伍那就是,硕士多如狗,博士满天飞,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想不高都不行,而学校也会成为中国最大的人才储备库。

另外,视频教学一个重要的影响是让每个中国人都能低成本地进行系统自学

一、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视频学习至少在知识上成为任何一个领域的专家,拓宽每个人的职业选择面,使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调整自己的职业方向,更好地适应行业变迁。

二、很大程度上降低裁员的难度(产业结构调整,精简政府机构,国企改革,夕阳产业裁员),使得产业结构调整难度下降,经济对行业变迁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增强。因为每个失业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学习,照样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那么只要有足够的失业救济金(半年或一年),失业是可以接受的。

三、整个教育网站等于让每个国民都能接受高等教育,那么中国在进行产业升级时面临的人才困境就小了很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这样的知识类产业。

四、因为学习成本的降低,人才的增多,会造成竞争压力真大,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到学习队伍中来,这样中国就会从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而这将为中国崛起押上重重的一块砝码。

2 社团活动——插上天赋的翅膀

视频教学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但是这还不够,还缺少一块重要的拼图——学习动力。而引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社团活动,正是这一节要讲的内容。

2.1 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学生在考试通过后,就可以花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了,有相同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社团。社团有活动教室和指导老师,学生通过网上教程、指导老师帮助和自己的不断练习来进行提高。

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如各种文化课、体育、美术、音乐、棋牌、动漫、机械、植物、电脑等等等等,社团成员不固定,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社团,寻找自身的兴趣与天赋。

在周末,学校之间开展社团交流与比赛,学生家长能够到学校加油,同时可以与其他家长交流,学校成为一个社交平台。如果学校的体育类社团在两个学期的校际比赛中成绩排在前列,那么就可以参加夏季的淘汰赛,决出冠军。

寒暑假,学校社团也开放,学生自愿参加。除了一些体育社团为了夏季比赛训练之外,大多数社团为长假末重要的两个节日做准备——元宵节与中元节。元宵节比较简单,主要是烟花;中元节那就是大庆典了,学生要花大半个暑假准备。到时候,中国又要多两个法定节假日了。

经过小学和初中的不断学习,有些学生找到了自己天赋,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在这个领域已经有不俗的能力。那么在初中过后,这些学生就可以考入职业学校进行专业训练,因为学生极其出色,学校自然也水涨船高。而且学校会与大公司合作帮助制定教材,在校期间还有公司实习,就业前景是十分好的,这在未来可能造成职业学校比高中更好的现象。所以到时候的情形会与现在相反,更好的学生会去职业学校,剩下的进高中。

2.2 狭义的素质教育

在学校开展社团活动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我国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素质教育。

在展开讨论之前,先要认清什么是素质教育,“素”的本意是“本色”,即未染色之前的状态,“质”的意思是事物的根本、特性,“素质”的意思是事物本来的性质,那么“素质教育”就是本性教育、天资教育、天赋教育,即能够发挥人先天天赋的教育

有了这个认识,那么上文的种种做法就好理解多了。为了使学生能够顺着自己的天性发展,所以把时间留给学生自由支配。为了使学生找到自身的禀赋,所以他们可以尝试各种社团。为了提高社团的水平和学生的能力,所以各个学校之间才组织交流与比赛。

对职业学校地位进行提升也是为了素质教育,只不过原因复杂了一点。要说清楚,就不得不提到郑也夫老师的《吾国教育病理》,书中直指中国教育的病根——高考。 我们不难发现当前中国所有的教育都是为高考而服务的,小升初考试、中考、择校等等教育现状通通都指向高考这个最终目标,高考把一切素质教育的努力都掰成了 应试教育。但是高考制度是现有的最公平的录取制度,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之前,取消高考制度是不可行的。这就是教育改革最难的地方,而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前文所讲的一切教育变革方案都将遵循高考的逻辑——应试教育。

高考的巨大能量的根源在于学生没有其他选择,大多数学生必须通过高考这道窄门来改变人生命运,甚至可以说高考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条上升阶梯。所以要想不跟着高考的逻辑走,那就必须削弱高考的重要性,也 就是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提高职业学校的地位,达到对初中优秀学生的分流,就是给了学生高考之外的一个好的选择。网站上有中国所有大学的视频教程,这也给 了学生一个自学成才的选择。只有当每个学生不是为了高考而学习,素质教育才能够蓬勃发展,教育改革才会有成效。

2.3 文化强国的气象

按照计划,这一单元讲的是学校社团的影响。

首先,对家长的影响。因为有了学校社团这样一个开发学生天赋的平台,那么上才艺班的这份开支就少掉了。以孩子为纽带,家长在周末进入学校与其他家长交流,这对于缺少社交渠道的中国社会来说这将会是一个很好的社交渠道,而学校将会拥有社交平台的职能,成为将来市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对学生的影响

一、学生能够锻炼领导能力,会培养出敬长爱幼的好习惯。因为在社团里总会有不同年级的学生,随和高年级的升学与新生的入学,每一个学生都会得到与学长学姐或学弟学妹交流的机会,都会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如何请教高年级学生,而这些正是我们这群从小到大只有与同龄人的交流经验的人所欠缺的。

二、每个学生都能变得自信。 因为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像现在教育那样只看成绩了,学生们都有自己的特长,那么学生在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时总会有自己的优势。而且学生在平常的社团实践中 也会发现,那些在某些方面比自己优秀学生其实也花了很长时间去练习,而自己在另一些方面也同样优秀,这样的平常心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很难产生。

第三,中国进行文化输出的时候到了。

一、体育。 现在的中国足球已经差到人们懒得吐槽了,而这种差法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原因,没有优秀的青训体系就没有优秀的人才,中国足球自然也好不起来。学校社团与校际 间比赛正是补上了这一最重要的一环,到时候以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加上从小训练的最优秀的运动员,中国的国家队将极其强大,我们甚至有机会在“大力神杯” 上刻下中国的队名(2038年之前)。由于优秀与动员太多,很多国际一流的运动员可能都没有机会加入国家队,但是和印度比起来,我们中国的情况会好很多, 因为我们有四支中国代表队(大陆、台湾、香港、澳门),至于加入哪个队伍到时候改个户口就能解决。同样因为人的因素,中国的联赛也会办得风生水起,能够吸 引其他国家的优秀运动员,中国的联赛水平会成为世界最强,到那时,世界各国的体育转播就是我们中超和CBA的天下了。

二、影视。 这些影视社团的学生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会像如今的网上周播剧一样每个月出一部迷你剧,里面甚至还会出现华丽的特效,我真的不能想象这帮从小干这行的孩子长 大后将会多么强大。社员里面的学生长大以后,最优秀的将会进入中国的影视行业,不太优秀的也会成为一大群专业的观众和评论员。有这帮子人打底,中国的电影和电视剧想不崛起都难啊

三、动漫。 学校社团首先给了中国动漫产业一个巨大的宝藏——题材。由于最容易引起共鸣,校园往往是动漫产业中最具生命力的题材。但是在现在的教育制度下,校园动漫能 写的除了考试还是考试,完全没有吸引力,是一个没有人愿意去碰的领域。这一切将会因为教育改革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社团、比赛、庆典、老人,种种元素将会 使校园生活变得绚烂多彩。同样,如影视社一样动漫社也会自己制作动画片,而这些人才同样会带领中国动漫赶日超美,实现逆袭。

四、音乐。 学校音乐社里的学生并不会待在社团活动室里自娱自乐,上文提到的迷你剧、动画片的主题曲、片尾曲、背景音乐等等技术问题都需要音乐社的参与,学校运动会、 校际比赛开场时需要音乐社的演奏,而音乐社的学生也通过这些活儿锻炼自己的能力。迷你剧与动画片的推广也会使有才华的音乐人脱颖而出,中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音乐人才队伍,发展出世界世界音乐新的高峰。相应的,玩音乐的人多了,(交响)乐团也会在中国各地出现,音乐会(特别是交响乐)将会成为每个城市甚至小镇的家常便饭。

五、小说、话剧、舞蹈、画画等等。以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在任何文化艺术领域都将产生大批从小培养的优秀人才,中国的文化产业必将飞黄腾达,海量的文化输出将会使中国的综合实力更上一层楼,在文化上拥有一个世界大国该有的气象

第四,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往往被人忽略,但却是最为重要的社团——机械社、物理社、化学社、数学社,这些社团里出来的人才将会是中国强国地位的支柱,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与制造业实力,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而有了这帮人的推波助澜,中国才能在科学技术上达到世界领先,并维持住领先地位。

3 老人进校——幸福晚年的保障

我最开始想到把老人引入学校是为了解决社团老师不足的问题,但后来我认识到视频教学网站的能量和高年级学生的作用后,发现老师不足的问题不像想象中的那样严重。然而,老人进校仍是有必要的,因为这能解决另一个世纪难题——老龄化问题

3.1 这才是晚年生活该有的生活

以自愿为原则,学校让有资质的退休老人进入学校当社团老师。

由于社团老师和中国的老龄化问题都不太紧迫,所以学校先让素养比较高的老人进入学校当社团老师,如退休教师、医生、工程师、技师、导演、音乐人等等,营造一个比较好的老人与孩子的学习和互动的氛围。

剩下的老人如果有意愿,经过网上的视频学习和线下的培训后,一点一点地进入学校,或者这些老人也可以进兴趣班一起学习,等学个几年也能教下一批学生。

老人之间日常交流频繁,会形成互助团体,发生突发问题时也会有个照应,刚退休的老人能够帮助照料腿脚已经不便的老人。

养老院开在学校周边甚至学校里,老人来学校比较方便,而且学生和老师能够分批轮流到养老院照顾这些“老师”。照顾老人很可能会成为学生未来学校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3.2 老有所依

这一单元讲的是让老年人进入学校的理由

退休老人是社会当中最适合进入学校当社团老师的团体。因为这帮人有钱(退休金),有闲(显而易见),有丰富的可以教给学生的工作经验(工程师、教练、画师、电工……)和生活技能(电器修理、棋牌娱乐、植物养殖……),而最巧的是,这帮人还想找点事做。不用好这帮“免费劳动力”简直天理不容啊。

中国很早就提出了健康老龄化战略,内容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其中前两条讲的是物质生活,后四条讲的是精神生活。其中精神生活是发达国家的普遍难点,我们的邻国日本就已经出现了二元化社会的危机(年轻人一个社会,老年人一个社会),老年人孤独缺爱,空巢老人现象比比皆是。如果事情按照原来世界线发展,中国的问题将会比日本更加严重,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一、老年人进入学校与学生发生互动,为了能够更好地教学生,必须活到老学到老,这保证了老年人这个群体的认知与社会发展同步。每天能够与其他老年人交流,还能把自己平生所学教给孩子们,看着这些孩子一步步成长,这样的晚年生活简直不能更好了。“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这四点分分钟秒杀,完美解决最困难的精神生活问题。

二、因为有老人之间的互助,以及老师与学生的轮流照顾失能老人,把“老有所养”的社会成本几乎降到了最低水平,专业护工的数量也有了巨大的压缩空间。

三、因为通过学校把老人集中起来了,那么对老人进行健康知识普及、体检、医治这些工作就能集中解决,能够大大降低“老有所医”的操作难度

3.3 感受和谐社会的温度

也许我们将要创造的会是一个完美的和谐社会

对于孩子,老人进校带来的成长会是全方位的。与老人的朝夕相处和老人的老师身份,会使孩子养成尊敬老人的习惯;轮流照顾老人的学校日常,使孩子学会爱护老人;和病痛与衰老的近距离接触,孩子们会更加珍爱生命,爱惜时间。

对于家长,他们减少了抚养老人的压力。每天接送孩子和周六的学校活动也会成为一种变相的“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的本质是与父母交流)。而当我们看到周六的校园时,会惊喜地发现,所有年龄层的人都汇聚在学校,其乐融融,这正是和谐社会最好的诠释。

对于将要退休的官员和国企领导。因为有了一个美好晚年的愿景,他们趁着还没退休临走时捞一笔的意愿大大减少,多干实事留作跟学生吹嘘的资本的意愿大大增强,退休后不会有对现任官员的指手画脚或者接一些名誉主席的活儿来“发挥余热”的心思,中国的清廉程度或许就会这样润物无声地提高。甚至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学校看到政府官员的身影,而更有可能的情况会是他们还不如一个技工来得受欢迎,这种平等的感觉正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东西。

对于老人,他们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完成一种知识的传承。这种教育的轮回,透着一股浓浓的命运的味道。有些老人更是展开了自己的圆梦之旅,那些年轻时候的老师梦、教练梦、导演梦、编剧梦,趁 着这最后的机会去努力实现。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中,有这些充满生机的孩子的陪伴,能够享受儿孙满堂、桃李满天下的快乐,这样的晚年不会再有遗憾了吧。

对于医院。 或许未来医院也会和学校连通,病人们将会时不时地到学校里进行康复训练与调养。如果一位家庭成员生了大病,需要住院,那么由于家里面的老人(在养老院)、 小孩(在学校)与生病的大人(在医院)离得非常近,对生病大人的照顾会变得容易很多。病人可以加入学校的社团活动(看孩子们进行体育活动,或者自己下场下 棋、画画、玩音乐等等自己能做的活动),这样在快乐的心境下进行康复,或许会更快点。而且,因为有这些在乡镇医院住院的好处,很多病人会选择去乡镇医院住 院,可以大大减小大医院的住院负担。

以上便是我对“社会化抚养”方案的一些想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和补充。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