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造大电子对撞机这事,可类比于战国时秦国的郑国渠

【本文来自《丁肇中: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多数服从少数》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让中国造大电子对撞机这事,可类比于战国时秦国的郑国渠,都是耗费当下、获利千秋的工程。但工程是工程,时事却不同。

郑国渠之时,是韩国弱势,秦国强势,其目的是损秦国一时之国力而延缓秦国的东向攻势,为东方六国争取时间,或有可乘时机,最不济可延缓灭亡。当时韩国和秦国都明白这事对秦国是个好事,会增强秦国国力,是个阳谋,但秦国国力强,足以担下这点损伤,秦始皇还年轻,足以掌控全局,耗的起时间,反而是东方六国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团结一心,最终他们还是被有郑国渠加成的秦国灭亡了。

而对于现在的对撞机,是中国弱势,美西方强势,大家应该都认可现在中国是弱势或守势的一方吧。

我虽是个小民,却也能理解这个对撞机是功在千秋的,但不清楚这个工程要耗费多大国力才能完成。这东西肯定不只是钱的事,还有人力(尤其是高端人力)和政策的付出,如果只要有钱就能办到,美国核动力印钞机一开,就不会有中国的选择了吧。笑。。。

处于弱势的一方搞这个,就像是秦国让韩国修郑国渠(打个比方,请不要较真韩国有没有那自然条件)。虽然我觉得以中国现在的实力,应该不至于因为这一个400亿的工程而彻底输掉当前的国际竞争,但也觉得肯定会有影响。

百年机遇期,不容有失啊!时机在此,断不要去做与核心无关的大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撞机是远虑,美西方对中国的压制,正是近忧啊!

有的科学家考虑的是科学范畴上的机会,而有的科学家,想的更多,是综合世界和国家历史进程而投身科学前沿,眼光更高更敏锐。就像钱学森,选择那时候回国,对自己和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益吗?在当时怎么说都毫无益处,但现在如何?说他以一己之力助力一个强大的中国崛起了,一点也不过分。也因此,后来的世界科学界有了中国和中国科学家的加入而更加进步,也有了现在对撞机在中国建设的可能性。历史,就是这样神奇而令人惊叹。什么是伟大的科学家,钱老这样的就是。

说回现在,不妨做个简单的假设。

可能一,对撞机建成,中国还赢了竞争,这是最好的结果。但之所以会发生争论,就是因为这个可能性是有问题的,中国单单想赢就很难了,还要再难上加难?

可能二,对撞机建成,中国却输了竞争。那对撞机的所有成果,大概率跟中国科学家没关系了,最多是华裔科学家的事。

可能三,不建,中国也输了,最坏的结果,但国家输都输了,美西方在科学前沿仍是领先,于中国也无大害了。

可能四,不建,赢了竞争,这时候再建应该就是毛毛雨了吧,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甚至我觉得长度再翻一倍也不会有问题,超前建设嘛,呵呵。

总之,因为中国在当前是属于弱势和守势的一方,再去耗费国力建对撞机以利千秋,怎么想都是太不靠谱的,明显偏离了国家核心利益。科学家的心情和志向可以理解,但本着“功成不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科学之心,他们也应该能理解国家在一时一事之上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我希望,也相信国家高层能做出合理的决策,但个人认知上肯定是不支持现在开建这工程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