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行千里致广大 一个普通中国人
    按照你的看法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是存在争论的,就事论事,一、异人从邯郸回秦,全程傀儡,要么极度信任吕不韦,要么极度受控于他。帝王心思怕是安稳为上。二、既然作为弃子丢弃,十年后接回,是异人的意思还是吕不韦的意思,没有争议吗?三、既然吕不韦执政权利很大,无人跟随叛乱,是不信还是不敢?四、异人不是白痴,真有防备又能如何,还不是只有三年气数。 欢迎辩论,我之前提出的名义之说更多还是调侃,也不见得就深信不疑,史书既然都存争议,学术大家更是著述论辩良多,何况你我民间茶余饭后,兄台何必一开口就出言讥讽,有话好好说嘛。谢谢指教。

回复1

  • 你真是搞笑。
    1.吕不韦不过卫国一商人,和秦异人一同逃到秦国。这时,秦昭襄王还没死,秦异人的父亲还是太子。十年后,秦异人的父亲继位,几个月就死了。如此局势,吕不韦能有啥权势;2.赵姬、赵政母子已是弃子,秦异人、吕不韦敢提出接他们?一旦提出,怕是世子之位都不保。实在是这母子没啥用处,赵国干脆做人情放了。3.从头到尾,吕不韦权势都不大,后来,始皇帝一纸诏书,就全完了。在秦国历史,商鞅、穰候、范雎、吕不韦、嫪毐等权力都不大。4.秦异人回国十三年,其中十年为世子,战战兢兢,既怕失宠,又怕老子提前死了,再当三年秦王。有大把的时间。另外后宫帮闲人那么多,但凡可疑,秦异人世子之位不保。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异人的身世经历。吕不韦确实在秦异人身上下了大功夫,“奇货可居”确实成功。但其中风险巨大,不确定性太多,实在无法相信有实施“李代桃僵”之计的空间。我想,吕不韦最初的目的,不过是借秦异人改变其身份地位,哪想到最终扶持秦异人上位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