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中国宝塔”曾是伦敦最高建筑,明年将修复重开

  • 没有故事 还没写完的风闻小编

    大报恩寺塔原本塔身是砖木结构,“外罩”一层琉璃外衣,后来毁于太平天国兵火。也就是说原来的塔早已经不存在了。
    如要原样重建,琉璃塔荷载大,就要开挖地基,但是,塔身底下有全国文保遗址地宫,万一造成破坏,后果担不起。
    即使不谈这个风险,以现在的材料和工艺,是不可能复原600年前的琉璃塔的。所以最后,整个塔的规模、形制、长细比尽力和原塔相靠近,但是工艺和材料就用了现代的了,这样也比较轻,不会破坏地宫。
    我也觉得它丑,但是比起那种拙劣的“假古董”,这个还算是能忍的。

回复4

  • 钢筋水泥加仿古外饰不行吗?咱就图个样子,样子象就行了,现在这样子不象啊!
  • 现在很多木材已经达不到原来的质量要求了,很多干脆一点没有。
  • ♂丶灬晓淚 生命不止,思考不息!
    说得对!其实主要原因在于以前那种技术和工艺“失传”了,即使没失传,在建造成本和工期上会大很多(毕竟有这种技术和工艺的人极少,只几个老师傅会,要建起来就太难了,就算有人学要教出来都很需要时间的)。而现代的材料和工艺,在建造成本和工期,以及质量保障和工程适应度上更“先进“,虽然会丧失美感和历史含蕴,但也没法子。至于美感的丧失,可不可以用装修进行弥补呢?比如把钢筋水泥用木材与雕刻包裹起来,玻璃慢慢用琉璃替换。虽然时间长,但可以为保留和继承这种古代的技艺提供支持。毕竟这种支持需要市场的需求进行支撑的,培养很多人的会这技艺但之后马上没有需求(建完这个塔后,没别的工程就马上失业)是没有可持续性的,而各技艺里培养几个,让他们慢慢弄这个塔,就有持续性的需求了。
  •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想想每次堵在应天大街高架上看到这玩意儿的感觉……我还是看看路南边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吧……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