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被逼“有所作为”,现在中国人正“重塑”芯片产业

  • 只要是商品,技术进步能落到实地,内在的动因都是使用新技术能够取得更高的效费比,或者能够应用在老产品无法企及的使用领域,这没什么奇怪的:不然的话,所谓的新技术,它的价值又体现在哪儿呢?
    我对那位所反感的是,别以为我们是个外行就去瞎忽悠,张口一来就玩个想当然,能不能少装点象!

回复1

  • 猪猪的牛牛 修饰和限定
    “越国居民”的逻辑没问题。他的说法相对项立刚没有额外的不足——很简单,项立刚的话就是基于同标称就一样,不看实际器件密度。

    一方面捧项立刚,一方面说“越国居民”错了,就是典型的双标。

    我再说得直一点,如果一个人基于晶圆价格说先进工艺贵,完全不说器件密度,几乎可以肯定,他要么是什么都不懂,要么是在骗。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