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5条
-
说的非常好。
但中国到了走向世界的时刻,
很多企业需要走出去,这就需要很多听说读写能力强的人。
的确,国家义务教育也没有这个能力和时间。
家庭的教育和课外辅导就很重要了
这方面就主要拼爹妈了。
当然学习能力强的,工作中再补也可
就是麻烦点 -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移民不移民还能和先掌握语法还是先掌握词汇搭上关系?就那点日常用语能需要几天时间。老外日常生活也用不了多少词汇,不会说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环境练。
-
精辟
-
不是这么回事,因为主要为了读论文的话,哑巴英语挺好,而且(科技)论文的语法也比较简单,不用搞多复杂。但是现在越来越多在强调口语、听力这些,这跟为了读论文而学习英语差远了。
而且读论文也不需要“全民普及”。
总的来说,我个人觉得,现在的英语教学,尤其是本科之前的英语教学,根本就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要把学生培养出什么能力,目的又是什么。这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就是应试,应试,应试。他们不会考虑什么是读论文还是当网红还是出国啥的。也许出国会考虑得多一点吧,毕竟这个东西是中学生能够领会得到的诱饵。 -
这个说的很在理,我认识好多人包括自己,都是口语滥的爆炸,读写科技论文一点问题没有。
热点
- 1 宗庆后弟弟公开宗氏族谱 16.9万
- 2 宗庆后不止这四个孩子 13.3万
- 3 印度的远程轰炸机 12.3万
- 4 18亿美元的隐秘信托 11万
- 5 日本天皇的名字…丑? 6.1万
- 6 论文称高速路增儿童拐卖 12.8万
- 7 俄沦为二流军事国家? 19.8万
- 8 以色列大举轰炸叙利亚 9.4万
- 9 中国教育“拉美化” 10.1万
- 10 印度想追回失去的时间? 10.5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人口暴跌论,其本质是数字游戏,用经验推测... 评论 235 赞 28
-
3我有个疑惑,为啥现在鸡蛋这么便宜 评论 84 赞 1
-
4台湾军演又现203毫米巨炮,能打核炮弹,... 评论 65 赞 8
-
511名“高考状元”选择学医!一地放榜 评论 62 赞 2
-
6医生遭遇降薪潮后,今年各高校临床医学类专... 评论 57 赞 3
-
7全网热议!澳女在中国乡下旅游,半夜突发急... 评论 43 赞 18
-
8全网唯一:评印度对我国雅下水电工程的反应 评论 41 赞 16
明白了这个目的,就明白为什么国内英语教育的设计体系中,语法、词汇量、习惯用法、口语之间重要性的排序,是语法>词汇>>习惯用法/口语
对读论文来说,语法是必要的,大词汇量有益但不必须,习惯用法/口语就无所谓了
我非常明白原作者那种对国内英语教育畸形发展,导致无法学以致用的痛恨,因为我自己有切身经历
刚到美国下了飞机,想要餐馆里买点吃的,结果发现学了20年英语,连点个菜都磕磕巴巴
刚开始的时候非常不适应,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在超市里随便买吃的
因为美国超市自助结账台很多,可以避免与收银员交流
这样的体系对么?现在看来,不但没错,甚至堪称精妙
1. 语法是外语的“骨”,精通了这个,向其他方面拓展很容易,但反过来却很难。全民掌握读英语文献的能力,是大政方针,但自如应付日常生活的听说读写并不是。。。如果你觉得对自己有益,那应该自己去补齐这方面的短板
2. 强语法,弱其他方面,相当于把完整的英语教育“剪枝”了,剪枝意味着可以降低学时和操练,兼顾其他知识的学习
3. 在国内外经济条件还差别巨大的年代,鼓励以应付日常生活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是潜在的鼓励移民的行为,无疑会加剧人才的流失。但鼓励纯学术的书面英语,其效果确是相反的:看得懂远方来的论文,却没法过好日常生活,所以你不想移民。。。
印度人的基础英语教育,使得印度人融入美国社会轻松地多,所以印度人才的流失也比中国严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