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八已过,谈谈我的感受:光单词量是没有意义的,而觉得语法没意义的人是学偏了

  • 武所谓 私信请使用原创措辞
    国内的英语教育,就是给你提供一个读论文的工具的,其设立的背景,是改开后吸收国外的学术成果的压倒性需要,而不是给中国人出国生活打语言基础的
    明白了这个目的,就明白为什么国内英语教育的设计体系中,语法、词汇量、习惯用法、口语之间重要性的排序,是语法>词汇>>习惯用法/口语
    对读论文来说,语法是必要的,大词汇量有益但不必须,习惯用法/口语就无所谓了
    我非常明白原作者那种对国内英语教育畸形发展,导致无法学以致用的痛恨,因为我自己有切身经历
    刚到美国下了飞机,想要餐馆里买点吃的,结果发现学了20年英语,连点个菜都磕磕巴巴
    刚开始的时候非常不适应,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在超市里随便买吃的
    因为美国超市自助结账台很多,可以避免与收银员交流
    这样的体系对么?现在看来,不但没错,甚至堪称精妙
    1. 语法是外语的“骨”,精通了这个,向其他方面拓展很容易,但反过来却很难。全民掌握读英语文献的能力,是大政方针,但自如应付日常生活的听说读写并不是。。。如果你觉得对自己有益,那应该自己去补齐这方面的短板
    2. 强语法,弱其他方面,相当于把完整的英语教育“剪枝”了,剪枝意味着可以降低学时和操练,兼顾其他知识的学习
    3. 在国内外经济条件还差别巨大的年代,鼓励以应付日常生活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是潜在的鼓励移民的行为,无疑会加剧人才的流失。但鼓励纯学术的书面英语,其效果确是相反的:看得懂远方来的论文,却没法过好日常生活,所以你不想移民。。。
    印度人的基础英语教育,使得印度人融入美国社会轻松地多,所以印度人才的流失也比中国严重得多

回复5

  •  说的非常好。
    但中国到了走向世界的时刻,
    很多企业需要走出去,这就需要很多听说读写能力强的人。
    的确,国家义务教育也没有这个能力和时间。
    家庭的教育和课外辅导就很重要了
    这方面就主要拼爹妈了。
    当然学习能力强的,工作中再补也可
    就是麻烦点
  •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移民不移民还能和先掌握语法还是先掌握词汇搭上关系?就那点日常用语能需要几天时间。老外日常生活也用不了多少词汇,不会说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环境练。
  • 精辟
  • 不是这么回事,因为主要为了读论文的话,哑巴英语挺好,而且(科技)论文的语法也比较简单,不用搞多复杂。但是现在越来越多在强调口语、听力这些,这跟为了读论文而学习英语差远了。
    而且读论文也不需要“全民普及”。
    总的来说,我个人觉得,现在的英语教学,尤其是本科之前的英语教学,根本就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要把学生培养出什么能力,目的又是什么。这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就是应试,应试,应试。他们不会考虑什么是读论文还是当网红还是出国啥的。也许出国会考虑得多一点吧,毕竟这个东西是中学生能够领会得到的诱饵。
  • 已注销用户 钓鱼积功德,炸鱼善无边。
    这个说的很在理,我认识好多人包括自己,都是口语滥的爆炸,读写科技论文一点问题没有。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