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之择:生态与工业-观陈平温铁军教授联动视频有感

  • 个人有个疑惑,直白一点说,农村,到底能有多少产值,能否达到整个社会的均值,或者相对接近均值?因为只有产值相近,才能让农村的生活也变好。如果达不到,那么,想办法发展农村让农民留在农村,多少就有点只顾大局不顾农民意愿和利益的意味了,即使本意是更好的。人口的集中,大规模的城市化,到底是因为认识错误导致的错误规划导致的,还是一种客观规律?如果是前者,那么当然可以大力发展农村,如果是后者,那么,更大力也只会造成更多浪费。人人都有一亩三分地当然抗风险的能力更强,至少饿不死,但是平时的生活却没有更好。我是希望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所有人的生活都会更好。但是思来想去,总觉得,似乎还是要依靠发展生产力,包括农村的生产力。以我每年回老家的情况看,总觉得农村的生产力其实相比之前没有太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生活自然也改善有限,更多是依靠城市反哺,一个是直接来自国家的补贴提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优待,一个是农产品价格抬高,全国市场成长之后农民收入的增加。之前农民那么苦,贡献了那么多,反哺也是应当的。但是,个人感觉确实应该去寻找更好的出路。

回复4

  •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消灭农民才能解放农民。2050年中国13亿人计算,农民绝对不到3亿,主要还是城郊农民。偏远农村慢慢地就会变成无人区,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 你跟我一样想法,但是我已经给出了方案,可以看我那两篇文章,很详细的。
  • 村集体所有权转化为以村集体为单位的农业公司的自有资产,

    承包权转化为农户的固有股份,

    流转经营可以实现职业农技经理人的大规模经营,

    国家释放流转经营权就是解决农业生产效率的问题。

    如果有人还要借着效率的由头、图谋农户的承包股份权益,那国家、集体决对不会答应,答应了就走向土地兼并、地主豪绅丛生的不归路。
  • 你这是基于现今已有的条件来考虑城乡问题,而没有考虑未来的可能性,未来网络发达,交通便捷到一定程度,城市和乡村还会有很大区别吗?(假设)你以前回一趟老家要花两天时间,现在回一趟老家十几个小时,将来回一趟老家两三小时,直接从老家通勤上班都可以办得。在未来的设想里,我们不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超级大都市吗?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