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条
-
1、是谁给了你汉人政权和满清政权的选择会是一样的胡说自信?还封建王朝决定的,当时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周边国家,很多还都是有皇帝国王的,东边的日本就是。为何保中华就要威胁到皇家了?难道不是面对外敌入侵威胁,保皇家和保中国是一体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是皇家与中华不能共存,那只能说这个皇家它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国利益,比如傀儡政权,又比如满清这样的一直以窃据心态占有中国的类似殖民政权。
2、你胡说也得要点脸吧,到清末都多少年了?柳条边封关多少年?为何之前要这么做?你心里真没数吗?还能扯淡到今天的东北人口净流入,那你倒是说说为何解除封关后那么短时间内,内地人民大量移过去了?还山东晚清大灾,难道之前内地就没有大灾过?按你的说法那时怎么就没有人想要迁移?清朝中期时人口就已经增长很多,人地矛盾突出,在当时严厉海禁的政策下,尚有很多沿海地区的人下南洋谋生,为了生存,如果不是满清私心封关,广大的东北怎么可能二百余年时间里少人移居。
3、还好意思用开明守旧之辩给慈禧这老妖婆洗地,一个能无脑到同时对欧美列强宣战,逼得李鸿章等人只能以东南互保来为日后的妥协谈判留后路的,还有人对这样的蠢货赞赏有加,也真是可笑都不足以形容了。慈禧老妖婆也就是个女流,再加运气好到满清恰好在她死后几年亡的,否则妥妥的亡国货色,与徽钦之辈为伍的玩意。你扯淡的所谓满清统治者对汉人的放权,不过是因为太平天国起义对满清统治的打击带来的后果,不得不为之。就满清那两百多年做贼心虚防汉人防到骨子里的窃贼心态,能想信他们会对汉人有所谓开明放权,不是屁股的问题,就是脑子的问题。
4、最后还非来个画蛇添足的“不涉及主观评价”,只会让人想到“此地无银三百两”。
热点
- 1 宗庆后弟弟公开宗氏族谱 16.6万
- 2 宗庆后不止这四个孩子 13.2万
- 3 印度的远程轰炸机 11.8万
- 4 18亿美元的隐秘信托 10.9万
- 5 日本天皇的名字…丑? 6万
- 6 论文称高速路增儿童拐卖 12.6万
- 7 俄沦为二流军事国家? 19.7万
- 8 以色列大举轰炸叙利亚 9.4万
- 9 中国教育“拉美化” 10万
- 10 印度想追回失去的时间? 10.4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人口暴跌论,其本质是数字游戏,用经验推测... 评论 99 赞 13
-
3还记得那对抱怨中国旅行各种不便的英国情侣... 评论 51 赞 13
-
4人民币改为升值压力已经有一年了,外汇顺差... 评论 49 赞 15
-
6中国人现在向别人推荐甜品的时候,爱说“这... 评论 45 赞 13
-
7我有个疑惑,为啥现在鸡蛋这么便宜 评论 39 赞 0
-
8同距中国700公里,菲律宾为何没像日本那... 评论 33 赞 8
2、“清一直不开放移民关外”???谁告诉你的?闯关东的事儿发生在晚清还是民国!1905年日俄战争前后东北地区是有大量汉族人口的。如果你非说康熙年间的事儿,我得告诉你一个基本事实:即便到了今天,如果没有国家强制,东北地区的人口也是净流出的。如果不是晚清山东大灾后生产、生活秩序被严重破坏,闯关东也不会发生。
从历史上看,明朝汉人在东北地区也只扩散到辽河流域,而且没几人愿意长期呆在这个地方;明末清初东北特别是黑龙江地区是真正的寒苦之地,除了被流放宁古塔的罪犯外没几个汉人愿意去那个鬼地方,就算满清没有限制,你指望能戍边的大量汉人移民也是不可能自行出现的。
3、开明和守旧从来就是个相对概念。在慈禧在其执政时期是力主和汉族地主合作、对汉族地主放权的,那时期的满清政权和汉族地主阶级是同盟者关系,是被广大汉族地主阶级认可的。慈禧在她所处的年代里算是统治集团内部的开明人士应该是无可争议的,你不能用今天的观念去苛求古人。从慈禧执政的经历来看,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对汉族地主适度放权的可能性非常高。
以上都是基于历史事实的陈述,不涉及主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