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篡改同学志愿考生要崩溃了?受害者反称:感觉我毁了他

  • 报警的时间节点很关键。我一直觉得这件事中:要么警方有问题(对于实质上的刑事犯罪不够重视,办案拖沓一致受害方寻求媒体);要么就是受害者有问题,发生这种事后,知道原因还不报警,和对方家长扯皮私了,搞不定对方后才想到媒体。
    不管如何,事件的前半程未看到法治、法律的作用,反而再次验证了闹到媒体有噱头的作用。现在受害者觉得愧疚的新闻大肆报道一样起到很不好的作用,往反法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回复1

  • 脑子是个好东西 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不是人人有。
    根据青岛当地的报道,应该是第一时间报警了,报道中也提到了你括号里说的那些情况,可以看出来的是,社会上对于“篡改志愿”的严重程度缺少认识。事实上,顶名上大学这种事媒体也常有报道,但处理的怎么样呢?多半是不了了之。导致有些学生有些家长,有了铤而走险的想法。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