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中国人的崇洋媚外心理 14.6万
- 2 懂车帝测试的巨大问题 5.8万
- 3 致台湾军方 3.6万
- 4 卖航母,造潜艇 6.8万
- 5 被抵制的是国足未来? 10.4万
- 6 懂车帝测试引起的争议 3.5万
- 7 懂车帝测试还有意义吗 7.3万
- 8 国外的猪肉很骚? 6.9万
- 9 刚从北京回来,劝劝大家 19万
- 10 核动力航母的吨位 5.9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少林寺数百年的好名声都毁于一旦,棉花絮一... 评论 411 赞 28
-
2电影《南京照相馆》,知乎热门话题“我们有... 评论 205 赞 4
-
3去玩不?印度恢复对中国人旅游签证 评论 156 赞 136
-
4卡车新能源化可能是中国的新王牌 评论 104 赞 34
-
5现在很迷惑的一件事是,拜佛和迷信最猛的,... 评论 100 赞 14
-
6少林寺董事长“塌房落马”,想起了马未都的... 评论 100 赞 5
-
7网友吐槽高铁乘客高声打电话,八小时旅程打... 评论 91 赞 0
-
8少林寺商业化:一场持续近三十年的文化博弈 评论 90 赞 5
近代同样积贫积弱,为何中国走向富强,阿拉伯却没有?
回复2条
你所谓的很多文化区只是方言区而已,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汉地省都以儒家的经史子集为核心价值观,这是最牢固的精神纽带,在各省精英的心里,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根深蒂固。自科举制施行之后,从底层脱颖而出的读书人源源不断,进一步强化了各省彼此的认同。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背后是牢固的认同,如果彼此没有认同,统一对方的欲望何来?你会想着去统一印度吗?
如果你的论调(很多文化区)成立,那各省从满清独立之后大可以各自建国,可即使陷入军阀割据的深度混乱,依然没有哪个省的军阀敢提出独立建国,即使联省自治都得不到主流的认可。
底层老百姓对外省人之所以没认同感恰恰是因为文盲的缘故(生产力落后导致脱产读书人太少)。如果您90多岁的外婆从小接受过教育,熟读四书五经,我相信她老人家哪怕不会说普通话,仍然会有牢固的民族文化认同。
另外,新中国很多普通百姓的国家意识仍旧很浅,不过在传媒以及教科书的影响下又比古代的纯文盲强得多,但远远还未达到现代国民的合格要求。事实上,古时候的普通老百姓一样具备类似的朴素的家国情怀,一方面是受读书人言行的辐射影响,一方面则是受民间戏曲,评书等古代传媒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有民族自觉的普通人占比也较低)。
中国经过剧烈的变革,生产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识群体不断扩大,文化却有割裂破碎之忧,这不得不说是个天大的笑话。
你看看思潮激荡带来的左右之争,恨不得把对方杀之而后快,人与人根据纯粹的利益分裂为碎片化的小团体,而文化惯性的作用越来越小。等潜在的文化内核彻底破碎,中国就会变成一个角力场,这是政府必须正视的巨大隐患。
古人就算有利益之争跟观点冲突,他们仍旧团结在儒家的旗帜之下,这面旗帜相当于最大公约数,它是弥合分歧的粘合剂,也是所有人的精神纽带,中国能保持大一统的深层奥义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