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提醒:中国沙漠造林或加剧水资源短缺,应选合适树种

  • 我是搞水文的,有些道理,但也有胡说八道的地方。沙漠其实相当水库,是水资源的蓄集地,过分使用地下水是有问题。但是在气候变暖趋势下,我国西北降水是增加的,而且植被会改善微气候。这些科学家可以称为原教旨主义者,他们就认为啥也不做最好。而我们是积极主义者我们要用我们的努力让世界充满变得更好。
    另外强力推荐红旗河计划。彻底改变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回复16

  • 推荐红旗河计划,真该早日动工了。
  • 分析到位,老哥
  • 前面写得很好,最后一句不赞成。红旗河建设难破坏易,花钱巨大不说,还太容易被破坏了(不论是人为还是自然灾害),而且因为地形原因极难修复。
  • 已注销用户 人心难测世无定事,雨中之烛飘摇!
    我支持都江宴和郑国渠工程,长远看惠济中国国几千年了!当初搞的时候还不是照样有谋士反对,他们认为这是耗尽国力民力的损招,结果呢!!!
  • 支持红旗河加一
  • __
    新疆年蒸发量太大,那个红旗河的流量杯水车薪。记得好像是2012年,我仔细测算过水体,那时涉及到讨论当时一个利民项目;,虹吸法,循环引渤海水海水,入塔克拉玛干,可5年搞成23万平方公里水深150-170米的人造内陆海,--抽走全球海平面3米体量的水体。利用新疆蒸发量彻底解决周边气候和绿化问题,当时粗算一年可以蒸发掉4个葛洲坝库容,3年可新增耕地牧地20多万平方公里,西向9个省地下水位可每年平均增加50米以上,可在多省新增淡水水库,甚至一条有西向东的人工运河。可惜,这项目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搁浅了(可能矿藏未开发、气候控制风险、高海拔大水体易成为被攻击的战略目标、或经济效益。。。。。因素)只有一家上市公司,在内蒙搞了个小型的引渤入蒙。不知现在效果怎样?
  • 红旗河计划到底靠谱不?有无官方支持?我到目前为止只看到一个宣传视频,不知道是不是牟其中式的骗子。
  • 雨阿福 虎牙妹的小粉丝,不是扇贝!
    我赞同这个想法。。。
  • 对,藏水入疆才是长远的解决之道,可惜又要跟印度和孟加拉撕逼,估计要放到解决了美国的问题之后了。
  • 是种植了不合适的树木耗水量大产生的缺水,还是因为沙漠地区植被好了以后,改变全球气候,特别是云水气团覆盖这片地区,久而久之沙漠地区从缺水转而蓄水,分散了全球淡水分布造成的缺水。所谓均匀是人们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下择宜为居,产生今天的布局和相对平衡。大规模投资改变环境,是会带来一定的好处,也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人们不是一直在这样获得和损失之间和自然做斗争的历史中渡过的吗,今天对自然认知是让我们少走些弯路吧。
  • 你是搞云水文的吧?还强力推荐红旗河
  • 坚定支持红旗河工程。中国人太苦难了,乘着大好的时光和国力支持政府干一些改造自然的工程,利国利民。
  • 雪人 /v -不是小粉红- -是大红正红中国红-
    这就是鬼子一贯的文风。

    十句话里,一句真话夹9句假话,比十成十的假话迷惑性要大得多。
  • 我的中国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与杠精争辩!
    我不是太懂,以下全是猜测。
    乍一听《自然》说的话有点道理,但感觉不够严谨,有点片面了。何况中国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他们这时候跳出来给出“提醒”,是马后炮了。
    很多年前,一开始搞三北防护林的时候就遇到过在沙地上种树无法存活的问题,后来改种耐干旱的灌木类。这个问题央视和报纸多少年前就都报道过了。
    根据目前的报道来看,种树虽然虽然会占用较多水分,可是一旦形成规模之后也会改变气候,增加当地空气湿度和降雨量,否则这些树根本无法存活,不可能人工天天浇水。这对于中国的水资源平衡有好处。另外,抵抗沙漠化和防止水土流失也是需要种树的,光种草是不够的。只不过在什么地方该种树,什么地方该种草,这是个问题,但不种肯定不行。
    按照英国人的尿性,估计是没安好心!估计是害怕中国的气候变化影响了他们的降水量吧,甚至危言耸听影响了全球的气候变化,然后以此为借口攻击中国。他们选择性的忘记了,现在的有部分沙漠和荒原在几百年前本来就是绿洲。
    他们有这个心思,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减少英国温室气体的排放!
  • 心有音符 曾经是个公知粉
    我也是搞水文的。 你说的没错。唯一需要修正地方是“这些科学家可以称为原教旨主义者”,文章种涉及的科学家都不是原教旨主义者,只是写这篇文章的民科记者是原教旨主义者。记者引用的科学家研究都非常严谨,值得参考,但是民科记者写出来完全是另外一个意思了。
  • Charlotte 我伟大与无人能及的智慧
    红旗河工程官媒不是已经辟谣了么,网媒乱炒的不是吗?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