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乱梅子 Exterminate!
    反映社会现实,阴暗面的东西是“新闻”或至少是“纪录片”,而从不是“电影”;
    电影是拿来卖钱的,是“商品”;
    把“社会现实,阴暗面”当成商品来消费,是不道德的。

    如果你的出发点真的关心那些“社会现实,阴暗面”,那为什么不拍成纪录片,然后放在网上让大家免费看?
    (PS:这TM才是南方公园的精神)
    --------------------------------------------------------
    每部所谓“反映社会现实,阴暗面”的电影,其实几乎都没能完全反映现实。
    电影为了“好看”,是需要进行艺术加工,需要编辑的(说好听点叫艺术加工啦~)。
    电影时长是有限的~对事实的论述通常并不够完整~
    电影拍摄是有预算和拍摄档期的,对事实的调查通常并不够深入~
    所以电影绝对不是“反映社会现实,阴暗面”最好的方式~
    (除非你花几年时间拍成纪录片,这样我没话说~)
    ------------------------------------------------------------------
    此外,从过往的记录来看,反映社会现实,阴暗面的电影,几乎没有对解决社会现实,阴暗面产生任何影响。
    甚至纪录片也一样~当年《海豚湾》多受欢迎,赚了多少眼泪~还得了奥斯卡诶~
    那么日本停止杀害海豚、鲸鱼了么?没有~
    美国拍摄了那么多“社会现实,阴暗面”的东西,有解决“社会现实,阴暗面”么?
    《绿皮书》得了奥斯卡奖,美国就没有种族歧视了?
    你看过“约翰尼·德普”的《独行侠》吧~那美国人承认对原住民的暴行了么?
    用电影来“反映社会现实,阴暗面”只不过是文艺青年的意淫而已~
    有那个闲工夫,有那些钱去请明星,不如去修两个希望小学或者种点树还比较有用。
    说白了吧~
    拍“反映社会现实,阴暗面”的电影的社会意义~通常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
    而且给人一种“我们正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错觉而已~
    --------------------------------------------------------------------------------------------------------------
    所以我们理性务实的中国人其实挺看不起那些所谓的“反映社会现实,阴暗面的电影~
    更看不起那些热衷于拍这种电影的导演~
    过度意识形态化~过度理想主义~这么说是文雅的~
    如果你深入的去研究他们拍摄的出发点和角度~很多时候,你会发现~
    这些导演的真实意图和目的,比他们拍摄的“社会现实,阴暗面”更加黑暗~
    --------------------------------------------------------------------------------------------------------------

    PS:你要说你没见过反映社会现实,阴暗面的新闻和纪录片的话,那我建议你再好好看看中央台~

回复1

  • 茶馆掌柜王利发 香港电影爱好者,基层乡镇工作者
    在中国反映社会现实的纪录片往往都是网盘见,或者是404,部分只能在电影资料馆或者小众的电影放映节才能看到~如反映东北下岗的《铁西区》、反映西昌地区火箭残骸掉落《天降》、反映右派死在夹边沟的《死魂灵》、反映中国孩子高考的《高三》、反映底层人和失足妇女的《算命》等等~拍摄这些的目的,是纪录这个时代不光光有歌舞升平,而是让我们知道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有这么一个事,有这么一些人。时代的纪录本就是如此。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