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特朗普亲手给了中国“亮剑”的机会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酝酿已久的对华“贸易战”正式打响,决定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此外,白宫将采取措施限制中国投资,并对价值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此,3月23日,商务部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

“贸易战”正式打响,对中国会带来哪些影响?在全球秩序呈现出前所未有状态的当下,美国这一手段是否可能奏效,中国是否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来一场“正面对决”?对此,观察者网采访了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对中美本次“贸易战”进行分析。】

【采访/观察者网 韩京霏】

观察者网:请问您怎样看待这次中美之间在贸易上的冲突?

沈逸:主题是要从宏观国际体系和宏观战略的角度去理解。

首先是要看清事实。到目前为止,中美之间依旧处在贸易战的“前夜”。特朗普签署的这个关于301调查结果的备忘录,其实是启动了美国贸易署关于对外贸易的救济措施。这个举措并不是立刻把制裁清单拿出来,采取事实上的行动,而只是摆出了一个“准备制裁”的姿态。

因而,评价美国对中国这次搞贸易战,是“摆摆姿势吓吓人”还是真正动了真格,有这样几个指标可以观察一下:第一,美国时间23日,特朗普签署命令,要对中国的钢铁和铝加征关税,那么税率会不会真的升起来,以及认真执行;第二,就是特朗普要对可能高达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一决定的具体方案会不会如期公布并且得到执行。然后,中国商务部对此给出的同样清晰的清单及时间节点反馈具体如何。当双方把这些东西都正式部署起来之后,我们才可以说中美贸易战正式爆发。

目前商务部已经有一个反制措施出来,从内容上看,我们(对待此事)很认真,也做好了行动准备。并且我们的动作很直接,在表现出反制态度的同时已经给出了制裁清单、制裁幅度和具体的时间计划,这就体现出中美双方谁的态度更认真。为什么说中国“不找事,但是不怕事”?美国在动嘴皮的时候,中国已经很认真地准备好去做了。这也体现出一种实力、底气和自信:除了打口水战,我有认真与你正面对抗的态度与准备。

500

商务部公布的对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名录节选

观察者网:此次“贸易战”如果真的付诸实践,具体会对中国的哪些领域产生影响?

沈逸:受到影响的主要会是被制裁的钢铁和铝产品这部分企业。但是,在之前的钢铝制裁当中,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在份额上只占美国问题钢铁总量的4%。从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以及中美向对方出口商品的构成结构来看,这一制裁可能会对一些以出口日用化工产品为主的中国企业造成较大影响。

但是美国相应的代价则更加微妙,不仅是廉价的中国家用产品,美国企业全球制造链上的重要环节,零部件,中间件,都会受到影响,同时,美国对华出口的“大豆+飞机”结构中的农产品部分,也会遭遇显著的影响,所以为什么一些美国企业、美国商会的人也呼吁不要对中国搞贸易战,这是“杀敌八百,自损两千”的事情。


此外,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既发生在实体层面,也发生在舆论和心理层面。贸易战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实体能力的对抗,还取决于战略意志和精神层面的对抗。所以,保持对中国的信心,不要自乱阵脚,不要被特朗普“虚张声势”的姿态所吓到。舆论和媒体不要跟着西方媒体“人云亦云”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者网:您认为这场“贸易战”会持续多长时间?

沈逸:从整体来看,我仍然倾向于认为,特朗普是希望通过一种战略上施压的态势,在心理和意志层面上使得中国成为按其要求行事的行为体。换言之,他这次的举动是标准的“讹诈战术”。而且他自我感觉非常好,他的姿态表明,他可能认为自己是一个可以像在谈话节目中控制局面一样控制这件事情进程的领导人。

有时这就像两个拳击手在打拳击,一方虚张声势,高举双手,似乎正要一拳迎面打来;这时,另一方正确的举措是,很清晰准确地在对方的鼻子上来一个刺拳,打得他满脸流鼻血。也许这一拳不是很重,但是要清晰地让对面感受到疼痛,显示出自己有还击的能力,并提醒对面,你对疼痛的耐受力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高。

在中美贸易经济平衡这种事情上,本来明显有科学规律可以遵循却想搞额外好处,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今年是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年。如有必要,共和党内支持特朗普对华贸易制裁者的选区、经济状况、对华贸易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如果有打击策略,可以落实到美国的经济数字上,落实到支持者的生活上,落实到你的政治盟友的选票上。有时只靠嘴上的“严肃声明”、政策和呼吁,对面是不听的。

观察者网:您为什么觉得这是一个讹诈的行为?

沈逸:他的个人性格和偏好某种程度上可以显示这一点。他似乎比较喜欢在谈判中使用边缘政策,这种政策本质上近似讹诈。比如说,曾有外媒报道称特朗普要求减少中美之间1000亿的贸易逆差,这个要求……特朗普知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500

500

华尔街日报及特朗普推特

他很多时候故意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鲁莽的无所不用其极的莽汉,并给人一种感觉:你除了对我让步之外别无选择,只会被我撕成碎片。这就是讹诈,试图在心理上形成对你的优势,进而对你为所欲为。

所以实际上,特朗普并不是一个非理智的领导人,他非常理智。而他的理智表现为,他可以“装疯卖傻”装出一副非理性的样子,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好处。看上去他非常鲁莽、莽撞,其实这些鲁莽和莽撞全部是精心计算和装饰的结果。对这样一个选手讲道理、讲中美关系大局是没用的,他都懂,可是他不愿意懂,因为他认为装不懂对他有好处。

观察者网:他借助这个形象来谋取其利益的最大化。

沈逸:他的目的就在于谋取自己的利益的最大化。所以这种情况下,就像要告诉熊孩子那样告诉他,装疯卖傻、撒泼打滚只会被狠狠惩罚,是得不到好处的。

那么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这是要讲清楚的第二个事情。贸易战在今天国际体系的力量对比已经今非昔比的情况下爆发,其实同时给中国提供了一个机遇。这对中国的影响,有点像当年希腊和土耳其危机中,英国照会美国对美国乃至整个国际体系的影响一样,这是国际体系的一个转折点。


怎样判断我们是否对此事处理得好?第一,中国已经成长到能扛得住原来的世界霸主美国倾其全力的贸易战,这是我们实力成长的象征;第二,在回击美国的过程中,我们有理有利有节,表现出我们有足够的资质对世界发展进程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并且更负责任。

因而,这一轮贸易战如果全面开打,在最理想状态下,它会成为国际体系主导权转移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将走向世界舞台的“深水区”。而这个阶段的来临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不仅政府从实际能力上要做好这样的准备,我们的民众在心理精神和意志这些方面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然后能够正确地去理解它,适应它,并且取得最后的成功。

500

当地时间2018年3月8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一份关于钢铁和铝的联合声明,将对钢铁征收25%的关税和10%的铝进口关税。

观察者网:您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判断?

沈逸:中美双方的经济体量相互依赖的程度,在产业链中的地位,都决定了这个贸易战在今天爆发比在过去要更加有利于中国。

贸易战是有胜负的。谁受的经济损失多,谁就是输了,反之就是赢了。中美之间的这场贸易战是有赢家的。什么赢家?对于美国来说,如果能成功地通过贸易上的压力,迫使中国屈服于美国提出的一切不管合理还是不合理的条件,它就是赢家。它赢的不仅仅是贸易和经济上的收益,更证明了自己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成功压制住了中国这个新兴挑战者。

而对中国来说,如果我们顶住美国的压力,让美国主动发起的贸易战无果而终,中国就是赢家。赢在哪里?第一,我们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美国作为世界老大来压制我们,我们不怕,这就是实力的象征。第二,我们表明在打贸易战的过程中,我们有充分的实力,却对这一实力的使用非常谨慎,由此证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比美国更有资格成为世界主要领导国家之一,是一个负责任的新兴大国。

所以胜负是在经济上,但局势上的输赢在经济和贸易之外。

观察者网:您刚刚提到,我们对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要有准备”,这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沈逸:第一,我们不要再太害怕竞争和斗争,我们经常讲这个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没错,但和平与发展不排除大国之间的竞争,甚至可能是某种冷战状态,这些都是和平发展过程当中必要的一种组成部分。

第二,我们要对美国对中国的看法,以及中国自身的实力,有充分而清醒的认识。要看到我们之间的差距,以及这种差距呈现缩小的态势,并且树立自信:时间站在中国这一边。

第三,中国要学会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提出自己的主张,把中国合法的利益用相应的语言包装,并且转化为国际上的一个新规则。

这场贸易战为这些准备提供了机会。当你最大的竞争对手向你发起挑战的时候,它也给你提供了一个在正面战场上跟他对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其击败的机会。

所以这就是“危”“机”:挑战跟机遇总是并存的。当然如果你打不过他,万事皆休;如果你让步了,唯一的一次机会也失去了。如果你非但扛住了,而且还往前迈了一步,那以后就是海阔天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