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的外卖小哥,上百万的劳动力是不是太浪费?

500

有一位外卖小哥这样说道

周末连着跑了三趟超市,最后一趟是为一管芥末。当我怀揣着芥末跨坐在摩托车上的时候,身边一位骑手已经满载着蔬菜与零食,发动了机器。全天,我都满足于家庭中作为采购者的角色,安之如饴,想到家里人都等着这管芥末做蘸料,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可就在看到快递那一刻,我不淡定了。

每天,我们都在和快递“和谐共生”着,和骑手一起骑车、一道抢行、一道上电梯;为他们打开门禁,让他们先走,把结账通道让给他们,因为他们永远显得比你着急。这管芥末提醒了我,原来我一天的奔波是可以用金钱度量的,如果我生活在四五线小城,跑一趟是三五块钱,生活在一线,一趟是七八块甚至十几元。一天跑了三趟,精疲力竭,只相当于二三十块钱的价值。

500

有了金钱这把尺子,你不由得再自忖一下自己的时间成本!快节奏的,是的,如果你把别人用来跑腿的时间都用在看书,写小说,学习新的技能,你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可你却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和时间价值为“零”的大爷大妈们挤在菜市场里。外卖小哥每天的时间都是在路上。

但是,这里先不讨论那些挤满街道、商超停车场和电梯里的骑手,那些喷云吐雾的摩托车和垃圾箱里的塑料餐盒,提供了我们生活便利的同时难道不也挤占了很多公共资源,我只想思考一下,在经济上,我们短暂地满足于快递带来的超级便利,是否还损失掉了一些长远的的利益。

就是外卖小哥,俗称跑腿的,廉价劳动力,最重要的还是电商巨头们宁可不赚钱也要维持着这样一种“最后一公里生活圈”的生意。为了促生外卖市场,美团饿了么和百度曾疯狂砸钱,外卖比堂吃不仅方便还划算,其结果便是2015年中国餐饮业零售总额坐上了火箭,一下子增长16%,可到了去年,增速却降低到了7.7%,除了外卖继续保持高增长,整个餐饮业并没有像几年前众人期许的那样大爆发。

500

如今,全国外卖骑手高达700万,全职工作的不下百万,骑手们工资七八千,以蓝领的身份已经媲美了初入职场的白领,但O2O头部企业并不赚钱,还在大笔赔钱。当然美团和饿了么都不傻,他们期待的是使消费者习惯于外卖服务,培育起市场,通过签约了人数众多的骑手,它们构筑起竞争壁垒,且搭建起与消费者的联系。

他们显然看到了一个机器骑手的时代就将到来,实际上,不吃不喝不需要员工福利的快递机器人已经出现了,联邦快递正在测试的一款快递机器人,可以携带小型包裹在便道或路边行走,可以爬楼梯,可以避开行人和车辆,最后将包裹送到住宅或商家。而一旦机器人足够智能,以工业化生产一贯的高效率,快递机器人的普及就是转瞬之间的事情。

现在我们知道服务业,尤其是低端的服务业只是经济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在穷国价值可以很低,在富国可以很高。作为衡量基准的还是制造业,直接创造财富的还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还在于第二产业的效率。一个国家居民的富裕与否,并不在于富人们能够享受多少仆人的服务,而在于国民作为整体享有的以机器为代表的资本的多寡。

这个意义上,当看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工厂都在抱怨用工荒,可道路上呼啸着骑手们的外卖车的时候,我总是感到奇幻,感觉上百万的青壮年劳动力用错了地方。

浪费了资源,浪费了自己的青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