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达国家理论来看中国,当然觉得中国要崩溃了

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大咖有话”之“两会面对面”邀请到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今年两会,他带来怎样的提案?新结构经济学又“新”在哪?——听林毅夫谈“中国经济这么看”。

500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大咖有话,这期节目人民日报客户端为大家邀请到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请您和我们网上观众听众一起谈谈最热门的问题,两会。这次您带来了什么提案?

林毅夫:一个是国内精准扶贫,一个是一带一路。我一直在关注南疆,尤其是和田。和田有220万人口,7个县1个市,连片贫困,目前有将近60万的劳动力,就业怎么解决是个问题。在新疆尤其在南疆,过去因为交通基础设施很差,跟全国的市场跟世界的市场联系在一起比较困难。

那将导致新疆的发展维持在比较传统的农业,传统职业,收入水平也比较低。现在情况有些变化,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让新疆这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进入到中亚,可以进入到南亚,通过印度洋到达欧洲。

现在,还可以从铁路进入欧洲,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让新疆的产品可以进入到国际市场。找机会把东部沿海劳动力密集型,转移到新疆那边,可以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帮助新疆抓住这个融入国际市场的机会,为此我提了一个提案。

这两天开会,包括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当前的中国经济颜值高,气质也好,您怎么看?

林毅夫:形容词形容得很好,所谓的颜值高,是指数字好看。6.7%的增速超乎大家的意料,企业的盈利状况也改善了,居民收入增长比经济增长力还高。气质好,则是指发生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提高了。

以及,我们进行了结构性改革,在去产能方面取得了成绩,让经济的素质更好,更加长期可持续。中国出现了一些历史性的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过去这五年确实是不平凡的五年。

亚洲基础设施银行成立,有那么多国家参加,而且美国这些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参加。实际上,二战后现有的国际治理体系,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形成的。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发展创意。有那么多人支持,这就代表着变化。中国进出口贸易也变成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些都是历史性的变化。

随着结构调整,我们整个发展的模式,在过去几年当中确实出现了很多变化。

林毅夫:确实是这样,过去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一般产品的附加价值比较低。现在,我们从追求数量的增长变成注重质量的增长,开始转变。

这跟发展阶段有关。比如参考东亚经济体的发展经历,起初都是产品质量差。日本50、60年代之前就是这样,我们自己的台湾、韩国、新加坡、我们的香港,在60年代70年代也是这样,产品价格低,但质量不好。

从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利用劳动力多且廉价的特点,是经历快速工业化的必要过程,现在进入到高、中等收入阶段,跨入中等收入、高收入,那就不能附加价值低,价格便宜。

提高收入水平,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是反应我们发展的阶段,二方面也是我们在国内国际市场,要维持我们的竞争力的必要。同时不仅是在生产方面这样,在消费方面也是这样。在低收入阶段的时候,有工作,有饭吃是第一个要求。但现在收入水平提高了,现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怎么来满足,就很重要。

大家美好的生活愿望里面不仅是收入水平的提高了,还要生活的质量的提高,环境质量的提高。这些方面,都要求我们高质量的发展。

500

从低收入向高收入这样的发展,我们中国台湾包括韩国,有这样的一个先例,中国大陆这么一个庞大的一个体量,能够要做到,2025年人均的国民收入总值达到1.27万美元。

林毅夫:1.25%左右。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将来收入水平才会不断提高。中国处于目前这种发展阶段,我觉得我们发展的空间还挺大的。

一方面现在有些产业有过剩产能,很多产业还可以产业升级。新的科技创新给中国机会,有可能进行弯道超车,比如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高铁等等。只要能够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升级,劳动生产力水平就能提高,收入水平就能提高。

而且包括消费,在经济的推动当中,消费这个环节确实现在这两年有很明显的一个加强,这方面在未来是不是也是一个特别起作用的环节?

林毅夫:它的前提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是技术要不断的升级,收入水平才会提高,收入水平提高了消费就会提高。社会增长速度能够维持,整个经济有良性的循环。乐观和悲观是相对而言,我对一些问题的判断比一般人的判断好一点,有的人说我乐观,但事后那些判断基本都实现了,而且可能还超额实现。

一般人会比较悲观,因为悲观通常拿发达国家做参照,拿发达国家的理论做依据。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是一个转型中国家。转型过程当中有改革不到位的一些扭曲。这些落后跟扭曲从理论上来说,中国确实有很多问题。这种状况下比较容易看到问题,但其实一路走来有很多成绩。

我个人这些年实事求是,不是根据理论来看中国,而是直接来看中国,目前阶段确实有很多问题,不能够避讳。但有问题要了解这个问题,同时要看到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机会,有什么资源,有什么政策措施。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的话,中国还有很多机会。

有一些企业家,原来的产业遇到比较大的问题。您觉得金融领域的风险,可控吗?

林毅夫:中国有句话叫居安思危,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高度关注,认为最大的风险是忽视风险的存在。金融确实是容易爆发风险的地方,而且在不少国家,不少社会,他们经济发展会很好,突然间出现了金融危机,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例子。确实,对金融风险要高度关注,过去这些年也有一些值得担忧的地方。

现在来看,得必须关注的有几点:房地产,一般大多数国家的金融风险都从房地产泡沫。房地产非常重要,但就像总书记所讲,房地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点要把握。还有金融脱实向虚也要防止,脱实向虚容易造成泡沫化。金融就像血液,如果血液流通不畅,经济必然受到影响。

金融要不断的创新,就像其他领域要不断的创新,但是在创新过程当中要避免诈骗。企业走出去是必然的,但也要防止利用企业走出去变成资金外投,防范在发展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还有一个风险,达沃斯会议上您也讲到,担心吗?

林毅夫:贸易对双方都有利的,大家是有共识的。贸易保护主义表面上看起来,可以保护国家利益,但实际上,综合理论和历史经验,很多人跟我抱怨(这个问题),比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特朗普上台后甚至曾打算在墨西哥建墙。表面上好像就业留给了美国人。我觉得贸易保护主义说说可以,其实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怎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兵来降挡,水来土掩。有的可以经过WTO仲裁,有的可以针对某些领域提出必要措施。我到美国去跟美国国务院、白宫、财政部的一些高级官员交流,其实他们自己心里也很明白。美国经济虽然有所复苏,但还没有完全复苏。这种状况之下,从政治的需要,就会采取一些举措。

但是全面的贸易保护,全面的贸易战,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可能性低,不做国内的改革,还是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调查,施加一些必要的关税。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根据您对整个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能带给世界什么样的一些经验?

林毅夫: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走自己的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不是简单照搬别人的理论,照搬别人的模式,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如果真能解放市场实事求是,任何国家都有经济动态快速发展的机会。

1978年我们改革开放的时候,统计数据人均GDP155美元,81%的人生活在农村,84%的人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之下,是非常内向型的经济。这40年能够发展的这么快,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崩溃论,老是此起彼伏。但我们是这40年中唯一没有出现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什么能这样子?

会有这种看法,实际上与用发达国家的理论来看中国有关。根据主流理论来做政策,不管是发展,转型都不成功。主流理论是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来的,理论是不是适用,界定于它的前提条件,发达国家提出的理论,明的和暗的都是以发达国家的条件为条件。发展中国家条件不一样,推行的结果也就不同。

改革开放能成功,是因为实事求是走自己的道路,根据自己当前的状况,主要矛盾是什么,解决这些主要矛盾的条件是什么,然后把有利条件用好,来克服矛盾。矛盾克服后,新的矛盾会出现,然后根据新的矛盾及其关键,再去解决那个矛盾,一步一步的走过来。

500

您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能跟我们大家做一个介绍,说说这个“新”在什么地方?

林毅夫:这是一个理论体系。过去的发展经济学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是现在经济学中的主学科。发展经济学也叫新自由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到处存在的政府势力,所以政府应该退出,发挥市场的作用,重视市场忽略了政府。

新结构经济学是总结我们自己改革发展的经验,成功与跟不足,以及东亚这些成功经济体,他们所能够成功的原因,而提出。其主要内容,跟过去有很大不同,这一理论强调政府跟市场都需要。2008年,我到世界银行当首席经济学家,2009年在一个内部会议上,我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的这个名词。

对外是在2011年,我应邀到耶鲁大学做年度讲座,正式提出新结构经济学。我的研究很早,1982年到芝加哥大学留学,1987年在耶鲁大学做博士后,回到国内是1987年5月份。1988年的时候,认为自己学习了西方最先进的理论,可以指点江山了。但是发现那些理论在中国不适用。

教科书上教的理论是很没效率的。按照理论,中国政府做的不理性。但是中国维持了十年左右9%的平均增长速度,那是代表政府的政策肯定是对的,政府肯定是理性的。如果中国政府是对的,理论就不对。1988年以后,我就开始碰到问题,去了解问题及其产生根源,思考用什么办法来治理才会有效。

中国的发展机遇在什么地方,中国的出路在什么地方?我比较幸运的是,比较早想通这个问题。根据1988年后我对中国问题的判断,1994年出版了一本书——《中国的奇迹》。在书里,我提到,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会超过美国。

但90年代,大家还在想中国崩溃,我就认为中国会超过美国,我很乐观。2014年的时候,中国按照购买率,已经超过美国。现在国际上普遍的看法,是到2025年之前,中国按照市场汇率计算的市场规模,经济规模就会超过美国,基本是八九不离十。

这四十年改革开放为理论提供了更好的依据和实践。

林毅夫:特别幸运,理论来自于新的现象。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这个现象,是在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不用简单照搬西方理论看中国,从中国的实践经验出发,了解背后的道理,可以提出很多新的理论来。

您在理论的完善过程中,如何看待政府的作用?有为政府的概念会不会过于理想化?

林毅夫:确实是理想,有效市场也是理想。市场不完善也是普遍存在,所以有效的市场,跟有效的政府都是理想的目标,然后这两个之间是相互为条件的。既然市场自己不能解决,就要政府来帮忙解决,所以我提出的是市场有效,以政府有为为前提。

要是没有政府有为来控制市场实力,市场是不会有效的。但是政府有为,以市场有效为依规。并不是政府做的都是对的,最终的目标是让市场有效。我们维持40年的稳定发展,政府做的绝大部分还是在弥补市场的不足。

怎么能达到有效市场,要看到市场失灵的地方在什么地方,然后建议政府来帮市场解决这些失灵的地方,这样市场才能有效,如果没有政府,经济就难以发展。让政府清楚,怎么跟市场有机的结合。

政府作为市场反应信号是好的,而且是有效的。

林毅夫:结果是好的。我从世界银行回来以后,也继续在努力,你比如说现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地方是非洲国家,非洲怎么发展?发展中国家在穷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农业经济,靠自然制约。提高收入水平,实现现代化,一定要从农业经济变成工业经济,然后进入到以服务业为主。我提出新结构经济学在非洲国家提倡并实践,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比如说非洲贫穷的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基础设施很差,居住设施很差,营商环境很差,跟刚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完全一样。根据新结构经济学,发展有竞争力的产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国际开始对埃有信心,招商引资的方式更是吸引更多商家在这里投产。这样一实行马上当年见效!

埃塞现在变成吸引外商投资最多的国家,这个理论在波兰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过去波兰人口流失严重,都跑到欧洲去就业。应用新结构经济学后,政府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比较优势的产业很快变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也就能占领国内国际市场,创造就业,不少人已经回来了。

我们还将继续改革开放,从您的理论角度来看,中国应该怎么做下去?

林毅夫:一方面当然要深化改革。改革开放取得稳定快速发展,主要推行的是双轨制,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老办法中,对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给予了不少保护补贴。新人新办法在于,对比较优势的、开放民营经济,允许外资合资企业进入。不仅开放进入,还积极给予因势利导,使得我们取得稳定与跟快速发展。

改革应该与时俱进,我们要把现在金融在要素市场的扭曲消除掉。在上海自贸区等区域,推行负面清单。除了跟国际民生至关重要的产业,各种外国投资之外,其他产业都是开放投资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应该是享有国民待遇的。

随着现在主要矛盾变化,怎么样从数量的扩张,走向质量的不断提高的发展模式,都是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随着挑战的变化而要努力的方向。

您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还在未来的实验当中还要进一步发展。

林毅夫:理论是所有实践发展,理论的创新要不断的推进。

【转载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