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退役老兵,听到这个消息真是高兴

今天一早,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该方案,新组建正部级的退役军人事务部,作为新一届国务院设置的26个政府部门之一。

作为一名曾经在空降兵服役的退役老兵,我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建国后首个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的行政级别那么高,起步就纳入了国务院政府部门序列;二是从十九大提出要组建专门的退役军人管理机构,到组建方案提请全国人大审议,落地速度之快令人意外。

环顾世界,不少国家都设置有专门的退役军人管理机构,在大国中,中国的专设机构虽姗姗来迟,但起步就直接纳入国务院政府部门序列,却是独此一家。机构级别从来是“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机构级别高,办事就相对顺畅,扯皮的事儿就少。基于“政治经验”,未来这一新机构的办事权威和办事效率当可期待,甚至有望高看一格。

500

退役军人事务部将集多部门职能于一身

时至今日,以1953年为分水岭,之前的退役军人历史积累的各种问题,大体都已厘清,其中的生活困难者均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之后的退役军人,历年积累的总人数大体为5700万人。利用大数据,实现各部门数据共享,只要有档案可查的,在尽量做到一个都不遗漏的前提下,都将重新确定军旅身份后统一交由新组建的退役军人事务部和地方层面的“退役军人事务局”管理。这项基础性工作预定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建国至今,如果把军人从征招入伍到退出现役视作一条“流水线”,那么它所涉及的部门与流程大体如下:

征招入伍,由各县市区人武部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负责。

退役环节,则分为不同情况由不同层级的多部门分工责任。具体讲,军官包括文职军官退出现役,由军队政治工作部与地方党委组织部和人事机构共同进行(这其中,因退役军官职级和军衔高低不同,相应的军队政治工作部和地方党委组织部及人事机构的级别亦各不相同)。军龄满十二年及以上的士官,因涉及安排工作,由地方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一般安排至地方事业单位至少得安排至地方国企就业。

军官退出现役,亦可拿一笔补偿费后自主择业,大校军衔(副师职以上)和少量的高年资上校,若军龄较长,亦可在军内办理退休。七级士官服役期满后在军内办理退休。伤残病退役军人回归地方后的常年性优抚归地方政府的民政部门接手。两年制义务兵和军龄不满十二年的退役士官,则在领取退役费后自主择业。预备役军人的选拔、训练、管理,则由地方党委组织部、地方人事机构和省军区、军分区(警备区)负责。

综上所及,在整个流程中,所涉及的部门包括人武部、军分区、省军区、县级以上政府、民政、组织、社保、人事等部门。这一保障性制度架构,建国后尽管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但始终未能形成真正的合力,各司其职成为各扫门前雪的代名词,以至于历史和现实所积累的各种突出矛盾越来越甚。具体的突出矛盾有那些,大伙都“懂”。这是习近平担任中央军委主席后下决心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根本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四十年余年来,只有习近平有这样的气魄和实施条件。而我国突飞猛进的综合国力,为实施退役军人新政提供了物质支撑。从我所在的空降兵退役战友群对习近平此举的反馈意见看,不管是退役后生产生活遇境好的还是不大好的,欣慰与支持是高度一致的,对此予以期待更具有一致性。

500

2015年9·3阅兵,抗战老兵乘车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十八大以来,退役军人安置及后续保障已明显改观

这五年,党和政府主要致力于偿还历史遗留的突出“欠账”。择其重要举梳理如下:

核试验部队包括工程施工部队的退役老兵,凡尚活在世上的,都进行了全覆盖式的登记确认定期领取健康补偿金;

原工程兵部队、铁道兵部队在施工中健康受损的退役老兵,其晚年治疗和生活都得到了基本保障,譬如我的一位同学的父亲(上世纪六十年初曾在福建参加国防坑道施工患上了矽肺病);

上世纪六十年初的中印战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的参战老兵,退役后回农村务农的,全部纳入了地方社保、医保序列。除此之外,还享受定期生活补助;

文革中因各种原因作复员处理的数十万中下层军官,其退休待遇已从原先按城镇职工退休处理改为按转业干部退休处理;

伤病残退役军人、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的月补标准获大幅度年年提升,尤其是散落在农村的,还统一纳入了基本社会保障之列;

当然,由于这类开支主要从地方财政专项经费走账,各地财力差距很大,导致同类抚慰的实际执行标准亦差别较大。还有就是,因不少地方政府的“保障认识”仍然未能到位,致使实际保障幅度形成较大差别。

现退役军人社会地位不高致“征兵成本”不断高企

义务兵群体和士官队伍是中国现役军队的基础性构成。建国后,军人社会地位大体经历过“两落三起”,军衔制实施至军衔制取消这十年,是第一个“起落”。文革十年为躲避上山下乡,参军成为香饽饽,至改革开放前二十五年,因过分强调“军队要忍让”,导致军官群体收入过低,士兵被社会舆论嘲讽为“大头兵”,军人地位一落千丈。目前,军人社会地位正处于“三起”的上升阶段。其中,一个最显性的标志是,撇除地方的隐性福利后,军队从士兵到军官,工资性综合收入已明显高出地方同级官员一截。当然,受发展阶段所限,与发达国家军队尚不可比。

两年制义务兵,月入看似只有千元标准,但地方政府为征招一名义务兵,在两年间实际支付的各项“优先金”,在发达地区,普遍达到15万元左右,甚至20万元出头;欠发达地区最少也已超过七八万元,令地方财政大呼“吃不消”。

这足以说明,第三轮持续至今的“三起”,还没有真正改变军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偏低的客观现实。地方小青年乃至大学生,对军人荣誉感的认知,更多不是来自征兵广告和燃爆的从军宣传片,而是周遭退役军人及家庭的实际生活境况。

要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征兵难和“征兵贵”的被动局面,把已退役军人的生产和生活安排好,改变退役安置“九龙治退”格局,探索“终身关爱”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乃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组织举措。

500

老兵与战友依依惜别

退役军人事务机构将承担哪些主要职能

作为曾经的一个空降老兵,我始终秉持强烈的军人情结和强军强国情怀。根据我对军队现状的长期观察,我以为,各级退役军人管理机构在未来五年,遵循轻重缓急原则,大体要做好如下几件大事:

其一,与民政、组织、社保、人武等现有机构完成管理工作和任务的交割和交接;

其二,完成对军队干休所、保健机构、军内安置的退休军人的军地交接,这也是军队“脖子以下”军改(瘦身)的后续任务;

其三,完成建国后所有尚健在的和在岗的以及已退休的退役军人,伤病残军人、军内退休军人、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的大数据库建设,并区分出相应的“区块链”。这是管理全覆盖,抚慰“不遗漏”的基础性工作。

其三,牵头制定中国首部《军人保障法》和《军人军属荣誉法》,构建中国特色的军人保障和荣誉法制体系。根据十八大以来的办事效率,这两部专门法的名称可以商榷斟酌,但立法及颁行,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在中共二十大前完成。

其四,建立中国特色的军人优先优待体系框架,分阶段将现有5700万退役军人以及3倍数量的军属纳入各项“优先优待”体系。就这一条,在今次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全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原总政治部主任助理岑旭中将,作了《让军人真正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大会发言——须知,今天中国军队的高级将领高度“讲政治、守纪律”,岑旭中将的建议既然被纳入为大会发言,决非信口开河,而是实打实的有备而来的“组织授意”。

我所在的空降兵退役老兵群(笔者注,是提供满满正能量的群,是充分体谅国家实际支付能力的群),对从精神到物质增强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的荣誉感有广泛的热议和期待。一朝成为军人,甭管是否退出现役,终身热爱人民军队,相较于物质上的有所改善,这个包括家属在内人数超过上亿的庞大群体,更期待人民军队在习大大统帅下,通过一项项强基固本的有为政策措施之落实,真正把中国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