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宅男疯起来,比教唆文爱可怕多了

这两天,“B站15岁up主教唆10岁女童文爱”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女童母亲将事情的经过发布在网上后引来众多网友关注,最终大家群策群力,使事情得到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果,B站官方和共青团中央都在知乎上对此事发表了声明:

500

500

不过,这件事的影响绝不应当就此结束,女童母亲“魔兽玩家”的身份让她得到了许多曾经在艾泽拉斯叱咤风云的勇士们的支持,这些魔兽老玩家们现在年龄大多在30岁左右,有着成熟的社会经验,分布于法律、心理、医疗、媒体等各个行业,当他们拧成一股绳一起解决一件事的时候,效率自然非同凡响。

那么,如果这个女童的母亲不是魔兽玩家呢?

没有那么多人关注她、帮助她的话,她和她的女儿还会经历怎样的痛苦呢?

把话说开了:怎么保证一个年龄幼小的孩童,在接触类似B站这样广受低龄人群欢迎的网站时,不受别有用心之人的伤害呢?

500

在下能力有限,想不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但在宅文化起源的日本,曾经发生过的一起轰动全国、耸人听闻的大案,或许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日本宫崎勤事件:

宫崎勤出生于1962年8月21日,在1988年至1989年期间,于日本东京都和埼玉县先后绑架、伤害及杀害四名年纪介乎4-7岁的女童。

500

500

案件年表:

1988年8月22日,第一被害人今野真理(4岁)被诱拐。尸体被焚烧。

1988年10月3日,第二被害人吉泽正美(7岁)被诱拐,后在森林中被杀害。

1988年12月9日, 第三被害人难波绘梨香(4岁)被诱拐,被绳索勒死后尸体被抛弃在森林中。

1989年6月6日,第四被害人野本绫子(5岁)被诱拐后杀害。

500

1989年7月23日,宫崎勤猥亵一名6岁女童拍摄裸照,过程被女童的父亲发现并且跟踪,其后女童的父亲报警将宫崎逮捕。

2008年6月17日宫崎勤在东京监狱被处以绞刑。

警方在宫崎勤家中搜出6000个成人色情录像、儿童色情录像及动漫画等,当中包括含有受害人裸照或残害片段等其他物品在内。宫崎最后自动供出幼女拐杀事件真相。

令人发指的是,宫崎勤在杀害这些女童之后,还拍摄裸照猥亵、饮血、以及其他一系列常人难以想象的操作,几个月后被害女童的家属都收到一只纸箱,里面放著被害女童的骨灰,犯案过程甚至被拍成录像带作为他个人的收藏品。

500

说了这么多,这起耸人听闻的案件,和文首提到的事有什么关系呢?

宫崎勤是个宅男,非常深度的那种。

警方在他家中收到的那些动漫画中,包含了为数众多的色情、幼童漫画、凌辱漫画等,因此,色情动画被广泛认为是其犯罪的诱因。

500

宫崎勤的房间

宫崎勤事件发生后,日本动漫产业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至1995年才开始恢复。据不确切的统计:2004年漫画印刷量仅为1987年印刷量的1/10。

不过,不能把宫崎勤的犯罪动机全甩到“宅”上,此人的精神也极有问题:

宫崎勤自小成绩优异,但患有“两侧先天性桡骨尺骨愈合症”,双手无法反转手腕令掌心向上,常因此而遭人嘲笑。其家境较为富裕,父亲从事印刷及出版地方报纸的业务,对他管教严厉,因此宫崎勤自小与爷爷感情要好。当他爷爷1988年去世后,他妄想吃掉女童尸体能令爷爷复活。

1994年,其父因宫崎勤的行为而感羞辱而跳河自杀,宫崎勤指父亲死了令他精神为之一振,并表示“我觉得很爽”。

另外他在幼时就有虐待动物舒压的嗜好,精神状况异于常人。

因此日本法院当时为他进行为期三年的心理评估,两份报告指他精神不全,另一份指他有人格障碍。他多年来以此进行上诉,坚称自己是精神病驱使下犯法;当初的鉴定者保崎秀夫于法庭上表示宫崎有恋童的顷向,而当时恋童并非被鉴定者认为是精神疾病。

概括一下,宫崎勤是一个家境富裕,自小因身体缺陷遭人嘲笑,精神不太正常,不擅社交,沉浸于动漫(色情、暴力、幼童、凌辱类动漫)世界的宅男。

据港媒报道,日本《每日新闻》社会部长小川一在将宫崎勤与上周在动漫天堂秋叶原杀死7人的加藤智大比较后称,宫崎勤被捕时26岁,加藤智大25岁,两者都是不擅社交、把自己关闭家中沉迷动漫的“御宅族”。

小川一表示,行凶者受动漫文化影响,分不清虚假幻想空间和现实的界限,做出令人不寒而栗的行为。

锅不能全甩给“宅”,“宅”不能一成锅都不接。

现在流行的宅文化有哪些特殊的审美呢?

一、合法萝莉。

什么叫合法萝莉?举个例子:画个幼女然后说她是个几百岁的吸血鬼。

500

二、女装大佬。

什么叫女装大佬?举个例子:画个女孩然后说她是男的。

500

三、兽化元素。

什么叫兽化元素?举个例子:画个女孩,再画一对猫耳和猫尾,然后说她种族是猫。

500

现在宅文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低龄化。

在中国,第一批入宅,是有门槛的。当时互联网很不发达,第一批接触日系动漫的人,需要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和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做到“入宅”。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普及,宅圈向低龄化扩散,主力从一线城市青年转向三线城市小朋友。他们整日泡在这样的圈子里,审美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如果结合各不相同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生理心理问题等,那么这样的宅文化,或许在某个节点也会成为某次事件的“诱因”。

你怕不怕?

我怕。

正如B站所言,就这一事件,B站计划在团中央权益部的指导下,设立青少年维权站,主动开展针对青少年的心理辅导、自护教育和法律服务,从源头上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

作为平台方,B站将尽全力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工作。

这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我们所有人的义务和责任。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