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一下:立志“干净又卫生”,印度能做到吗?

大家好,我是在观网陪你看世界的谷智轩。11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经历通宵“加时”,终于达成历史性协议。由于印度最后关头的坚持,协议文本中的“逐步淘汰煤炭”,改为“逐步减少煤炭”。一字之差,老牌列强打压新兴经济体的算盘落空,大会主席、在印度出生的英国高官夏尔马,当场哭丧了脸。

中印间矛盾不少,但有一说一,这回印度确实跟咱站到同一边,捍卫了发展中国家的权益。莫迪放话了:要我们减排?可以。你们发达国家得先打钱,一万亿美元。老仙为了上头条,还首次宣布印度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2070年,差几年都“赛博朋克”了。

500

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国,考虑到经济、人口发展前景,未来碳排放的天花板值得重视。改换清洁能源,既需要大把钞票,也涉及分蛋糕,处理不好就是经济上自断经脉。而印度还是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费国,七成发电靠煤炭,上个月刚经历五年来最严重缺电,这脉象怕是半只脚入土了。倘若无视气候问题,去年又闹发洪水又干旱的,十三亿人的饭碗要成问题。本期《消化一下》我们就来聊聊,印度立志要变得“干净又卫生”,到底是在下一盘大棋,还是在画一张大饼。

咱们先说基本概念。印度以全球22%的人口,贡献了约6%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中美。为发展经济,印度长期不重视温室气体排放、拒绝承担减排责任。前总理英迪拉·甘地有句名言:“贫穷是最大的污染源。”历届印度政府认为,气候问题是发达国家的“原罪”,发展中国家是受害者,前者不出钱,后者就没有减排义务。

500

但近几十年来,印度融入全球化,国内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2015年,印度签署巴黎协议,承诺减排。这次经莫迪拓展,形成以2030年为限的五大目标。比如,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500吉瓦,撑起全印一半的电力供应。什么概念?当前印度电网总装机容量,只有388吉瓦,七成靠煤炭。也就是说,十年内印度电网要扩张近三倍,每单位GDP的碳排放量还要大幅降低。解决方案就是发展清洁能源。

可麻烦在于,这件事上,“印度速度”跟它的火车头一样拉胯,说起来,还真和印度铁路部门有点关系,后面我们会说。有多拉胯呢?印度政府规划,到2022年上马175吉瓦清洁能源,可今年7月才刚完成一半,妥妥要“鸽”了。业内人士预测,照莫迪的规划,未来十年,印度每年需要安装至少25吉瓦清洁能源,而目前的速度连一半都达不到。相比之下,中国今年将新上马140吉瓦清洁能源。所以,再碰上印度那边的承诺,自信点,“印吹斯汀”的梗可以玩起来了。

比如莫迪提2070年实现“碳中和”,比中国晚了10年,却连“碳达峰”的时间都没定,令人严重怀疑是“空头支票”。“碳达峰”就是指某个时间点,一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由增转降,经济增长不再靠增加碳排放。之后通过清洁能源、植树减排,让国内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这个时间点就是“碳中和”。莫迪显然还是惦记着经济,毕竟印度相比中国也算是“后发优势”,过早承诺减排,就是给经济增长上紧箍咒。煤炭是印度能源的扛把子,连带采矿、运输各行各业,所以印度说什么也不肯放手。

但在国际社会,面子还是要的。印度定指标,怎么看都是在“对标”我国:一年前,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布,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言出必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会任务都布置好了,本次气候大会召开前,也拿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印度呢?临开会了还嘴硬,既不承诺新的减排目标,又抱怨中美“画大饼”。结果中美谈得挺顺,印度一着急,自己“画”了个饼。2070年的事,大家谁心里有谱?大会东道主、前宗主国英国的首相约翰逊,就差埋怨莫迪“怂”了。过去从经济增速到“南亚魔都”,印度逮着机会就要跟中国攀比。说这次没有受到中国的peer pressure影响,有人信吗?请大家把“不信”刷在公屏上。

调侃归调侃,我们还是应该务实地分析、了解对手。莫迪这次定下发展清洁能源的目标,在我看来至少有三重考虑。

首先是印度能源长期供不应求、过于依赖进口,必须强化可持续发展。印度电力部承认,能源短缺率最严重时高达11%,几乎所有邦都“中招”。莫迪当总理前最大的政绩,就是大搞太阳能,让古吉拉特邦成为印度唯一一个几乎不断电的邦,注意是几乎,但也反映出印度有多缺电。更不用说,印度的能源储量仅占全球6%,八成的石油、一半的天然气和三成煤炭,都依赖进口,而且缺口越来越大。碰上国际价格波动、供应链卡壳,国内就吃不消。近期全球煤价大涨,印度煤炭进口瞬间跌至两年来新低。最严重时,超过一半的煤电厂撑不过三天。今年8月,莫迪宣布投资1.35万亿美元,保证2047建国百年时“能源独立”。

其次是印度能源结构单一,七成发电靠煤炭。算成本、环保账,太阳能明显更划算。由于技术落后,印度二氧化硫排放量连续五年霸榜全球,是第二名俄罗斯的两倍,当中一半来自煤电厂。可发展太阳能光伏,印度却坐拥天时地利:领土广袤、纬度低光照好,年均日照300天。在地形复杂、人口分散的地方,太阳能灵活方便,农村各家直接在房顶安电池板,自给自足,又免了征地、电网等麻烦。这是块广阔的市场,仅4年前,印度农村还有3亿人用不上电,相当于一个美国。许多人付不起电费,靠烧柴和牛粪生活,进一步加重空气污染。

得益于技术进步,太阳能电池板价格快速下跌,印度尝到了甜头。自2018年起,印度新建光伏项目成本已经低于运营煤电厂。五年来,印度太阳能装机容量扩大10倍。如今光伏每发一度电,成本只有煤电的一半。大家可以在公屏上猜一猜,是谁让光伏变成“白菜价”。提示,但凡被这个国家攻克了技术瓶颈的产业,就不配叫“高端产业”。

最后就是从能源入手,发展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实现可持续增长。2014年,莫迪雄心勃勃地提出“印度制造”计划,号称要接中国的盘,做新的“世界工厂”。对内,则是要调整第三产业“一家独大”的畸形模式。几年下来,靠着国内市场与关税政策,印度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但要真正迈向高端、做大做强,先得稳住工业的“血液”——能源。所以2016年起,莫迪政府就制定了印度“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划。比如2022年上马175吉瓦的目标,太阳能就占近六成。

那么印度的减排雄心能实现吗?我们以光伏产业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

印度二十年前就开始下注光伏,出台《太阳能法》,规定每栋新楼都要装太阳能模块,违反就得坐牢。2009年,前总理辛格搞了个“尼赫鲁国家太阳能任务”,宣布到2020年,将增加20吉瓦的光伏发电量,还鼓励私人开发商与邦政府合作,只要发“清洁电”,就配送土地、补贴真金白银。

1吉瓦差不多够75万户用电,20吉瓦就是1500万户,我们算6000万人好了。莫迪上台后一琢磨,6000万票塞牙缝都不够,又加码提出“太阳能振兴计划”,在2022年前要装机100吉瓦,换算成选票,差不多3亿张。可他还嫌少,一年后定为175吉瓦, 三年后又加到225吉瓦,还说到2030年,要让三分之二的印度人都用上光电。这饼太大,我吃不下。

当然,搞能源革命不能只靠嘴,还得靠钞票、地皮和技术,可印度政府这三样都没有。印度基建的窟窿太大,莫迪的2030计划,每年要投1000亿美元,加起来上万亿。可现在印度每年投在光伏设备、电网上的钱,政府加民间,满打满算不到400亿,剩下的大半缺口,难道靠老仙施法吗?这次联合国气候大会,莫迪要发达国家把承诺的一万亿美元“气候赎罪券”落实,否则印度的承诺就不算数。大家觉得这“勒索”能奏效吗?觉得能的请扣1,不能的请扣2。

前面说了,印度靠房顶装电池板,回避了民用电的土地和电网问题。但工业用电就没辙了。1兆瓦的光伏发电,需要大约3公顷土地, 320吉瓦就是96万公顷,相当于大半个我老家盐城。这些地,还必须光照、供水充足,电网接入良好。在没搞土改的印度,征地堪称地狱级难度,土地是黄老爷的,征地补偿款再高,还是地主拿钱、佃农丢饭碗。于是佃农想方设法阻挠征地。地主反过来鼓励佃农与征地方斗智斗勇,哄抬地价,赚麻了。印度的塔塔、中国的万达、欧洲的安赛乐米塔尔,不知多少产业巨头为此栽在印度,项目腹死胎中。莫迪上台后经济改革的一大措施,就是《征地法案修正案》,规定政府重大建设项目,征地不必按过去“80%土地拥有者同意”执行,直接照市价补偿。结果法案被国大党以“保护农民”理由杯葛。莫迪政府退而求其次,绕过上议院,将征地执行权下放给各邦,真正落实的没几个。

再者就是技术。太阳能产业的核心,是光伏电池和组件。可这印度的产品,是又贵又不好使,根本没法替代传统能源,现实中全得靠外国货,其实就是中国货。2017年,中国的太阳能产品攻下印度近九成市场。莫迪搞新能源,反而越来越被北方邻居卡脖子。老仙急了,赶紧“反倾销调查”,对中国产品猛征25%关税,盼着本国企业能争口气。可两年过去,中国产品仅仅掉了10%市场,肥的还是越南和泰国。老仙硬着头皮继续加税,明年要把光伏组件进口税率调到40%。

最后说根本障碍,其实还是“人”。在印度,管可再生能源的部级单位就有7个,九龙治水。太阳能、风能的稳定性不如火力,并网时要统一设计,分开调试。结果机构间各自为政,互相扯皮。强如莫迪,也搞不定大部制改革,只好把各位部长请到一起喝茶,撮合推一推新能源项目。

我们之前的节目提到,印度三级政治体系中,邦的权力相当大,为了选票可以跟大政方针对着干。比如各邦自定电价,每逢选举,地方政府就承诺不涨价,为贫困户免费供电,结果电价比成本还低。企业越发电越亏,相互内卷又不能摆烂,只好靠政府补贴回血。但损有余而补不足,补贴解决不了财务危机。发电、输电企业无力升级、维护装备,配电、售电企业也没有动力和能力,去完成政府定下的可再生能源购买义务。

另外,印度基层治理靠“乡村五人长老会”,挨家挨户装太阳能电池板,首先得过高种姓长老这关。有的长老思想保守,建个厕所都不肯批;有些人雁过拔毛,政府补贴到手,立马分赃。哪怕过了长老这关,还有骗补和盗损这两关。在农村,很多人利用廉价、高污染的柴油发电机组,冒充光伏设备发电,骗取政府补贴。印度政府效率本来就低,还要一个个去核实,一来一去,推迟大半年发放补贴是常事。农村大多是中小企业在搞太阳能,资金链抗风险能力低,很容易被拖垮。印度农村的供电设备,平均使用寿命只有两年。比如在马哈施特拉邦的巴哈马纳,政府2010年给每户都装了太阳能电池,七年后,当地能亮着的房子只剩四五间,大部分电池板都被偷走卖掉,连光伏电站都没能幸免,只好重新用回燃煤。搞破坏的不只是人,还有猴子。印度猴子很多,跟牛一样,地位崇高。猴子特别喜欢糟践房顶上的电池,导致设备失效,哎,就是玩儿!

而印度国内的各大利益集团,也在为再生能源这块蛋糕明争暗斗。斗得最凶的,就是光伏电池生产商和发电企业。一个要卖产品,央求政府给外国货加税;另一个要降低发电成本,反对加税。莫迪政府虽然胳膊肘往内拐,也架不住缺dollar,只能暂时骑墙,在旧税制到期、新政还没生效前,留了一段八个月的免税期。结果企业一股脑儿地上马新项目,又撞上中国光伏出货下降,进一步加重了十月份的缺电危机。

这里还要填个坑,抵制再生能源的利益集团,除了煤电厂,还有“铁公基”国企——印度铁路公司。作为亚洲最早跑火车的国家,印度的铁路网规模排世界第四,年客运量超80亿人次。印度政府计划2023年实现铁路电气化,到去年仅达标60%。还有相当多的火车靠柴油跑,如果被全面取缔,估计每年能减少6000万吨碳排放。可印度铁路公司有120万员工,除了客运货运,还涉及旅行社等业务,电气化改造,必然要动一大堆人的饭碗。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莫迪只能在选票、减排目标中二选一,最坏的结果是都没捞着。

500

之前的节目里,我们提过印度第一大财阀信实集团,其实印度的财阀远不止这一家。老二塔塔集团,和现在的老三阿达尼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先下一筹。塔塔的新能源汽车一家独大,还打算再投50亿美元。阿达尼去年拿到60亿美元的太阳能政府项目,子公司阿达尼绿色能源,股价在疫情期间涨了5倍不止,阿达尼本人身价翻倍,一度荣登亚洲首富。信实起步晚但后来居上,今年连续收购多家太阳能相关企业,三年内还要豪掷100亿美元。这几家入场,基本奠定了未来印度的太阳能市场格局。锅里的肉又多了一块,但这些吃相难看的财阀,吃了肉还能给老百姓剩多少汤,对莫迪的能源革命是福是祸,还要让子弹飞一会儿。

总结一下,莫迪这次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承诺“减排”,既是要和北方邻居“攀比”一下,也是照顾自身利益,给印度未来的发展,提供“干净又卫生”的能源保障。可以说这是一盘大棋,但莫迪政府确实有“画饼”的前科。加上缺乏资金技术,政府到社会各种人为障碍,能源革命这条路,在印度难如愚公移山。减排不能光靠动嘴,后发国家制造业和新能源两手抓,除了技术攻关,还需要政府持续的投入,与高效的执行力;需要产业的洗牌升级,以提升利润率,来对冲能源改革的社会和经济成本。一场疫情,把印度政府的治理能力与制造业韧性打回原形,莫迪能否在2030年兑现承诺,为全球气候变化做出实质贡献,我们姑且观之,在这里只能祝他好运了。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多多一键三连,激励我们不断分享知识,也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号@real谷智轩,我会在这里探索更多的节目形式,我们下期再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