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小品涉“种族歧视”?外媒是怎么把这件事传开来的

在2月2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外媒记者问,在今年中央电视台春晚上的一个小品中,有一名中国女演员把脸涂黑装扮成非洲人,中方是否认为上述行为是种族歧视?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中方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耿爽说到:“我也确实看到了近来不少媒体,特别是西方媒体围绕此事的报道和评论。这里我要说,如果有人试图借题发挥,藉此挑拨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关系,那注定是徒劳的。”

事件起因及国际舆论发酵始末

外媒记者提到的小品指的是由中非多国演员共同参与《同喜同乐》,这个本意为表达中非友好关系的节目,因为一名中国女演员以涂黑脸等方式扮演非洲妇女,以及疑似由黑人演员扮演猩猩(后被证明演员为中国籍)等情节,很快在中外社交网络及媒体上引发巨大争议。

BBC、《南华早报》等境外媒体走在这波舆论浪潮的前沿,在春晚结束不久后的2月16日率先以“种族主义”(racist)、“扮黑脸”(blackface)等字眼报导此事。相关报导迅速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上被广泛分享、评论,又在其他媒体相继跟进并与社交网站形成合流之后,使“中国春晚涉及种族歧视”成为延烧数日的全球性话题。

截至2月23日的Facebook搜索数字显示,《纽约时报》、BBC等外媒最早发布的相关报导仅在该网站上都被数千次转载。而《南华早报》的第一篇报导也被转载1700余次,仅原链接就有400条评论。

500

其中BBC和《南华早报》的标题处理及报导手法比较相似,都直接在标题使用“种族主义”一词,同时为力求时效性,内容上主要引用在Twitter上最先得到传播的批评意见。

500

(BBC报导截图)

500

(《南华早报》报导截图)

因而Twitter可谓是这起事件形成国际传播的重要策源地。法新社(AFP)和印度媒体《德干纪事报》(Deccan Chronicle)的联合报道标题就是“Twitter对中国春晚的种族主义扮黑脸小品的舆论反应”。Facebook的意见相对较少被媒体引用,不过除了扮演分享主流媒体新闻链接,推动信息传播的角色之外,Facebook用户们同样热烈辩论这一话题。

500

(法新社及印媒报导截图)

与BBC、《南华早报》相比,同样传播较广的《纽约时报》及路透社报导态度较为和缓,标题只指出春晚小品引起舆论哗然(uproar)、遭到指控(accusations),并未直接定性为种族歧视。此外,BBC、《南华早报》引用Twitter为主,《纽约时报》则完全不用社交媒体意见,而是依赖采访搜集观点。路透社报导则篇幅较短,并引用主要来自中国微博用户的评论。另外,海外主流中文媒体的报导则比主流英文媒体晚了一两天,代表性的新加坡《联合早报》在2月18日跟进。

500

(《纽约时报》报导截图)

500

(《联合早报》报导截图)

结合社交媒体及传统媒体来看,直到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答记者问之前,这波舆论浪潮从15日晚间小品播出之后先在中外社交平台上发酵,后经境外主流媒体在16日凌晨一直到18日左右持续跟进报道,并持续延烧数日。大致在16日由大批外媒报导及社交媒体评论推向高潮。而在22日外交部回应后,尚未退烧的话题被二次传播,达成次高潮。相关媒体的第二波报导及评论大多集中在22日及23日。

各家媒体报导内容差异

具体到报导内容,各家媒体的手法与倾向有所不同。事实上,大多数外媒报导都不是一边倒地批判小品的种族歧视行为,仍有提到一些不同声音,但整体倾向以批判为主。

其中,BBC及《南华早报》的早先报导在提到那些从中国的角度出发、维护中国的意见时,几乎都是一语带过。相比之下,《纽约时报》、《联合早报》则花了相对较多篇幅介绍那些不认同种族歧视指控的观点和解释,做了一定的“平衡报导”。

BBC和《南华早报》在2月16日抢先推出的报导中引用了高度重合的网络意见,例如两位Twitter用户批评春晚的推文就同时出现在这两篇报导中,用来说明央视小品的种族歧视倾向及其在社交媒体上受到的猛烈批评。

500

(BBC报导引用Twitter意见)

500

(《南华早报》报导引用Twitter意见)

这些推文在Twitter上也得到广泛传播与讨论。需要指出的是,许多网民误以为在小品中扮演猩猩的是非洲人,事实上却是一位中国人。这一点,引述的外媒少有进行查证者,甚至造成一些国内媒体转载时也受误导。虽然此次事件争议的最大焦点是中国演员涂黑脸扮演非洲人,但对猩猩扮演者身份的谣传亦可见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特性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话题的燃烧,常常在事实被完全确认之前,消息已经不胫而走。

500

当事国媒体怎么看?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涉及非洲的舆论热点,反而很少被非洲媒体报导。小品《同喜同乐》的背景为中国承建的肯尼亚新蒙内铁路,笔者访问了肯尼亚几大主流媒体网站,发现只有《民族日报》(The Daily Nation)报导此事。而《星报》(The Star)和《标准报》(The Standard)查无相关新闻。

其中,《民族日报》在17日刊发的报导内容主要以引述先前各家外媒报导内容为主,并不采取特定立场。在指出《同喜同乐》情节招致种族歧视指控的同时,文中表示这一争议小品本意是取悦观众,聚焦“一带一路”之下中国深化与非洲关系的主题,并在文末提及中国对肯尼亚的文化外交。而18日的报导则以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回应为主,报导中,中方发言人表示,对于此事的恶意解读是来自那些不乐见中非友好合作的人。在他看来,是西方媒体率先发起这些涉及种族主义争议的报导,“我们不乐见肯尼亚媒体跟随西方媒体的报导,肯尼亚人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500

500

(《民族日报》报导截图)

总的来说,BBC等西方媒体较为强调小品情节对黑人群体造成的事实伤害,而《民族日报》认为小品的本意和动机也很重要。在两篇相关报导中,作者都关注这一争议小品是否经过中国官方审查。同时,作者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更为敏感,因此在措辞时显得更为谨慎。在提及“扮黑脸”(Blackface)时,作者Elvis Ondieki如此解释:“这种通过化妆来模仿黑人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冒犯,并且在欧美有着很深的种族主义根源(has deep racist roots in America and Europe)。”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的确,关于《同喜同乐》的情节到底是否“种族歧视”,正反意见的核心分歧主要在于:批评者关心行为本身对客体(黑人)造成情感伤害的事实,而反驳者则认为不能忽视行为主体的动机。换句话说,反驳者认为“说者无心”,该小品根本没有“种族歧视”的本意和动机。批评者则坚持“听者有意”才是重点,即不管这个小品的本意为何,都造成了对黑人群体的事实冒犯与伤害。

因此,历史文化因素就成了辩论的焦点。在《南华早报》报导的热门评论中就能体现这种意见分歧。有网民认为中国伤害了非洲人的感情,应该道歉。也有网民认为西方媒体无中生有。

500

相似的意见分裂也出现在《联合早报》的读者投票,部分读者认为该小品种族歧视无误,让人反感,应该道歉。也有不少读者认为不应用西方标准来衡量中国的言行意图。

500

长期从事民族和传播问题的学者郑亮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表示,小品确实表现出种族主义色彩,但这未必是编剧和导演故意要歧视非洲人。他说:“当代西方对种族主义的反思,来源于西方对非洲国家殖民主义和奴隶贸易的历史。西方为了补偿,要求自己在符号象征方面必须政治正确。不过中国从来没有对非洲国家进行那样的伤害,用西方的符号标准来衡量、框定中国的言行意图,可能欠缺合适。”

美国卡布里欧学院人类学讲师Dennis Etler在Facebook上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在他看来,“扮黑脸”在美国文化中用于标签化非裔美国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后者的负面形象,而被媒体冠以“Blackface”的中国小品则根本不是这种手法,其背后的逻辑和美国历史上的那种种族主义的“扮黑脸”完全不同。Dennis相信小品须以很中国的方式呈现,而且目标受众是中国观众,外国人想要扮演好这个主要角色会非常困难,所以剧组选择那名中国女演员。

然而,正如Dennis的推文评论区引起了一场论战,正反双方所处的不同视角,几乎决定了彼此难以达成共识。

中国能从这次事件中学到什么?

显然,外媒对于“种族歧视”这类敏感议题的嗅觉及带动舆论的能力无需多言,加之中国近年来与非洲关系的升温始终是西方关注的焦点,关于中国在非洲行“新殖民主义”的指控方兴未艾。此次风波,尽管各家媒体报导有细微差异,网民意见也不是铁板一块。但不可否认的是,当“种族歧视”、“扮黑脸”与“中国”这几个词绑在一起,于国际社会广泛传播,既是对中国国际形象的伤害,也非中非关系的福音。

事实上,同在亚洲的日本恰恰也在今年一档新年晚会因演员“扮黑脸”模仿美国黑人喜剧演员艾迪·墨菲而引发争议。当时网民的批评意见和这次针对春晚小品的声音十分相似,长期生活在日本的美裔作家Baye McNeil当时在Twitter上质疑:“为什么不能找一个会说日文的黑人演员?”

500

而在BBC的视频采访中,Baye McNeil以较为温和的跨文化立场说出了作为旅日黑人的微妙心理,他说:“问题在于,日本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国家,而是站在世界舞台上。看到这个(扮黑脸)节目的人们会对日本产生误解(misperception),大多数黑人可能会说这是‘种族主义’(racist)。我认为这不必然是‘种族主义’(I don’t think it’s necessarily racist),但世界将会以这样的方式看待日本。”在他看来,不论“扮黑脸”的人们是否带有种族歧视动机,这种行为肯定是有问题的(problematic),黑人看了几乎都会觉得不舒服。Baye的意见也为我们理解这次春晚事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视角。

总的来说,首先在该节目的动机上,至少正反意见都不会否认其是为呈现中非友好关系。那么,中方实在没有动机“明知故犯”,去踩种族主义的红线。不排除为了节目效果,只考虑呈现非洲人形象,却忽略了“扮黑脸”等行为背后的种族歧视文化背景,而此行为本身在西方话语体系下就成为了种族歧视的罪证。

所以,春晚方面的动机并无恶意,但的确因为文化敏感性不足而“好心办坏事”。不论本意如何,黑人群体都不会乐意看到其他人种的人拿他们的肤色开玩笑,相信中国人换位思考之下也能理解。

对此,今后在涉外文化活动中,尤其是国家层面上应该更为敏感。为减少此类事件,在华黑人创办的网站“黑人在中国”(Black Lives China)就呼吁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其他媒体机构中添加非裔媒体高级顾问这样的角色。他们表示,中国必须对种族歧视充满警觉,对媒体制作的节目中可能出现的种族主义要更加敏感。

500

事实上,中国在与非洲长期的交往中已有一批熟悉双方文化的人才,这些人应该发挥更大的桥梁作用。

另一方面,正如Baye McNeil指出的那样,如今已是全球化的时代。过去春晚方面都理所当然地假定受众是中国人,因而为了迎合观众的认知,节目内容通常置于中国的社会主流文化脉络之中。就像这一次,《同喜同乐》剧组为了让小品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却忽略了已然全球化的舆论传播,没有意识到那些标签化非洲的情节会引起轩然大波。

换句话说,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大国,不能再认为春晚只是给中国人看的了。事实上中国春晚的影响不再被局限在国内,全世界都可能关注。因此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这一事件本身也是中国反思并优化自身的全球化策略的契机。客观上讲,中非之间经济基础的较大差距使得中国在双边关系中更显主动,很容易让外界产生中国单方面输出,非洲被动接受的印象。而中国对中非关系的重视,又以经济活动最引人关注。这种模式可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给非洲人民带来实质好处,却无法自动达成文化上的相互理解与深入交流。

在财新记者徐和谦、莫业林探访蒙内铁路途中,《标准报》的经济商业记者Dominic Omondi就告诉他们,由于非洲的殖民历史,人们对西方的语言、思维、法律体系、媒体内容非常熟悉,“这个是我们社会化的过程”。但相对而言,“中国在这里并没有很强力地去解释自己。”

显然,比起火热的经济项目,中非在文化层面上的不足妨碍了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使得中国因为相应软实力的支撑不足而在国际舆论上处于被动。

中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先生曾在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上表示:“不要认为走出去就是国际化,也不要认为我们在几个国家投资就叫国际化了。”在他看来,中国人和中国企业还没完全接受、建立国际化理念,中国还需花点时间打造国际化竞争力。

的确,在经济上走出去只是国际化的第一步,而在全球范围内的“在地化”也至关重要。只有在与各国的合作与交流中真正理解他国文化,才能拥有与自身国力相匹配的国际视野与文化格局。毕竟,国际化不是简单的美国化、英国化或者中国化,关键在于跨文化、多文化的包容与理解。

国际形象的提升非一日之功,对非关系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化与经济同样重要。中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秉持自身文化的包容性,逐渐学习跨文化的视野与理念,让软实力真正与硬实力相匹配,才能切实提升国际话语权。

在中非关系的历史长河中,这次春晚小品引起的舆论风波只是一段小插曲,不会改变双方关系的本质。诚如历史及国际关系教授Macharia Munene在接受肯尼亚《民族日报》采访时所说:“这样一个小品不可能如一些人担心的那样毁坏双边关系。”一起有争议的舆论事件确实不可能撼动长期稳定的关系。未来仍然会有大量黑人在华生活,以及更多华人前往非洲。

不过,正因如此,这次风波更应该让中国学到点什么,不仅仅是为了让中国更了解其“非洲兄弟”、追求更全面、双向互动的中非关系,也是为了让中国在全球化道路上行稳致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