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喷子变多了吗?网怒症了解一下

作为英特网资深冲浪者,我发现一个现象,以前我们讲到激情,后面搭配的词一般是小视频,现在讲到激情,后面俩字一般是对线。

愤怒战胜了爱,这是个普遍现象,到处都在吵,没完没了地吵,推特吵微博也吵,前几年做新闻说美国吵,美国撕裂了,怎么中国不吵吗?你去看只要是天然形成的社会热点话题,都吵。如果什么话题看起来吵得不厉害,那可能被人工干预过,或者一部分人出于种种担心,没有说出自己的观点,只剩下一方伪装成共识肆意输出。

年轻人可能不太记得,早期互联网用户之间天然存在某种友谊,那是种我有故事你有酒吗的惺惺相惜,现在天然就存在一股敌意,上来直接开喷,你说我是拳师,那我给你这条蛆留个全尸,如果请你喝酒,那也是莫洛托夫鸡尾酒。那种开口点赞闭口平安的祥和氛围,可能只残存于某些不可言说的社区,其他地方都是腥风血雨。

很早以前,我跟同事说咱们写文章哪怕占理,也不要用“打脸”这种暴力词汇,但现在这种还愿意用客观事实打脸的人,已经属于点到为止的温和派了,现在的人是什么流派,张口就喷的随时呕吐派,阴阳怪气的拉高血压派,还有不要问我怎么看,劳资看都不看,但喷还是要喷的中门盲狙派,总之不需要事实,只需要意见,不需要理智,只需要情感,干就完了。

任何一个人,到网上逛一圈,立刻会觉得大家戾气怎么这么重?反过来,把网上喷的最厉害的人搬到现实来,真请他们来讲往往又讲不出什么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耶鲁大学计算社会心理学家 WILLIAM J. BRADY 分析了推特上热点话题下面用户的一千多万条推文,总结了网怒症的3个特征,觉得自己被针对,强调情绪宣泄,以及善于找靶子。觉得自己被针对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一切公共事件个人化,遇事都是个人道德观遭到冒犯。

我这个人就很冷漠,经常有人问我你觉得某某人做得对不对,我都打马虎眼,心里其实想的是管我鸟事,但不会说出来,没有说出来的还有另一半,管你鸟事。听起来很粗俗,但实际上这才是正常的心态,世界上大多数事情都有它的逻辑路线和规范,如果需要人们的集体干预,那说明这是巨大的社会不公,如果什么事情都要所有人,不管有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具不具备参与讨论的基本知识,要全体参与、大声疾呼的话,那这个社会一定是被极少数人绑架了,相当危险。我觉得正常人看当前的中国社会,应该都不会得出这个结论。

当然,我不是说不要参与,不要讨论公共事务,各人自扫门前雪,没错你可以发言,但不要觉得自己掌握了唯一的真理,别人都是谬误,也让别人发发言,更重要的是,don't take it personal,请把别人的言论单纯地看作不同观点,而不是故意来冒犯你。

人类社会是多样的、复杂的,我们要肯定和尊重这个特性,就要承认自我认知的局限性,大家从不同点出发,经过不同路径,侧重不同维度,采取不同立场,当然结论不一样,要包容。然而现在普遍情况是,要冲突,要一触即发,你看他扯这些,是对瓜的成熟度有不同看法吗?不是,压根就不是来买瓜的,是来找茬的,都踩我脸上了,必须得刚正面,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每一个社会话题下面,有类似被冒犯感的人汇聚成一个战斗集体,把舆论场变成我们vs他们的斗争。

这加重了分裂,任何事情,只要不符合我这个确切的人的想法,就是和我们这个抽象的集体的价值观做对,属于敌对势力,是行走的50万。除了把你和你们批倒批臭,为了让旁观者不受蒙蔽,我今天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教大家做人吧。

第二点是什么意思呢,话可以说不点上,情绪一定要到位。一上来就给对方打标签定调,这很重要。很多喷子在网上重拳出击,现实中唯唯诺诺,不是精神分裂症,而是一旦给人贴上标签,人就不是有血有肉的人了,而是抽象价值的集合。就不是PVP了,PVE了属于是,不考虑人的感受,可以尽情使用包括但不限于素质三连的恶毒语言攻击抽象化的目标,那这输出可不就拉满了。

说到底,逻辑和理智是有门槛的,听得懂的人是少数,商业上管这叫市场狭窄,但情绪是快消品,用户基数大,成瘾性还强。换句话说,花时间去了解一件事情,只会影响喷子们拔枪的速度,而一旦成为了快枪手获得了刺激和宣泄,甚至还被同类点赞,那基本告别辩证思维了。永远都是这也太恶心了吧、非蠢既坏、我最讨厌这种、不是吧不是吧都2021了还有脑残相信这个。

在社交媒体时代,赞永远留给情绪最饱满的言论,反过来也给予它天然的合理性,使谬误得以大行其道,这就是川宝这种情绪满分的政治鬼才成功的秘诀。

第三,一定要找背锅侠,怪罪某个具体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一件事发生了就发生了,对世界无足轻重,就像一滴雨从天上落到了地面,产生不了任何实质性影响,但如果这个地面已经按标签划好了地盘,那么雨滴上来就很明确了,是你或者你们做错了才造成当今这个局面,不把你们清除出去,每一滴雨都是压垮社会的最后一根稻草,通往崩坏毁灭的结局。所以网络喷子一般都很会分配责任,这是你的错,这是他的错,反正没有我的错。

500

回到我最初说的愤怒和爱,爱、快乐、幸福一般是终点、是大结局,后面没东西可以说了,在网络时代,这意味着没有粘性和流量,而愤怒是冲突是战斗是过程,是顶级流量。

很早以前,还没有进入网络时代,我看电视节目很疑惑,为什么综艺都是皆大欢喜而不是心机撕逼,因为这种节目看了就看了,已经是结局,对粘性互动需要低于对整体口碑的追求。现在不同了,平台要的是话题和争议,要的就是monetization of anger,也愿意推送这样的内容,进而为网络对线提供更多弹药。

当然我并不是说互联网追求冲突,吃枣药丸,也不是说你不配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而是希望我们对对线这件事有更多的思考。为什么网络成了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因为大家价值观有冲突,以前怎么没冲突,现在怎么有了呢?

首先,以前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让大家看到。

很简单,在古早的年代,家里买得起电脑,能常态化上网的人,同属条件比较优越的社会阶层,他们对很多问题的态度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差别不大。而跟他们观念差异巨大的人,还没有上网,也不知道英特网还能拿来对线呢。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覆盖的意见就越来越多元,嘈杂声就越来越多

第二,主导性价值观的缺位,当大家都认同某种观念的时候,不同意见就比较少,反之则比较多。

上一个时代是在美国主导下全球化闷声发大财的时代,是个不讲政治就是最大政治的时代,大家都能挣钱就没什么意见。如果挣不了钱,增长减缓,这个大前题就不存在了,人们就开始相互指责,就有政治势力开始利用这种愤怒,比如我们的川宝。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复杂化使真相不再单一。

我们要区别一下事实和真相,事实就是事实是河底的鹅卵石,就在那里,真相是鹅卵石组成的图案,我选取这几颗,拼成一个图案,你选取那几颗拼成另一个图案,他她它各不一样。我们本来就会挑选不同的论据,再加上时间就像河流,不同时间去做一个截面讨论同一件事,也是不同的。再加上种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眼中的鹅卵石,其实是折射过的影像,是不准确的。

世界如此复杂,可人类就是有一种想要理解世界的需要,to make sense of the world,那能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基于事实的叙事,就是讲故事,我们用不同的素材讲不同的故事。爱听他故事的去那边,爱听我的来这边,这样就形成了社群,每个社群都是个回音室,内部消化由某种叙事串联起来的真相,成员之间相互鼓励巩固认知,使你越来越坚信自己是唯一真相的捍卫者。巧了,对方也是这样想的。

说到社会复杂性,我们常说不要急着贴标签,其实标签是为了降低思维运算的负荷,标签的极限就是思维的极限。过去农业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简单,没几个标签,像建国初期,除去少数官僚买办地主资产阶级,大多数人无非就是富农、中农、贫农、工人、小资产阶级,没了。4、5亿中国人划分成分,用1只手就能数出来。然而随着工业化发展,生产和社会关系随着生产力极大丰富,各种标签根本数不过来。这种学说,将社会看做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靠自身迭代也就是长期内部耦合反馈作用的结果,从简单的初始规则生成复杂结构的过程。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社会有钱了,人心就复杂了。

这是混沌论在社会学上的应用。这可以解释什么西方关注混沌比我们早一代人,这也是为什么《符号动力学》等混沌系列绿皮小册子要到八九十年代才在大陆和港台流行。复杂是社会转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所以现在面对年龄鸿沟、立场多元、价值观碰撞,要坦然,也更加考验集体智慧。

当然,虽然复杂性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要警惕舆论场变成审判场。对于真相、理性和包容的讨论,无论多少都是好的。需要警惕的是“我说个结论,你们谁赞成?谁反对?”的舆论风向。同意者皆是兄弟,异议者会被举报。这在种舆论场下,新闻的功效变了,不是提供信息而是提供感官刺激,新闻变成廉价的热点反转再反转制造机。而这最终会反噬用户,造成社会割裂。

其实我现在不怎么看热点新闻,更喜欢潜水在微信群里,看大家对热点新闻的反馈,比如有的内容生产者,对内容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很不满,“你看这个新闻评论区就是个粪坑!”这种激情和愤怒往往可以让我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一个人,更好与其打交道。我觉得也许像我这样心态的家伙,简直是愤怒经济学的噩梦,当然也是瓜田里最快乐的猹。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