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记】和表姐聊了聊孩子教育,她说女儿和人私奔了

【又到一年回乡时。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重新回到那个生养自己的乡村,以一个“他者”的视角观察家乡这一年人情世故的变化,有欣喜,也有忧思。

与往年一样,今年我们继续与观察者网合作,联合发布“回乡记”,希望这些观察能帮助大家了解一个真实的农村,一个真实的中国。】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魏程琳】

“教育是实现阶层流动的最重要途径”早已被理论和实践证明,然而,人们意识的转变往往比社会的转变缓慢的多,尤其在乡土社会。早几年“读书无用论”在乡土社会颇为流行,有些家长用那些没读大学就买车买房的案例,来挤兑正在读大学或大学刚毕业的人,笔者及身边的博士研究生同学返乡回来后对此都深有同感,读书人不但不被重视,反而遭到不同程度的轻视,我们宁愿这种轻视是未读大学者的心理补偿机制而非他们真正的认识,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大学虽然在扩招,家乡读大学的人数并未明显增加,反而在学校质量上明显下降,农民子女想要读个“211”院校实属不易。

500

部分高校本科农村新生占比 数据来源:相关高校 制图:张芳曼

1.校园暴力的困扰

农民子女“闯出农门”实现阶层流动的不易实非一般人所能想象。我出生在1980年代,生活在物质相对匮乏的环境里,父母终日劳动获取生活质料,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便要从事家务劳动,我六到十二岁的非上学时间不是带弟弟就是帮忙做饭、打扫卫生、割草喂猪、放羊和田间劳动。读初中时,我极力到隔壁镇中学读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躲避繁重的家务。然而,初中学校只为女生提供住宿,男生只得自寻住处,我初一一年碾转于各个沾亲带故的同学及其亲戚家里,最后在一个废弃的棉花厂住了两年。当时那个废弃的国营棉花厂已变成了养鸡场,我们住的那间房子隔壁是猪圈,这间不足20平米的房里经常住8个以上同学,尽管这个环境令人沮丧,但对于那时的我却弥足珍贵。

初中阶段对同龄人学习的最大挑战不是物质生活环境,而是校园环境。2000年前后,正是古惑仔影片流行的岁月,许多男同学穿着带洞的牛仔裤、留着长发并在身上纹了各式字样花纹,初中校园内帮派林立,不但有男同学组织的“斧头帮”,还有女同学组织的“蝴蝶帮”,帮派的主要活动是打斗、娱乐和收取保护费,帮派的娱乐不仅有抽烟、喝酒、唱歌、看碟子、打牌、打台球,还有混乱的性生活。

500

近年来,农村校园暴力越来越普遍和严重

在古惑仔“风潮”下,校园暴力一触即发,这种暴力打击和威胁不仅遍及同学而且触及老师,我清楚记得时任校长被帮派少年半路拦截打得鼻青脸肿。除非你洁身自好或性格沉闷,否则很难不与帮派成员发生关系,一旦发生关系就不得不参与一些活动,学业荒废在所难免,我亲眼目睹许多成绩优异的同学鬼混之后学业荒废最后不了了之。家乡人总是认为性格沉闷的孩子比性格外向、聪明伶俐的孩子更容易考上大学,与以上观察不无关系。

后来与人谈及初中这段青春骚动的混乱岁月时,竟然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农村大学生没有经历过校园暴力的情况。我的一个好友是广西桂林人,他说他初中上学路上同学之间拉帮结派拿刀追逐的现象时常发生;现在公安系统供职的一位高中同学有个外号叫“拼命二哥”,起因是他在校读书常被人欺负,于是兄弟三人上学时就将一把大砍刀别在自行车后座上,从此三兄弟被称为“拼命三郎”。而今距笔者读初中18年了,农村的校园暴力状况非但未得到改善,反而因留守儿童增多父母管教缺失,校园暴力有越发严重的趋势。国家已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并在许多地区重建校舍、提供免费早餐,然而,在改善物质环境的同时却忽略了软环境的改善,暴力威胁让诸多学子处于不安状态,逃学打架、中途辍学、偏离正轨的少年故事在乡村社会一遍遍重演。

2.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

费老在生育制度中指出,“生育”不仅包括生还包括“育”,相比于生、养行为,教育则贯穿子女自出生到组建新家庭的整个过程,更为重要。笔者近些年回乡发现,老家人在生育上重视数量忽视质量,认为只要把子女养大成人即可,无论他是否得到良好的成长。

当你和一个个具体的父母交谈时,他们都会“正义凛然”地说,“只要孩子愿意读书,我砸铁卖锅也愿意供他。”然而,面对子女学习中的偷奸耍滑甚至逃学,他们却不闻不问,总是说“反正不是读书的料,再过两年等他们长大了,带出去一起打工”,如果你对其轻视教育提出批评,他却有一番强有力的说辞:“如果人人都去读大学,谁来种地;如果孩子都去读大学,谁来看家护院、照护老人?”

当城市父母为子女教育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农村父母却不断地为孩子成绩差找借口和心理安慰。于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农村子女难以考取好大学了,而且据我们观察,即使少数农民子女考上“211”“985”等优秀大学,他们在大学里也马上变得不优秀,他们既不会琴棋书画,也不会各类体育运动,在社团活动中也难以突出,表现的更加迷茫和随大流,因为除了学习他们一无所长。

对照之下的城市子女,他们自小便接受各种素质教育培训班,在小学时便请家教或上辅导班,寒暑假还会有各种旅游、素质拓展训练,日常还要保持相当的阅读量。我与许多年轻家长聊天得知,现在城市小学生能在晚上十点之前完成作业睡觉的都很少;而我老家在上小学的孩子们则没有任何补习班,放学之后除了满大街跑着玩无事可做,几乎没有课外阅读,读高中之前很少走出县城范围。

500

前些日子网上热传的冰花男孩及其姐姐

研究表明,技术类职工家庭的子女学业负担更重,因为父母除了教育资本没有什么可以传给子女。事实上,任何一个阶层的城市父母都知道,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教育是最有价值的投资,而今的留学热不正说明上层家庭更重视教育投资吗?文化教育资本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本不富裕却还不努力,而富裕者不但努力而且努力得法。显然,农民口头上重视教育与现实中的不关心,使得原本已有差距的城乡教育愈加扩大。

“寒门出贵子”所肯定的不是“家境贫寒”而是学子的坚韧,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在现代社会“寒门难再出贵子”,除了以上所提的校园环境、教育质量、教育观念等因素外,还在于农村对于成功的重新界定。

传统农业社会,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除了读书极少有改善生活现状的机会,故而,乡村社会推崇读书、尊重知识人,今天的社会高度开放,一切都可以货币化,成功的标准也货币化了,谁能够挣钱谁就是成功人士,而读书看上去并不是一种特别见效的投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让孩子那么辛苦?很多乡民对目前吃喝不愁的现状非常满意,甚至无法想象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什么状态,这种“小富即安”的保守心态在农村非常普遍。在这种缺乏想象力且自我满足的心态下,“寒门富养子女”的怪现象进而出现——“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决不让孩子吃苦受累”——成为他们的育儿信条。

3.“寒门富养子女”的故事

笔者的亲友中就有不少“寒门富养子女”的案例,以二表姐为例。

现年不到40岁的二表姐有一儿一女,她从不舍得让孩子做一点农活和家务,更不要说有什么严格的管教;春秋收种季节,他们夫妻俩在田地里汗流浃背抢收抢种时,却留两个十多岁的孩子在家里看电视;夫妻俩平日里省吃俭用,却让两个孩子自小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每逢寒假,二表姐和一双儿女都要睡到上午十一点才肯起床。

前年,二表姐似乎开始在意孩子那差劲的学习成绩,托在县城教书的大表姐把孩子转到县城读书,到了县城,15岁的女儿兰兰开始与人攀比,回家就向父母要价值2000多元的OPPO智能手机,并声称没有手机不去上学,二表姐夫妻俩在县城打工一个月的工资就这样贡献给了OPPO公司。兰兰在上课时玩手机被老师抓个正着,手机被收走了,二表姐不但不责备孩子却怪罪老师,并把索回的手机再次给了女儿。大表姐批评兰兰学习不认真、贪玩,二表姐竟当场反驳表示不满。

很快,兰兰通过手机网络谈了男朋友,年仅16岁就要与男友私奔,二表姐听说后把兰兰带回家锁屋里,兰兰将二表姐夫妇骂了祖宗十八代,还把屋里东西摔了一地并绝食,二表姐夫妇除了央求兰兰放弃私奔念头外无任何招数,最后竟将兰兰送去与男友私奔。

从兰兰事件中二表姐汲取的教训竟然是“不要对子女管得太严,否则子女跟自己不亲”,于是对她的宝贝儿子更加溺爱,尽管12岁的儿子身高不足1.5米体重已达60千克,她仍乐于购买各类脂肪食品来满足儿子;尽管儿子学习成绩不及格,她也并不在意,因为她已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接下来除了还房贷就是为儿子攒钱娶媳妇。

正在抚育子女的农村年轻父母多数经历了从物质匮乏时代到物质丰裕时代,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却忽略了精神生活和行为教导。教育的缺失导致眼界的偏狭,父母无法为子女设计或想象更好的未来,他们对子女不恰当的爱和不到位的教育使得“寒门富养子女”的怪现象不断出现。除了懒惰、追求更好的物质享受之外,子女在闲暇中没有学到更多的东西。

在这种家庭生活下,年轻一代用懒惰、浪费、自满、攀比代替了祖辈从生活中习得的勤劳、节俭、节制和谦逊等品质。这些孩子,只知道去与他人攀比外表的浮华却不追究他人在背后付出的汗水和努力,诸事不顺之后就向生活发出无尽的抱怨,却不知自我反省、自我努力。经过青春的迷茫动荡期之后,他们重新走上父母一代的生活老路,回到了放羊娃故事的起点。

设若二表姐在子女教育中注意愿景设置、责任担当、行为节制、劳动光荣、感恩等一些基本的观念和内容,让子女知道未来美好生活的可能,便不会出现女儿不顾父母央求而径自辍学私奔的事件。如果说以上对于一个农村妇女要求太高,那么她起码可以教育子女勤劳、节俭、节制等祖辈已有的传统品质,不至于成为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好吃懒做的人。父母希望通过对子女的溺爱换取子女的好感,实质是对子女的极端不负责任,“慈母多败儿”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500

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

4.子女教育失败是乡下人真正的悲歌

万斯在其自传体《乡下人的悲歌》中写道“我想让人们了解穷人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精神和物质上的贫穷会对穷人家的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影响。对于一个实现了向上流动的底层人来说,那些我们经历过的恶魔一直就在身后不远处穷追不舍”。在全球范围内,城市相对农村都意味着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和人群,而农村人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总有各种牵扯力量。万斯回顾了他几十位亲人的故事,发现阶层流动是如此困难,而他的成功不过是个意外,这个意外就是爱他并坚信教育改变命运的外婆坚持把他留在身边,让他有时间去学习、阅读和钻研数学并且远离坏孩子。

出身农家的我深刻体味到物质匮乏如何影响到自己的心智和想象力,而许多头脑聪明的孩子在学业上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缺乏一对坚信教育改变命运的父母。我们的文化对生活有太多解释和自满的选择,放羊娃的故事(“放羊-建房-娶媳妇-生娃-放羊”)在乡村大地不断重演,然而,放羊娃的羊群可能变大但却扩大不到资本积累再生产的工业化规模,放羊娃的房子可以建的更大却不可能有着文化人所追求的品味和艺术展现,放羊娃的自我人生满足是传统的设置,他的人生也是没有发展的人生。也许今天的放羊娃进了城、衣着鲜亮了,然而,缺乏现代文明教育洗礼的他的思想仍是传统的、保守的,一个现代的肉体附着一个旧时代的灵魂。

近些年研究农村一直思考农民生活如何改善、如何进步,得出的结论是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如果想要取得实质进步,那么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实现途径。我们可以把农村的道路修的更宽、更广,把路灯安装的更亮,把广场修的更大,为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为外出务工青壮年提供更好的务工环境;但对于青少年儿童,我们却不能单单从物质上去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塑造青少年对未来人生的美好想象、激励他们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努力的信念,并提供给他们实现理想的阶梯,是我们最应该做的。在物质生活相当丰裕的今天,农村最大的贫困是精神贫困,最大的扶贫工程是精神扶贫,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村精准扶贫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教育就是扶志的重要方式,子女实现阶层向上流动就是农民脱贫的最根本途径。

我想没有一个农村大学生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史时,不为自己冲过千难万险的羁绊感到自豪,不为经历过的困境在身后穷追不舍而耿耿于怀,我们多么希望在农村青少年向上流动的道路上少一点障碍,又多么希望小时候有人告诉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什么的梦想。我们希望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从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农村风气、农民观念等具体环节入手逐步改善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为农村孩子的梦想插上翅膀,为实现梦想提供优质的环境。

设若有一天农村消失了,我们希望消失的农民不要像波兰尼在《大转型》中所描述的“平常的农夫被驱往城市成为备用劳动力,一部分人变成乞丐、小偷、妓女、黑社会等乌合之众”,而是成为城市社会有机体的一员,体面而有尊严的活着。近些年的乡愁散文不断奏响乡下人悲歌,而乡下人最大的悲歌是子女教育的失败,是陷于没有希望的底层陷阱无法自拔且不自知。

【作者简介:魏程琳(198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讲师,社会学博士;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