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后浪已开始跟爹妈互鸡了

500

我的一个当初中班主任的朋友告诉我,今天学生们都在朋友圈里疯传一个视频。

她说:“平时只注意这帮小家伙的作业和分数,经常觉得他们幼稚得不行,今天一看到这个,真是不得了啊,初中生几句话能把人戳成骰子,看完倒吸冷气,有种深深的‘被教育感’!”

能让一个资深老师感觉被戳成骰子,我可太好奇了,于是我也颤颤巍巍地点开了这个视频:

看完第一反应:好家伙!现在的初中生也太敢了吧!只怕是有些玻璃心前浪要坐不住了。

不出所料,有一波愤怒的前浪迅速反应,放下手里盘着的串提着裤脚管就冲过来了,“你们这帮小孩子是在否定我们中年人啊”,“这样不带脑地吹捧前浪真的太不好了”,“怎么能惯着年轻人让他们以为自己都是对的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年轻人的那句“我不想做一个油腻的人”戳到了某些人柔软的心房。如果是,他们可能忘了自己年轻时被妈妈追着穿秋裤未果时自我感觉有多牛B。

前浪也分两种,第一种早就知道未来是属于谁的,知道让自己融入未来,而不是让未来迎合自己;第二种还在叨叨着“小屁孩啥也不懂”时沾沾自喜,活在自己的油腻世界无法自拔。

至少在这个视频里,我看不到“后浪否定前浪”,因为他们否定的那些东西,我们正经前浪也是否定的。如果有人觉得被冒犯了,那么他就是那样的人。

在我这样一个天天与青春期少年斗智斗勇的中年老母心中,我知道这届后浪的思想有无限可能性。我要做的首先是深呼吸,然后悄悄把这个视频转给更多家长们看看,好让大伙有个思想准备......

500

两个初中生轮番轰炸“我不想做这样的人”,让我想起了去年bilibili火爆出圈的宣言片《后浪》,当时“中年大叔”何冰的一席“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还犹在耳畔啊。时隔一年,后浪们便取代了大叔,亲自出来对准了镜头。

如果上次的演讲算是“前浪孵化后浪”,那这次的这个就应该算是“后浪反哺前浪”了。

那些总想挑点毛病的前浪们,快醒醒,时代不允许你睡大觉了,欢迎来到前浪和后浪的“对冲式互鸡”的新时代......

“其实我还不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能和你们分享的是,我不想做什么样的人......

你看,当我们这些前浪还在自以为是地指教后浪“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人家后浪已经开始告诉我们他们“不想做什么样的人”了。

这届初中生说了,他们不想做非黑即白、非友即敌的人;不想做浑身带刺、怨声载道的人;不想做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人;不想做隐身的人、油腻的人;不想做不讲义气、没有教养、半途而废、遗忘历史的人,不想做一个不爱国的人,不想做一个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想象一下,此时此刻,也许在他们父母的脑子里,想的还只是“希望他们做怎样的人”——希望他们做爱学习的人、作业不拖拉的人、考试名列前茅的人、音体美都挺过中考的人、竞赛能得奖的人、顺利进名校的人、经常给父母涨脸的人......

家长朋友们也该醒醒了,我们的形势刻不容缓啊,一个“鸡娃”的时代还没结束,另一个“被娃鸡”的时代已经来了。

500

我们以前只知道好多父母对孩子“荤鸡”,“素鸡”,“混合鸡”,那些基本都是大人自己搭台自己唱戏,自说自话给孩子打造一个模型,把娃往里填。有多少家长会真的经常关注孩子的思想世界啊!

现在我们冷不丁地发现,初中生的思想已经成熟到能直接把大人戳成骰子的境界,这届后浪的实力,恐怕确实已经到了可以和爹妈“互鸡”的高度了。

你可以拼命“鸡娃”去学很多东西,让孩子成为你理想中的优秀孩子;娃也可以时刻“鸡父母”,让你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毛病,然后引以为戒,成为孩子理想中优秀的父母。

嘿嘿,风水轮流转,苍天绕过谁。

说真的,“互鸡”在很多家庭里其实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举个简单的小栗子。比如在我家,自从体育中考进入日程安排之后,孩子他爹经常怼娃:“你看看你引体向上老不坚持练,你能及格么!”孩子就会怼回去:“如果那么容易坚持,你怎么发誓了三年的腹肌还没练出来呢?”

现在孩子爹不得不跟着儿子一起打卡,每天陪娃跑步、跳绳、做俯卧撑......

大人的懒惰、矫情、缺乏毅力、得过且过、宽于律己严于待人,在孩子眼中早就被看得一清二楚,我们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有时候不得不依靠跟孩子“互鸡”来实现。

500

我朋友说,他活了三十多年了从来没完整看过《四大名著》,自从天天陪娃写作业之后,孩子嫌他坐在边上老玩手机很“堕落”,他便假模假样地开始看书,没想到看成了习惯,一口气看完了四套书,现在感觉自己文化修养提升了很多,出口就是名句名篇。

还有不少妈妈,在鸡娃的时候顺便自己学会了很多一技之长,钢琴啊画画啊舞蹈啊英语演讲啊做奥数题啊......

现在的小孩不但懂得多,还很有主见,他们会说出各种另大人惊叹的话,还叫人无法反驳。还有些孩子,揭下大人面具从来不用事先商量。

就在前些天,有朋友说她的女儿跟同学吐槽:“我妈带我去书展,找了各种高大上的书让我捧着拍照,真爱秀,好无聊。”

这话把老母亲噎得找不着北,竟无力反驳。因为她真的只想来一场“饱读诗书型摆拍”,最后买回家的却可能只有《英语天天练》,《跟我学语文》,《奥数精选集》......孩子一句话就能戳穿大人的功利和虚伪,给爹妈好好上了一堂德育课。

500

大人的第一次成长是“为人父母”,第二次成长就是“孩子长大”了。

在被娃“鸡”的岁月里,我们得更韬光养晦,否则不但容易被孩子气死,更容易先被自己气死。因为我们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呆久了,往往很容易成为“连自己都不喜欢的那个人”。

我想到了《小舍得》里的子悠他妈,一个劲地鸡娃,连个喘气空间都不给,更不在乎孩子的想法,其实子悠爱踢球,喜欢研究生物,有自己的很多爱好,但父母根本不在意孩子的脑子里都想些啥。

也许当父母的也要被孩子“鸡”到样样都好,每次都拿第一,才能体会小孩的不容易。如果你家娃每天就问你:

“这个月你们公司谁最先完成kpi?”

“你在你们单位文化水平排第几?”

“怎么又刷手机不看书学习?”

“你看看人家谁谁谁的妈妈!”

恐怕大人每天更要气喘吁吁了。等到自己被孩子“鸡”的时候,也许才会发现“不能表达自己想法、按照别人的思路生活”是件很痛苦的事。

现在十几岁的年轻人,独立思考能力早就超过我们的想象了,我们大人以为的“你长大就懂了”的事情,有很多他们现在已经懂了,而且看得比我们更清楚,还比我们更敢说。

我一直觉得,能拥有独立思想和敢于表达思想的人,比单纯拥有一个好成绩的人更优秀,更能走得长远。我们不但不能歧视年轻人包括小孩子的一些想法,反而要保护他们的思想自由和独立,那些现在被前浪看不上的种种,也许正是促使后浪长大后超越前浪的原因。

所以,以后每次当我们觉得后浪“有点可笑”时,当我们准备狠狠鸡娃前,我们应该深呼吸,想一个问题:我现在是不是正在做他们口中“不想成为的那种人”?

爱护后浪,科学鸡娃,不留后遗症,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跟风,这届父母要学的还很多。

我们的目标应该很纯粹,就像视频里所说的那样——能让孩子对我说:我希望成为你这样的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