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文物一定要戴手套吗?

500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在文物活起来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明白:接触文物时,戴手套是一种对文物的有效保护方式

然而,无论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中,还是在其它地方的文物修复室,总能看到文物修复人员赤手拿着文物搞“治疗”,让文物爱好者们操碎了心↓↓↓

· 他们的操作是不是不规范?

· 他们手上的汗液会不会对本来就娇弱的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500

4月6日,三星堆博物馆著名文物修复专家郭汉中赤手操作三星堆3号神树的修复,又有热心网友惊呼:为什么不戴手套!!

500

修文物究竟戴不戴手套?拿文物什么时候才需要戴手套?4月7日,川观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著名文物修复专家杨晓邬(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那些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纵目面具等文物,就是杨晓邬带领团队修复的)以及另一位省内文保专家,为我们一一进行了科普。

简而言之▼

修文物的时候一般不戴手套。

文物鉴赏或点交环节分场合:瓷器类一般不戴;金属以及书画类则需要戴手套。

500

修复文物为什么一般都不戴手套?

杨晓邬说,文物修复中,无论是金属类还是瓷器类,可能都涉及到断口之间的拼接。如果戴手套,断口处的拼接平整度可能就没赤手那么好掌握,就可能出现接口不平整的情况。像青铜器的修复,普遍要涉及到焊接、粘接问题,戴手套反而不利于操作。

书画类文物很脆弱,修复的时候是不是就要戴手套保护书画呢?

如果是修复环节,同样不需要戴。四川博物院一位文保专家举例说,书画修复往往要涉及到揭裱,这个环节需要把书画背后那层以及装裱的纸搓掉。如果戴上手套,那根本无法进行操作了。更关键的是,文物修复是个精细活儿,很多时候要靠手感。手都摸不到文物了,手感也就没了

那么,万一文物修复专家的手上有汗液,岂不是要给文物造成伤害?

该专家表示:作为文物修复人员,肯定会更加珍惜文物。在工作之前,他们第一步就是洗手去掉手上汗液以及污渍

如果我非要杠——万一修复过程中手继续出汗了呢?

专家表示,继续洗手现在已经很方便啦!

另外,专家还揭秘:其实金属以及陶瓷类文物修复中还有一个清洗的过程,就是用酒精或纯净水等材料,清洗掉文物上的污渍。这个环节,有的文物修复人员其实会戴橡胶手套——但这不是为了保护文物沾上汗液,而是避免酒精等沾到皮肤上。

文物修复完成以后,陶瓷、金属类文物还会做一个封护保护处理。哪怕未来沾上人的唾液和汗液,也可以相对简单地清洗掉。

文物鉴赏、点交一般都要戴手套!

当然,即使做了再好的封护处理,为了延续文物生命,在文物鉴赏、点交环节,都要求戴手套——瓷器除外。

杨晓邬说,人的皮肤覆盖着油脂、污垢、汗水等残留物,这些成分会腐蚀、磨损和污染文物。尤其是书画类文物,本来就会存在因为环境潮湿出现霉斑、虫害等病害,非常脆弱。戴手套以及戴口罩,能够避免文物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为什么瓷器类文物即使这个环节也不需要戴手套呢?

那是因为瓷器一般不存在氧化锈蚀的情况。在文物做了封护处理背景下,即使赤手也不存在伤害文物情况。如果戴上手套,反而出现文物滑落的情况,得不偿失

所以,杨晓邬说,鉴赏文物环节拿取文物的姿势很重要。不管戴不戴手套,都一定得双手捧文物,以免掉落滑落。

好了,关于文物拿取是否戴手套就科普到这里。

下次看到文保专家没戴手套拿文物,大家就可以放心啦!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