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让天下没有难赚的Money

500

  2020版《鹿鼎记》一出,所有烂片都安全了。

  豆瓣评分在2.7→2.5→2.6间苦苦挣扎,史诗级别的车祸现场无疑了。

  郭德纲老师小脸一红,表示后继有人。

500

  眼看着鹿鼎记被群起而攻之,

  隔壁剧组的唐嫣女士松了一口气,被扣上「资本裹挟论」的豆瓣松了一口气,陷入选题枯竭的圈圈也「啪」的一下松了一口气......

  真的,历任金庸改编剧作里,都没有这样夸张的糟糕效果。

  圈圈真的想问问剧方,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500

  晓明哥松了一口气 

  2008年时,观众曾发出灵魂呐喊:还有比黄晓明更差的韦小宝吗?

500

  现在发现,还真有……

  鹿鼎记开播首日,张一山演技就被送上了热搜,

  有人说是文体两开花的六老师鹿鼎记分行;

500

  被绑架布条塞嘴时,感觉在致敬鞠婧祎;

500

500

  嘴下留情的网友四字以蔽之——「用力过猛」。

  呃....圈圈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大家可以自行体会。

500

  当初在选角的时候,张一山凭着超高人气,就力压资方选定的男主拿下了这个角色,可以说观众对他的韦小宝期待很高。

500

  而如今,张一山也表示「我不可能演好每一个角色」。

500

  圈圈认识张一山是从《家有儿女》的刘星开始的,一般说演戏最高的境界就是自然,张一山的刘星完全达到了,这个和他的本色出演可能有关系,因为他本来演的就是生活中的自己。

  《余罪》被认为是张一山的演技代表作,收获了「每一根青筋都有演技」的盛赞。

500

  但《余罪》之后,张一山再也没有新的代表作出现。在这之后的四年间,他主演的剧播了不少,但好评寥寥无几,他的好演技也仿佛成为了「余罪」限定,昙花一现。

  看看他这几年拍的戏就会明白,他之所以从当时的演技派新星,沦落到如今被群嘲用力过猛的境地,不是因为演不好,而是因为不合适。

500

  《鹿鼎记》原著里,韦小宝的利益面多得不得了,康熙皇帝,俄罗斯沙皇,平西王吴三桂,神龙岛洪教主,权臣鳌拜,天地会陈近南,大明长公主,多少人都拿他没辙,任他多面间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还能做到大节不亏。

  余则成都没这能耐吧?

500

  他不是读书人,满嘴粗话,这是表面。

  在金庸的主角光环加持之下,聪明通透,应变如神,这才是他表面小流氓气质下的真内在。

  这份惫懒之下的通透聪明,非常难演。

  韦小宝的贱痞不需要张一山演,他往那一站,观众可以自动脑补韦小宝的性格。不然为什么之前观众觉得你适合?

500

  他真正需要做的,是利用自己的演技去补全韦小宝的性格特质。

  当韦小宝只剩下贱和痞,就想让人问候你祖宗十八代。

  说实话,比张一山演技差的男流量大有人在,但是没被骂成这样,是因为人家不卖弄演技炸裂这个梗。

  如果说原著中的韦小宝是一个涂了屎的金子。那么影视化改编的思路是——要么把屎擦干净,要么把金子换成钻石,要么把屎换成像屎的巧克力。

  但张一山版本的韦小宝,就纯粹是把金子拿掉,换成一坨更臭的屎,再在外面撒上一桶泔水。

500

  一部剧的成品做成这样,单凭演员的「一己之力」,是做不到的,这剧所有配角主角,有一个算一个,全透着一股动画片的味,这必然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全体主创的责任。

500

  翻车实录

  导演和编剧,这两个位置能决定一部剧的下限。

  导演马进,上戏毕业的,作品有《幸福来敲门》、《营盘镇警事》、《春风十里不如你》,导这部戏似乎还凑合;

  编剧申捷,中戏毕业的,代表作有《重案六组》、《虎妈猫爸》、《白鹿原》以及电影作品《战国》,算是圈内比较叼的了;

  而这部《鹿鼎记》的制作公司名叫新丽传媒,自己投资或者制作的作品就更多了,《庆余年》和《如懿传》都是他们拍的。

  圈圈之所以挑这两部作品出来,是想告诉大家,这家公司是有古装剧的拍摄经验的。

  一个还可以的导演+比较叼的编剧+有经验的制作公司+金庸武侠经典IP,然后,央视上星播出了。

  可是从60集删减到45集,节奏只能疯狂快进,3集擒鳌拜,海大富4集就下线,还有剧情的不连贯,画面和嘴型对不上、剪辑稀碎等等。

500

  甚至还有不少侮辱智商的常识性错误,比如全网闹笑话的俩字——「鳌府」。

500

  鳌拜,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清制,只有辅国公以上爵位的府邸才能称府(鳌拜直到雍正时期才追封超武一等公)。

  不过在圈圈看来都不是什么大问题,都烂成一滩屎里,就别挑什么口味的了。

  估计导演这样拍《鹿鼎记》,真的是为了气活金老爷子。

  鹿鼎记作为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厉害之处就在于第一遍看觉得是个爽文,第二遍觉得是个喜剧,第三遍觉得是个悲剧。

  而根据之前的采访来看,导演的本意就是把它当做一部轻喜剧来拍,这剧组可能对金庸不满吧,这已经不是不爱惜羽毛了,这是打算把自己羽毛拔光了放在火上烤。

500

  鹿鼎记目前有了很多演绎,被认可的版本有梁朝伟、周星驰、陈小春和张卫健,圈圈不得不佩服香港导演编剧的能力,和而不同,却让人印象深刻。

  而内地翻拍《鹿鼎记》,包括张一山这版,前后拍了三部,黄教主那版还有点负面印象,韩栋那版,很多人甚至都没听过,内地这3版,几乎全糊。

  鹿鼎记这样的大IP,内地的翻拍不会就此止步,翻拍VS原版,也许是一个永恒的撕逼话题,这个事儿告诉我们,经典IP翻拍一定要慎重,高配不是定心丸,尤其是珠玉在前的经典IP。

500

  不要以为请个明星拍个大IP,用点搞笑片段,买个热搜就能成爆款。

  开播首日,建宁公主「可爱」就登上了微博热搜,可是,这样的建宁公主你称之为可爱?

500

  唐艺昕买热搜也就罢了,毕竟刚产后归来,急需要流量曝光度,但是更诡异的是弹幕里还有不少说就当搞笑剧看不行吗?非得和以前一样干嘛?

  那照这样说,圈圈觉得这剧也就没有叫《鹿鼎记》的必要了。

  导演瞎拍,部分观众或者水军觉得无所谓,这种烂剧只会越来越多,把观众按在地上摩擦。

  不过看这势头,大概率这版会走黑红路线。

  唯一喜欢这部剧的,应该只有黄晓明:感谢张一山取代自己,成为了史上最油腻的韦小宝。

500

500

  翻车赚钱两不误

  新拍的《鹿鼎记》,圈圈可以吐槽的地方真是太多了,但是最可怕的是,有影视行业分析师认为,新《鹿鼎记》口碑崩塌短期内不会影响新丽传媒的收入!

  「按照行业预售制的惯例,该剧已经销售出去了,除非剧方与采购平台签订了对赌协议,否则无论该剧口碑如何,制作方都是旱涝保收的」。

  而主创们,舆论中吃着黑红的流量,当观众的情绪被下一部烂剧激起之后,他们继续赚更多的钱。

  圈圈突然理解了那些削尖了脑袋想进娱乐圈的素人,甚至还有些想要插队。

500

  这版《鹿鼎记》绝对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当今影视圈恰快钱的因果轮回。

  资本总是愿意流向获利最高并且能最短时间变现的地方。

  投资方会告诉你,你愿意拿钱请周汝昌来上课?你愿意花钱请专家来告诉你道具中存在的那一点点小毛病?在你花了这些成本和时间后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多少?

  你说这是艺术,会留名青史?那关我投资方什么事?

500

  演员会告诉你,我出去接一个综艺一天几十万,我会愿意在家认真读原著,花上几个月体会这句话该怎么说?

  我体会好了去拍戏能不能多给我几百万上千万来弥补我没参加综艺的损失?恐怕不能。

  导演会告诉你,投资方就给了这么点钱,你让我怎么办?

  编剧会告诉你,你给我那么点钱,还让我没日没夜的编,编完了演员还随便改,我那么认真干嘛?

  这是另一种变相的「市场失灵」,大家都以热钱的形式进行。

500

  比如,A有一笔钱,想要快速的赚一笔,那么就投资一部大片,听说演员X最近很火,找他来拍,快速拍完投入一笔钱做宣传,然后我赚的盆满钵满。

  什么?都说我是烂片?没关系,我离开这个市场了,我本来就是进来赚一笔就跑的。如此循环。

  这就是所谓的粗糙市场论,是发展经济学家用来解释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市场化不能提升产品质量的理论。在中国影视界似乎找到了很好的例子。

  一个不成熟的市场、狂热的资本和热钱。

500

  观众总是要觉醒的,虽然有点晚但是还不算太迟。

  以前觉得公众太好骗了太好愚弄了,弄点人气明星就能堵住观众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么些年影视作品越来越多了,粗制滥造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500

  观众终于不干,终于愤怒了,豆瓣2点几分过分么,也不算过分,也给影视剧界敲响了一个警钟,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

  圈钱,以后可能没人买单了,反正,同为「圈」字辈的圈圈不买单。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