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动历史线的“金刚川”,不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今天刚刚看了电影《金刚川》,作为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70周年时间上映的电影,这部有三个导演参与拍摄的电影从开机到杀青只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赶时间节点”的意味不可谓不浓。

500

▲ 影片的宣发一开始做的也挺朴素,但是味道挺“正”

影片以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工兵10团第3连在金刚川上架设载重木桥的战斗为原型,通过对计划过桥的步兵连、修筑桥梁的工兵、执行防空任务的高炮部队以及美军战机飞行员等四组人物角色在战斗中的经历与命运的刻画,来讲述抗美援朝战场中的故事。考虑到电影还刚上映不到一天,这时候就给大伙儿来高度剧透的话似乎过于不友好,因此就适度剧透+随便讲一讲影片观感就好。

500

▲ 必须得说电影和《敦刻尔克》在叙事设想上的雷同

作为一部多位导演分段执导拍摄,又围绕同一时间线展开叙述的电影,电影采用了类似诺兰导演在电影《敦刻尔克》中采取的叙事形式,即对同一段故事分别以不同人物的多个视角进行描述,以达成对故事多个方面立体的全景展现。当然相比诺兰精心设计的“一周、一天、一小时”的平行叙事节奏以及需要观众们稍费心思观影才能完成理解的情况相比,《金刚川》的条块分割更明显,而且在几条故事线发生交汇的时候,为了提醒观众所处的时间点,影片不仅在关键性的时间点上直接打出了字幕,还多次在不同的视角叙事中使用了一模一样的镜头,以近乎直白的手法提醒观众们:这个时间点就是刚才那个时间点。

500

▲ 一个镜头用好几次,分好几个角度……老实说有点拖沓

虽然这样的过分提示对于电影来说有一点过分明显的割裂感和条快感,不过对于一部可能需要面对全国上下各阶层来观看的电影,在叙事上把握好“别出心裁”到“烧脑难懂”之间的度,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挺有必要的。

从历史角度来看,由于真实的《金刚川》发生的历史在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第二阶段,而电影所涉及的背景里所在的金城反击战则属于夏季反击战役第三阶段。由于整个时空的变换,原本作为保障后勤输送通道上的桥梁变成了侧翼部队出发的必经之路,原本“尽快抢通”的作战需求也进一步紧迫成了“清晨六点前必须过河”的死命令,这样的变化让影片的紧张程度进一步增加,也让将具体史实与电影细节一一对比这样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意义。毕竟当年工兵第10团第3连在金刚川岩里渡口架设的是一座37米长,能够通行卡车的七孔载重桥而不是一座人行便桥,桥墩的高度也远远超出能够用人搭肩扛就能通车的程度。

500

▲ 历史位面上金刚川的桥梁规模远比电影中来的要大

类似的,电影中按纯粹军事技术观点看来不甚合理的桥段并不在少数,比如射程很近的“喀秋莎”火箭炮被用来摧毁美军射程巨大的远程榴弹炮;用于夜间巡逻的F4U-N5夜间战斗机被用于遮断和对地攻击;B-29轰炸机被拿来做这种精确的战术轰炸……对于这些施佬只能报以宽容的态度了,当代中国战争电影能把道具装备的年份和外形搞对就已然不易,指望每一件都还原历史实在是过分苛求了。

500

▲ 看多了国产电影,对装备的追求也就变成“差不多得了”状态

至于影片中表演最为出彩的内容,无疑是志愿军两个37毫米高射炮炮组与美军战机的几轮对决了。吴京与张译这两位主演的话不算多,但是把一位被撤职连长与排长徒弟直接复杂而真挚的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张译最后的单人表演,的确是把各种情绪都揉到了自己的动作里。

500

▲ 几段高射炮的戏算是本片中战斗味道最浓的部分

相比之下,施佬对于影片用如此篇幅认真刻画美军飞行员的行为有些难以理解。虽然通过美军的情感与最终的认同来表现志愿军的英雄气概这一目的一看便知,但在中美两军的对决里如此“公平”是否真有其艺术上不可替代的必要性,施佬还是颇为怀疑。就好像如果《敦刻尔克》里拍着拍着镜头转进了德军Bf-109战机的座舱里,让一纳粹飞行员在激烈的空战后承认“RAF OK”……确实会有些不明所以。更不要说为了让他和他的战友能够反复接受志愿军的爱国主义教育,剧情安排他在一天之内几次驾机进入战场这件事的牵强程度了。

毕竟在志愿军战士眼里,对万里之外到中国家门口惹事的美军从来就只有“豺狼”一种身份,而对于参加了这场错误战争的美国大兵来说,他们有的也不是“英雄惜英雄”的心态,而是与东亚神秘大国血战之后的恐惧与后怕。

500

▲ 同样的,志愿军不仅渡过了金刚川,还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毕竟东北亚在1953年后半个多世纪的和平,绝不是靠谁的“英雄相惜”维持下来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