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来自纽约的非日记

这是一个朋友写的。他就住在纽约。平常挺活跃的一个人,近来沉闷了。我们都在不同时候、不同地方经历过疫情,但像纽约这样惨烈的疫情,不身在其中,真是难以体会。纽约的情况知道一些,也看到过一些文字,但朋友的亲历,读来凄然。朋友不想署名,那就还是隐去名字吧。原文标题:《我不写日记,也不是卖惨,只是想让大家知道一下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 ... ...》

=========================================

纽约就是世界(疫情)中心。我觉得自媒体能看到的,大概还不算是厉害的。我家旁边就有个公立医院。是周边最大的一家公立医院兼急救中心。一般说来,每天听到一两辆救护车拉着警笛经过,是很经常的。这家医院还不是专门收治新冠病人的。从三月底开始,警笛声的频率是一天比一天高。4月初最厉害的时候,每天都救护车警笛不断,从早到晚。每每半夜被警笛惊醒,心想,又有一个挺不住了去医院的。一直到5月份,这才开始好起来。因为新冠病人要送专门的医院,不往这里送了。

我同事的先生就在那家医院工作。他负责做心脏超声,检测心脏功能的。基本上所有的危重病人都要经过他所在科室的手。他说,现在真是好多了。4月份的时候,整个医院所有的急救车拉来的病人,如果是非新冠,非致命的病人一概不收,因为根本就没有地方搁。这个急救中心是纽约市最大几个之一,2016年收治了十万急诊病人。整个急救室从入口开始到里面,沿着走廊摆满了病床,没地方放的病人直接就放在门口大厅的地上。

至于死了多少。同事先生说根本就数不过来。急诊室里面,他自己去做检测的病人,基本上都是奄奄一息的那种。很多时候,到了,安装好仪器,一测,已经没有心跳了。。。还有刚做完,正跟医生说呢,护士上来汇报,刚才那个病人没有心跳了。。。好多病人连医生都没等到,就在急救室的大厅里去世了。因为人力极端不足,所以他们医院的规定就是,一旦没有心跳了,就判断是死亡了,不再抢救了。而且,很多时候,病人去世之后,只是蒙上脸,然后就去忙别的病人去了。也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腾出手来,有人来装进尸袋,拉出去。说到这里,他挥挥手,好像要挥去什么。我也急忙转换了话题。

我工作的地点在另外一个大公立医院旁边。每天都能看到急诊室的门口就搭着棚子,遮盖住了长长的走廊,走廊的两侧,排着一长溜的大冷藏车。我跟同事说,想想那些堆满了白色袋子的照片,我现在天天看着这些车都快要抑郁了。所以我很能理解那几位自杀的急救室工作者。每每看到那一排排的白色冷藏车,就让人不寒而栗。更不用说天天看着无数人无助的死去了。

我这里大概是整个纽约最严重的地区。布朗克斯的抗体阳性率是全国之冠。旁边医院被感染的医护人员的比例,大概也是全国甚至世界之冠。一开始,甚至都没有足够的N95口罩。医院为除了急诊室的医护只提供一般的外科手术口罩。像同事先生这种每天要接触危重病人,但不算急诊室的,也是没有N95。他们医护人员就自己花钱买N95.再往后,买也买不到了。我们华人组织起来募捐,每家出了几百块钱,凑了几千吧。找了中科大的校友会,帮忙买了几百个N95。直接捐给医院,然后他们才能每星期发一个。当时医护人员示威抗议,在本地的新闻都有报道,其中就给了这个医院若干镜头。

纽约的医疗体系差一点就要完蛋。我同事丈夫他们科室十几个人,如果按照有症状算,当时病倒了至少一半。但当时的规定是,如果不发高烧,就不许休假。如果胆敢旷工,直接开除。就这样,他们科室还有4个人不得不停工回家。休息了几天,一旦温度低于98,立刻要求回来上班。我同事先生咳嗽了好久,但因为不发烧,根本就不给假。而且,每天工作时间从7个半钟头,提高到了12个钟头。轮班倒的干。每周干5天。

如果不是纽约州长向全国求援,而且是真的来了好多人。我都不敢想象现在会怎样。很多退休的医护人员又回来了。他们绝大多数都属于高危人群。所以当时我非常敬佩这些逆行者,真是悲壮啊。几乎啥防护措施没有,几乎是裸奔着来帮助这些陌生人。这些普通的美国人民真是很令人敬佩的。而且他们来大部分人都是自掏腰包过来,或者开车过来,自己租房子或者住旅馆。就当是打零工一样。一直到5月份,或者接近5月份。纽约市出台政策,这些医护人员才可以免费入住指定的旅馆酒店。可以跟担心自己的家人们隔离开来。

现在外面风和日丽,很多人带着狗狗出来散步,有些人戴着口罩,有些人不戴。看起来,就跟一年前,甚至几年前,几十年前,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我知道,已经有很多人看不到今天的阳光了。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