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亲身经历,说说“文白对照”的问题

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在豆瓣上面找了个兼职,是把二十四史翻译成白话文的项目。我对传统文化一直都很感兴趣,所以就报名了。

我真正开始试稿的时候才了解,他们工作并不是让人从头翻译,而是在已有的白话文版上修改一个全新的版本。按理来说这个工作并不困难,但是我在试稿的时候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他的白话文底稿有很多错误。比如《三国志·和洽传》里面“昏世之主,不可黩近”这句话,底本里译成了“刘表是个不明世事的主子,不能过于接近”,底本的译者好像不知道“昏世”和“季世”同义,是黑暗混乱的年代的意思。同一篇传记里面,他们又把“时风”译成了“合乎时宜的风”懂点古文的都应当知道,“时”字在比较早的文献里通常是表示“季节”的意思,“四时”就是四季,所以“时风”应当译成“合乎季节的风”。

后来元旦的时候,我在外地,错过了《三国志》的签约,编辑说我可以签《晋书》,我就接着试稿《晋书·宣帝纪》,但是我发现,《晋书》的白话文底本里面问题也不少。比如《宣帝纪》里面有一句“时边郡新附,多无户名,魏朝欲加隐实,属帝朝于京师”,这里“帝”是指司马懿。他的白话文底本里面把“属帝朝于京师”译成“嘱托宣帝朝于京师”。问题是曹丕召见司马懿,怎么着也不能说是“嘱托”吧?他们给我的另一个参考的白话译本,直接译成了“征召宣帝进京朝见”,这倒是通了,但是就算是把“属”当成是“嘱”的通假字,它也不能当“征召”解释啊。其实这里的“属”是副词,是“适值”的意思,这段话完整的解释是“边境的郡新近归附,大多没有户名,魏朝想要核实,恰好这时宣帝(指司马懿)到京师朝见。”

类似的错误在底本上还有很多,我都凭借自己的能力尽力改正,但是编辑不同意我的做法,这本书最后我就没签。这里想要提醒大家,学习古代典籍最好参考权威的注释,不要迷信市面上所谓“文白对照”的东西,小心被他们带到沟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