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上)语言消亡,国境线消失,审美控制,一部手机引发的血案(上)

500

在上期视频,我们回顾了中国娱乐产业四十年的发展历程。聊完了过去,这一次我们想聊聊未来。本期视频我会通过当下正在发生的一些现象,来大胆预测未来文化产业可能的走向。

由于采用的是从现象到观点的阐述逻辑,所以故事性不是那么强,更适合作为一场头脑风暴。同时,由于眼界和学术所限,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在弹幕和评论中告诉我们。

(1)互联网加速了文化行业的马太效应,并从语言的基础层面重组文化消费逻辑,未来十年间,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人群将会加速涌向大语种体系内,寻找廉价的文化消费品,这将构成新的市场增量;

(2)当上述行为发生时,消费者会优先涌入文化圈内部寻找合适的替代品,由此弱化了国家的边界;

(3)当文化圈内部缺乏强势的内容生产国时,人们就会跨文化圈进行文化消费,宝莱坞和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是现阶段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三大工具;

(4)中美两国在市场规模、质量、产能、内容多元化等方面各占千秋,是现阶段占据食物链顶端的两大国家,对其他国家市场构成最大虹吸效应;

(5)文化消费模型将会发生彻底转变,以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流媒体服务商将取代电影和电视台,成为未来文化消费的主要载体;

(6)由于文化隔阂和审美习惯差异,真人影视将以文化圈形成新的商业壁垒,因此动漫这种天然突破上述局限的国际化产品,将率先成为各大国际资本竞相追逐的焦点,这也是Netflix首先切入日本动画界的原因所在;

(7)中国强大的本土文化和庞大的本国市场,使得现阶段中国文化生产者缺少国际化眼光,也缺乏进军国际市场的动能,在这种情况下,和Netflix一样以资本手段抢占赛道亦是一种选择;

(8)印度和日本,是跨国文化资本需要捕捉的下一个机会,前者是潜在市场,后者则拥有动漫产业这一最优秀的跨文化消费品。

 好了,闲话少说,让我们正式开始。

 

【 商业文明的丛林法则:加速消亡的小语种 】

 

 上网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现代年轻人很少有不会上网的。如果有,我们大多会对他露出同情的表情,因为在他的生命中大概率出现过辣个男人。

500

魔鬼往往藏在细节之中,其实我们很少留意到自己上网时使用的语言。以我个人平时使用的iPhone手机为例,它只支持40种语言,还包括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两个占坑位的家伙。

其实苹果公司的语言库数量,在互联网公司中已经算是中等水平了。来自联合国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网络世界目前只吸纳了500种语言,在比较知名的网站中,“谷歌”搜索支持348种,“维基百科”支持290种,“脸书”(Facebook)支持80种,“推特”支持28种,“领英”支持24种。近些年在经历了一定的增长后,互联网上语言的种类趋于稳定,就数量而言,也已经是饱和的状态。 

然而,世界上有多少种正在被使用的语言呢?答案是6000多种。这意味着,现在世界上92%的语言都被排除在了互联网的大门之外。

这92%的语言使用者的互联网场景是怎么样的呢?当他们好不容易买到一台手机,会发现这台手机根本没有自己可以使用的文字输入法;他们想看电影,盗版的,那种的,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自己的文字,结果什么都显示不出。

这种感觉想必是非常糟糕的。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政府靠强制力,宣传这种语言为官方语言,以后你在我这卖手机,就必须内嵌这种语言输入法,否则就别卖了。不仅如此,政府还要以身作则,认真做好下一代的教育工作。

这种情况比较适合富裕的发达国家。因为你有钱啊,我想在你这地方卖东西,就得按照你的规则来,再说增加一门输入法增加不了多少成本,我在你这里卖贵一点不就赚回来了嘛。

500

(毛利语使用人数走势图)

典型国家就是新西兰。它就把毛利语扶持为官方语言,毛利语就是新西兰土著原来使用的语言,大家如果去新西兰旅游,经常会在马路边看到这种皮肤黝黑的大胖子,他们是南岛人的后代,和新西兰的白人移民属于不同民族。新西兰政府花了很多钱,在学校普及毛利语教育,比如在打体育比赛时要让球队集体先跳一段毛利舞;官方语言嘛,那议会和法庭当然也要普及,然而就这么大力度地搞了十几年,政府发现,毛利语的使用人数还是越来越少,这个语言还是快要变成死语言了。

为什么没有用呢?

这个原因和第二种方法的结论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合并来说。一个族群母语不行了,但又想上网怎么办?那就集体学习一门已经被互联网接纳的语言啊,这个方法最为快捷。

那么,这8%看着不多,也有400多种,我该怎么选呢?

很简单,找每天产生数据最多的选。每天数据产生最多,代表着这门语言的信息密度最高,内容最多;大家都知道互联网特别马太效应,信息产量最高的语言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大家都是俗人,上网学习的毕竟少,大多数时候就是奔着娱乐来的,用这个语言能够看的电影多,能够玩到的游戏多,能买的东西多,他就学了。

500

2014年的时候,麻省理工曾做过一个互联网发言语言类别的大数据库,专门抓取推特、维基百科、图书领域的语言应用情况,这个系统现在还在运行,我之后会把网址贴到评论里,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图上圆圈越大代表使用人数越多,线条越多代表与其他语言交流越密切。我们发现英语和中文牢牢占据了最大的两个圆形,其次是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印地语、法语、葡萄牙语、俄语和日语。

这个结论基本与世界各大语言母语使用人数图重合。但是,并不是说使用人口越多,在互联网上就越厉害,比如孟加拉语的使用人数是法语的两倍多,但你可能听都没听说过这门语言。 

500

所以,很多小语种的学习者不管怎么选,最终一定会选到英语和中文。现在的中文热就是这么来的,大家都觉得这个是一个政治问题,其实这个是一个经济问题,只有你的电影好看、电商牛逼、游戏好玩,大家才会慢慢来学你的语言。

这里不是说孔子学院没用,孔子学院还是很有用的,我就是学对外汉语出身的,但他解决的是另一个问题,即语言学习成本问题。中文的学习难度比英语高好几个维度,学习难度高可以简化理解为学习成本升高,即本来英语学一年就能用,中文可能要学两年,这个多出来的一年怎么解决,为了争取92%的小语种国家学习者,我通过孔子学院补贴学费的方式给你解决。教你的过程中我再给你洗洗脑,说什么中国市场广阔,学了之后有前景,再加上中文互联网的使用环境还是很好的,一拉一打,这事就基本成了。

话说到这里,前面说的毛利语为什么不行了的问题也就解开了。不是说毛利语光有一个输入法,还有国内狭小的使用场景就算触网了,这才是第一步。你毛利语是有牛逼到全世界非你不看的电影了,还是好的电商外卖体验,还是做出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游戏?都没有,那我学你干嘛?别说我,现在新西兰街头找一个毛利语比英语溜的毛利年轻人都不容易。

这个进程持续下去,现象就会变得跟中国地区方言的消亡很像,一代一代,会说方言的年轻人会变得越来越少,最后干脆就不会说了。我们都是中国人,最后都说普通话,除了没点地域特色也没啥,但是要是一个独立国家的独立民族呢?连自己的母语都不会说了,这个民族还怎么延续,国家的文化边界怎么区分?这是人类创造互联网25年后,开始面临的问题。

现在的进程还非常早期,只是体现为一些人为了更好的互联网体验学习外语,但是时间久了,母语不发展就会自然消亡,而那门外语将会越来越展现出对母语的替代性,就像英语对毛利语正在做的那样。

小语言的沦陷和大语种的替代,是互联网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这对于小语种国家还带来了政治文化方面的风险,由于大型文化产品普遍掌握在少数跨国公司手中,这同时意味着,大语种国家的跨国文娱公司正在取代一个小国的文化部,成为该国最有影响力的机构。

 

【 资本家、市场和生产商,文化生产全球化的三大国家角色定位 】

 

 语言文字的腾笼换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可能是几代人,可能要一百年。但文化产业这个事,是很立竿见影,说的清楚的。

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基本上好莱坞电影来到一个国家,就摧毁一个国家的本土电影产业。电影产业由于有政府有文化部顶着,还能过几个回合,拖延一下苟的时间。这个互联网上可没有海关,政府也不能限制老百姓手机里必须装什么app不能装什么app,所以结果就是互联网公司们搞起文化生意来,比前辈们要有效率的多,短短几年就完成了在世界市场的跑马圈地。

500

这是一幅全球信息类app的势力分布图,像不像历史课本上讲的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狂潮?如果网络主权也算主权的话,那么多少还是有点内味的。

社交app只是一场预演,接下来就是电商、流媒体各个领域的跑马圈地。由于牌桌上来来回回的企业大多来自少数几个国家,因此我们接下来的论述还是回到国家层面,这样可以简化逻辑。

根据在互联网文化产业链条上的地位,我们大致可以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资本输出国,内容生产国和消费市场国。

资本输出国,指的是有强大的文化和金融产业,能够输出文化产业标准,也能撒钱让别人跪下来叫爸爸的真爸爸国家。多数情况下,资本输出国 同时也是大型消费市场。以这个为标准,中国和美国是唯二符合上述全部定义的国家。

美国坐上这个位置是毫无争议的,因为美国坐拥好莱坞和华尔街,拥有全球最大的视频流媒体服务商Netflix,也是全球第一大电影票房市场,具备最强的综合实力。

中国的话,更多的优势还是集中于潜力,比如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基数,这些人口的购买力还算可以;高达6.1%的年经济增长率所释放出的旺盛消费意愿,以及自成体系且占据规模优势的文化工业生产体系。

500

这个规模优势可太可怕了。图为中国电视剧年产能波动图,通过这幅图可以发现,中国电视剧的年产量基本维持在每年16000集左右,而美剧年产能大约是6000集。

大家或许会说,美剧好看啊,在精不在多。中国电视剧很多都是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一点不好看。但要注意的是,高大上的美剧很多时候它不接地气啊。婆媳问题是全世界女性共同面临的跨文化问题,它的文化需求是始终存在的,每年家庭剧的出口数量也是不少的;再比如,中国之前拍的一些电视剧,一个家庭买了冰箱,很高兴,全家一起庆祝,这种场景美剧永远不会展现。因为美国家庭普及冰箱都是20世纪30年代的事了,谁家没有冰箱才是稀奇事。但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几千人民币的冰箱真不便宜,在中国制造输入之前,真的买不起。现在买得起了,也是全家节衣缩食好几个月的事,当然值得庆祝。在这点上,苦过来的中国文艺人们是能够共情的。

二来,田忌赛马的故事大家都读过,上马比不过你,我拿中等马比你下等马,打价格战呗。美剧制作精良卖的也贵,中国电视剧便宜,薄利多销也不是不行,我每年比你多10000集的产能,多卖一点是一点。所以,早在2016年,中国电视剧出口总额就达到了5.1亿人民币,占整体电视节目内容出口总额的68%。

虽然我们经常吐槽国产剧烂,但实际上能够达到中国电视剧制片水准的国家不超过20个。对于其他大多数国家,中国电视剧兼具好看和便宜两大特性,因此颇受欢迎。

说完了资本输出国,我们再来说说内容生产国。内容生产国顾名思义,指的是在特定文化产品生产上具有优势的国家,典型如韩国的娱乐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泰国的电影产业。他们与上一梯队的国家的差距在于无法输出行业标准,因此也没有话语权。

这个梯队的国家还往往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本土市场规模有限,想要多赚钱只能寻求出口,这使它们很容易受制于大国文化贸易壁垒。比如2006年的时候,广电总局的一纸政令就让日本动画痛失中国动画市场。当年,广电总局下发规定,从9月1日起,央视及各地方电视台的所有动画频道、少儿频道、青少年频道在每天17:00到20:00的黄金时间必须播出国产动画片。

同时,将各电视台原先国产动画片与国外动画片6:4的播出比例提升到7∶3。在这场行政干预中,出口导向的日本动画产业受伤最重。

虽然受制于人,但在现有体系下,内容生产国依旧活的不错,因为他们仍旧保有一定的文化产业的独立性以及赚钱能力。

消费市场国,顾名思义,就是既不具备资本优势,也不具备文化产品生产优势的国家,这些国家占据世界的大多数,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等待他们的将是文化倾销市场的悲惨结局。

这个结局有多惨呢?文化倾销市场的身份意味着,原先建立在民族语言基础之上的电视台网机制,正在从商业层面被摧毁:原先,一个企业想要卖产品,在一个国家的电视台打广告是最有效的宣传手段。一般来说,电视台多少都有政府关系,属于掌握在政府手中的企业。

现在的趋势是,大家渐渐习惯用手机app看视频了,注意力转移了。广告商是最敏锐的,既然用户注意力都转移了,我自然也会加大互联网广告的投放力度。2017年,谷歌与脸书两家公司就占了全球广告营收的四分之一,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攀升。

在旧时代,好莱坞电影再牛逼,还是要跟本土院线分享票房收入的;跨国公司来卖产品,原来还要在国家电视台上打广告,现在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人们娱乐消费的流媒体平台是跨国公司的,打广告的app是跨国公司的,钱根本不会在消费市场国做任何停留,他们纯粹处于被动吸血状态,没有一丝回血可能。

电视台生意不好,拿不出足够的钱,也就雇佣不到优秀的传媒人才,久而久之,电视台的宣传影响力就开始下降;当然电视台也可以选择拿政府补贴,但补贴不是白拿的,这笔钱相当于政府的公关费,电视台是需要付出观点独立性来换的。一个只有一种观点、只帮政府说话的媒体,是喉舌还是媒体呢?

所以两种选择导向了一个共同结果,就是中小国家电视台公信力逐渐瓦解。

这个趋势几乎不可逆转。今天,在很多国家,脸书和推特的影响力已经大大超过国家宣传部门了。如果说30年前,仅仅是“好莱坞电影+摇滚乐”的组合就能够成为铁幕那边国家和平演变的组成要素,那么今天,在消费文学、动漫、电影、手机游戏所构建的全方位娱乐矩阵面前,商业信息几乎可以毫无阻力地触达任何地域的任何人群。

 

【 文化圈经济:新的商业边界 】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进入虚拟世界,产生文化消费需求,从而催生了跨国观看的需求。以前,我们只能在电视上看国内电视剧,而现在,我们拿起手机,看美剧的看日剧的看英剧的都有。同样,一个泰国人看《陈情令》,一个越南人看《三生三世》,也属于正常现象。

这个现象刚开始的时候,美国文化产业最为兴奋,原先只有我的好莱坞电影和体育赛事能够卖钱,现在是不是我的电视剧也能卖给各国观众了?我的《冰与火之歌》一集成本800万美元,画面老拉风了,你们别看自己国家那点小家子气的剧了,赶紧来看我的吧。

于是,很多美国文化商就这么吆喝了好几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中国有没有美剧观众呢?有的。多不多呢?比较小众。中国电视剧拍的有美剧好呢?没有。那为什么不抛弃中国电视剧,来看美剧呢?说不清楚,感觉就是偶尔图个新鲜还行,长时间看不习惯。

不仅是中国,连文化市场对美开放程度更高的韩国和日本都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500

答案或许与文化圈壁垒有关。文化圈是一个社会学和与文化人类学的概念,指的是在一片相近的地理区域内存在的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以此为标准,世界可以分为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东亚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非洲文化圈,拉丁美洲文化圈和太平洋文化圈九大部分。

由于文化圈内部不同国家间往往存在着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又进一步形成了近似的文化认同感,从而使得圈内国家的文化消费逐渐趋同,慢慢形成一个新的统一市场。

比如,同为东亚文化圈的中日朝越四国,在文化消费习惯上就存在趋同性。就拿演员来说吧,在已经过渡到移民社会的欧美国家,观众们已经习惯观赏不同肤色的演员在同一块荧幕中表演,但在东亚四国,情况并非如此。混血感,是东亚观众能够接受的审美底线,举个例子,中国观众喜欢迪丽热巴,日本观众喜欢特林德尔·玲奈。但如果你的白人或者黑人特征再明显一点,不好意思,市场就接受不了。

500

在中日韩三国,选用符合带有本民族长相特征的演员担任主演几乎是心照不宣的默契,至今,尚无白人或者黑人演员在三国电视剧中担任主角的先例。这是由东亚四国均是民族国家而非移民国家的国家属性决定的。

因此,多人种演员还特别讲究政治正确的美剧英剧,注定只能在小范围人群中流行。

文化圈壁垒还体现在叙事差异上。2004年,韩国拍了一部战争片叫《太极旗飘扬》,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朝鲜战争。虽然角度不同,但其中还是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电影开篇的20世纪40年代,张东健饰演的哥哥打工赚钱供元彬饰演的弟弟读书,并视弟弟考汉城大学这件事为家族荣誉的心理,就令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西方人大惑不解——为什么哥哥要赚钱供弟弟念书?如果哥哥觉得考大学光荣,为什么不自己赚学费自己考大学?去考大学的是弟弟,哥哥有什么好高兴的,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啊?靠,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扶弟魔”?

但东亚文化圈的所有观众看到这个情节都不会惊讶,甚至都不会注意到这个细节,因为我们有过共同的历史——这种共通的默契建立在我们都懂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家族宗亲甚至门阀的血缘纽带,以及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哥哥赚钱供弟弟读书考大学,和封建时代一个家族供出一个举人没有什么区别。更与扶弟魔扯不上什么关系。这种思维共通,是镌刻进东亚文化圈诸国的底层文化代码,使得中日韩越可以无缝理解上述剧情。

这种点点滴滴的文化共通,汇聚成了东亚文化圈的贸易壁垒,即使美剧拍的再好又怎么样,一点都不走心。

美国人也不是没有做过尝试。2008年,好莱坞决定试试,一出手就是4亿投资改编《西游记》的大手笔。这部电影被命名为《功夫之王》,故事架构是一个美国普通少年穿越异世界拯救一切的设定。为了表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片方特地找来了成龙、李连杰和刘亦菲加持,这个卡司放在今天依旧堪称一线。最后这部电影在中国大陆地区仅拿下了1.88亿人民币票房,口碑暴死,亏损巨大,也就断了国际片商的同类念头。

虽然在东亚文化圈吃了瘪,但真要说起来,美国文化产业本身也是文化圈经济的受益者。2019年12月,Netflix发布各地区的全球订户统计信息,信息显示,Netflix共有1.58亿的全球用户。其中,北美流媒体用户为6710万人,国际流媒体用户为8800多万人。而在这批国际用户中,同为西欧文化圈的欧洲和澳洲成为了其扩张最为顺畅的地区。

要搁以前,光是应付欧洲各国碎片化的文化管理部门就够美国公司喝一壶了。

相比较西欧文化圈已经开始进行文化圈内部资源整合,东亚文化圈虽然同样具备这种商业潜力,但在阶段性上呈现滞后性。

这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

1.大哥不够牛。在东亚文化圈内部,中国虽然拥有世界上第二大文化消费市场和产能优势,却在文化产品质量上不如日韩,因此谁也不服谁,现阶段的联系仍仅为脆弱的人才与资本联系。

2.大哥还有国内市场红利可以吃。在国内市场渗透率方面,与仅有不到4亿人口的北美市场不同,14亿人口的中国国内市场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在天花板到来之前,国内的文化平台也缺乏布局获客成本更高的海外市场的动力,更多以小范围试水为主,比如爱奇艺进军马来西亚市场。

不过,从有限的案例来看,中国在文化出口这件事上做的还算不错。上面说到过的中国电视剧出口总额一年有5亿多人民币,这其中不少都卖给了东南亚和东亚其他国家。就目前走势来看,西欧文化圈和东亚文化圈,是在这波时代变局中少有的能够保证自身文化产业利益的区域,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他们将迎来新一轮文化扩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