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周读书】哲学家与儿童对话

亮点摘录

1.       事实是事实,感觉是感觉,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2.       人所思考的事情,对蜥蜴来说,既极其无聊,也无法理解。

3.       为啥什么都有,而不是什么都没有。

4.       人人都可以编写自己关于世界来源的故事。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人永远不会知道什么是真相。

5.       真正的哲学问题,就是没有准确答案的问题。

6.       蝙蝠知道自己是蝙蝠吗?

7.       每一种动物,只能想它的大脑允许它想的东西。其它生物的感觉和思考,我们只能猜测而无法知道。

8.       我们以为的完美,是根本不存在的。

9.       对某件事越是关注,就越是容易忽略其它事物。

10.   人类能做出的最重要的想象,就是有关自己——即“我”。

11.   我们人类知道我们是谁,因为我们的感觉、思想和记忆有一个所谓的中心——那就是我们的“我”。由于我们知道我们就是“我”,所以我们才能够做出难以想象的事情。

12.   我们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如果没有别人,我们也就不会知道,我们是完全独特的。这是因为我们的“我”是通过比较产生的。

13.   我们做道德判断时,常常并不按照逻辑行事。做此事的感觉是决定的因素,要根据我们与他人交往中的感觉,来决定正确还是错误。

14.   一个人的生命,不能根据这个人是否有用来衡量,因为每个人对生命都有无限的权利。

15.   我们努力去做事,有两个不同的理由:第一,因为我们自己喜欢;第二,因为我们会得到回报。然而得到回报的次数过于频繁,最后就可能不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

16.   能感觉到对自己不公平,是人的天性。而会像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别人,缺是后天才学会的——如果他真正学会了的话。

17.   生命的价值不简单取决与美丽和智商。

18.   谁想得多,就容易出现烦恼。

19.   人类很聪明,但永远不会幸福。

20.   美并不是事物、人或风景的性质。美是我们在事物或从中感受到的东西,因此美无法衡量的。

 


500

书    名 哲学家与儿童对话

作    者 [德]里夏德•达维德•普雷希特(Richard David Precht) 

译    者 王泰智、沈惠珠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全书是作者和自己孩子的对话录集,作者在带着自己孩子游玩的同时,处处引发孩子的独立思考,并且加以适当的引导。深度不深,但是趣味很多,而且很符合小孩子的习惯和能力范围。

第一章 我与我

1.        “为啥什么都有,而不是什么都没有”

在动物园作者和他的孩子相互交流了自己关于世界起源的看法。从万物的起源的各种学说中,作者告诉自己十岁的孩子:并不是每一个哲学问题都可以解释,很多问题只能有一个大概的答案,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

   就此出发,作者带孩子到下一个问题,为什么有“我”

2.       作者从神话和现行科学学说的角度上和孩子交流了这个问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上分析了人的形成。指出人是偶然产生的,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意义。继而说到,人类可能是生活中如果没有意义就无法生活的唯一动物,甚至不是人类创造的或早于人类的动物,我们也会赋予他们意义,给他们命名,由此产生下一个疑问 动物的名称是从哪里来的?

3.       作者从动物的命名说起,降到世界上的名称来源于人类,都是用人类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我们所看到、听到、触摸到和以为认识到的一切,都是由我们人类命名的。我们这样称呼它们,同时也就认为,它们确实是这样,可是真的是这样吗?由此进入下一个命题——“为什么没有标名的鼠类让人更有好感”。

4.       在伦敦动物园,人们做过一个实验。有没有注明的三张图片,分别为老鼠,蛇,猴子。然后调研自己的注意力时间,由多到少分别为鼠、蛇和猴子。后来对照试验,分别在图片下注名鼠、蟒戴安娜长尾猴。实验结果发生了戏剧性的颠倒。作者写到,我们如何为事物取名会影响我们对它的看法,以及在我们身上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因为我们是根据词汇的发音塑造其意义的。由此说到,人是唯一这样做的,那么动物会不会有自己的语言呢?于是作者问自己的孩子,做一只狐蝠会怎样?

5.       托马斯·内格尔的论文《做一只蝙蝠会怎样》就讨论了这个问题。蝙蝠知道自己是蝙蝠吗?作者写到每一种动物,只能想它的大脑允许它想的东西。其它生物的感觉和思考,我们只能猜测而无法知道。继而,人的大脑只能思考某种特定的事物。接着,作者带自己的孩子到一个心理学实验中去“大猩猩为什么会不见了?”

6.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专家丹尼尔·西蒙斯与同事1999年进行一项实验,让志愿者看一段打篮球视频,要求他们数出三名穿白衣者传球次数,而无需理会三名着黑衣者。那些人传球时,一个穿黑色毛茸茸外套、打扮成大猩猩模样的人走进他们中间,面对镜头捶打胸膛,在镜头前停留9秒后退出。视频播完后,一半志愿者回答没看见“大猩猩”上场。作者像自己的孩子解释到人的注意力有限,因此对我们有意识的东西我们可以记起,无意识的部分却相对不这样。即对某件事越是关注,就越是容易忽略其它事物。

 

作者带着自己的儿子结束了动物园的参观,才回到家的时候,望着名牌,他引导孩子开始下一轮——谁是我,你认识这个“我”吗?还是只是你感觉我就是“我”?由此进入下一个问题:“我是谁?”

7.       在带孩子参观技术博物馆的时,作者给自己的孩子讲到了镜子实验:在镜子面前,大多数的动物都不会认出自己,卷尾猴和猕猴出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猩猩和黑猩猩可以认出自己,然而大猩猩却没有,而大象,鸦科鸟类和海豚却做到的。作者带着自己的孩子进行的思考是:人类能认出自己(即使装扮成猩猩的样子,人类也能知道我是我),是因为人类有思想,所以能想到是“自己”,那么必须事先知道我自己到底是谁,那么真的有“我自己”吗?作者继而说到,几乎所有的人(精神无疾病或者障碍),都对自己称呼我,然而这个我到底是什么,却很难说出来。因为“我真的是我吗?”

8         作者带着自己的孩子交流这个话题,提到我们人类知道我们是谁,因为我们的感觉、思想和记忆有一个所谓的中心——那就是我们的“我”。由于我们知道我们就是“我”,所以我们才能够做出难以想象的事情。我们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如果没有别人,我们也就不会知道,我们是完全独特的。这是因为我们的“我”是通过比较产生的。

第二章 做好事与我

1. 作者在和自己的孩子在友谊岛的时候,聊到战争,作者抛出了一个问题“大脑里有道德吗”。这次作者拿出了菲尼亚斯·盖奇创后性格转变的例子。因为创伤,盖奇的做眼旁的腹正中区遭到完全毁坏,盖奇因为主观性格本质的大脑本质受损,导致了失去了对对己对人的责任感,性格大反转。腹正中区专司感情,那么它是怎么做到。作者写到,我们的大脑皮质有的负责感情,其它的负责思想,它们有时会有交叉的东西。感情经过腹正中区成为思想,它帮助我们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那么五个人比一个人更有价值吗?

2. 作者把问题拓展到著名的电车困境上。依据作者的资料,几乎所有的人都主张变轨,牺牲一个人来拯救那五个人,但是只有1/6的人支持推下胖子拯救那五个人。因为“一个”会让自己“坏的感觉更少”。而把这个人换成自己的亲人,人们的选择可能就会不同了。作者的理解是我们做道德判断时,常常并不按照逻辑行事。做此事的感觉是决定的因素,要根据我们与他人交往中的感觉,来决定正确还是错误。那么在特定情况下存在某种感性道德权利,如改变轨道以保全更多人的生命,那么是否存在必须杀人的道德义务吗?夏里特医院门前讨论了“可以杀死蓓塔阿姨吗”这个命题。

3. 这个情景的前提是,存在一个不招人喜欢的“蓓塔阿姨”,她非常富有,而存在一个“我”做为她的财产继承人。那么在她住院的时候,和医生一起,借助某种药物在她没有任何痛苦和感觉并且事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结束她的生命然后用这笔钱全部来做慈善,以拯救医院里更多的生命,这样的行为是可以的吗?作者引导自己的孩子思考:如果让人幸福是好事,让人不幸福是坏事,那只让一个不幸,让很多人幸福,这样可以吗?伴随着自己孩子的肯定回答变为否定的回答,作者补充道,痛苦和欢乐,是不能像一道数学题那样计算的,也不能决定生死。一个人的生命,不能根据这个人是否有用来衡量,因为每个人对生命都有无限的权利。我们遵守这个原则并尊重别人,可能与我们不想做坏事或者成为坏人有关,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想呢?于是就进入到下一个问题——“为什么偷东西时镜子是一个障碍”

4.实验是这样。不再让家庭主妇给乞讨的孩子们糖果。而是把糖果蓝放在门外,观察孩子们是否会偷窃。结果发现有镜子的地方,偷窃的行为并不会发生。内在的逻辑是:偷窃是不好的;人们无法摆脱自己做坏事的感觉(镜子的作用);如果其它人做了,自己也会做。因而作者说到人都会自我反省,按照心中的自画像去生活并且不想让它受到损害,同时也通过排除和比较淡化自己。坏事做得少,生活会更好,生活会为此给我们回报,那么下一个问题——获取回报会侵蚀我们的品格吗?

5.作者带着自己的孩子在攀岩的时候,进行了下一场的交流。如果喜欢就不需要回报,不喜欢的事就要有回报,那么助人呢?是自愿还是喜欢?一场针对所有14个月大的小孩子的说明显示,所以的小孩子都自发愿意帮助别人。黑猩猩也是。

一组关于对于自发帮助别人行为的实验是,面对小孩子们自发提供的帮助,第一组给予孩子们玩具奖励,第二组仅仅给予口头表扬,而第三组却没有任何回报或者表示。数次之后,撤掉所有奖励,第一组的孩子们不再自发帮助别人,只有在有奖励的情况下才会做好事,而第二三组的孩子能保持如一。我们努力去做事,有两个不同的理由:第一,因为我们自己喜欢;第二,因为我们会得到回报。然而得到回报的次数过于频繁,最后就可能不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助人和物质回报的联结是后天的。那么如果我们某事是因为不做的惩罚,如不遵守规则,不公平待人,那么,什么是公平?

6.荷兰人弗兰斯·德瓦尔做过一个实验。像两只卷尾猴的笼中放入筹码,如果卷尾猴能将筹码拿出来,会给于它们黄瓜(不是很喜欢)和葡萄(很喜欢)的奖励。之后对一只猴子放回筹码,只给予一片黄瓜,对第二只猴子,给予葡萄,逐渐再变为第二只猴子什么都不做都可以拿到葡萄,而第一只猴子怎么做都只有一片黄瓜,最后第一只猴子把筹码扔向了研究人员。

卷尾猴可以知道什么是不公平,但是它可以知道什么是公平吗?16.   能感觉到对自己不公平,是人的天性。而会像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别人,缺是后天才学会的——如果他真正学会了的话。公平是人去理解和学会的。那么既然人有能力公平待人,就有能力公平待动物,那么人可以吃动物吗?

8.       作者带着他的孩子吃香肠,问儿子吃香肠对吗?香肠是猪肉做的,那么人应该让动物痛苦吗?用他儿子最喜欢的外星人故事。假如外星人征服了地球,他们吃人。因为他们是更智慧的生物,更高级、更进化的生物。这成立吗?作者引导自己的孩子思考的同时,说到:生命的价值不简单取决与美丽和智商。每一个能感觉到欢乐、幸福、恐惧和痛苦的生物,都应该受到尊敬,因而连作者自己也觉得,反对吃肉的理由更胜于赞成的理由。(我很久都想不通的一个道理是,植物应该也可以感觉欢乐,幸福和恐惧,植物也有痛苦,只是我们人类察觉不到而已,所以吃素和吃荤在这个层面上应该是没有差别的……怎么办QAQ)

第三章 幸福与我

1. 人为什么会有忧虑。

  作者带孩子参观莫愁宫,给孩子讲了腓特烈王的故事。腓特烈王最开始不愿意像自己的父亲那样喜欢军国主义,喜欢并且陶醉在艺术中,并且在建造的莫愁宫里过着远离政治,亲近艺术的生活。然而在他继承王位以后,他慢慢开始变成自己一开始讨厌的样子,很不开心。因而父亲引发儿子关于人对于幸福和忧虑的思考。想得多,烦恼就多,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有理智。人类很聪明,但人类永远也不能幸福。我们的大脑不平衡,即使愿望得到实现和满足,也未必幸福。腓特烈王真心渴望的,应该是美好事物中无忧无虑的生活,那么什么是美好的事物?下一个话题,什么是美?

2.作者带着自己孩子参观雕塑作品,由物到人,再到风景,让自己的孩子对美进行思考。最后,作者说,桌子是白的,是桌子的质地,桌子没,是我们大脑中的概念。人对于美的概念常常发生变化,美是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它更多地取决于我们的品味,受我们生活中文化的影响,客观的美不存在,有些人认为美的,有的人却认为不美,任何人都无法左右,这是公正还是不公正的呢?

3.下一个问题,什么是正义?

作者给儿子一个假设的环境,一飞机人因为空难集体失忆,在一个物质齐全的岛上重新活下去。人们失去了原先所有的东西,经验、地位等等。人们何如活下去呢?又如何制定规则呢?比如以放牧为生的人比种地谋生的人多很多财富,该怎么办?作者为自己的孩子介绍了约翰·罗尔斯的观点。作者告诉自己的孩子罗尔斯的出发点基于如果想找到公正的规则,必须先站在弱者的立场上,这样以保证最大程度的正义。罗尔斯的思想,第一是基于,人人是有同样的权利的,在不限制他人自由的基础上,人们可以自由发展;第二,如果有人比别人占得更多,那么应该人人有比别人占得更多的同等机会;占有多的人,要向占有少的人交出足够的占有。正义就是在不限制他人自由的情况下,对所有人尽可能的公平,给所有人机会

不限制他人自由,那么什么是自由呢?

4.作者和孩子从东西德和柏林墙的故事出发。继而说到,被允许做很多事的感觉是幸福的,但允许做事情的自由是受其他人被允许做很多事情所限制的。其他人自由的起点就是我自由的终点。自由与人的发展相关,人要做很多事情,那么人生中有什么是必须要做的?

下一个问题是,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5.幸福的来源是什么的,一是希望出现的事物出现了,二是不希望出现的事物没有出现,那么回到了本书开篇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什么都有而不是什么都没有?作者借一个故事(一个人莫名其妙被毒箭射中,在医生为他治疗之时却先要问清楚是谁射的箭,以及箭是什么形状等等一系列问题,因而耽误了治疗)告诉自己的孩子,幸福从哪里来,幸福是什么或许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生活本身。

 

这本书给人最大的震撼就是作者能够寓教于乐,或者说生活中点滴事物都有思考,甚至有哲学的思考。全书是自己和自己孩子的对话,或许深度很浅,但是广度却涉及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各个方面。有很多地方,都是非常感动的。

1.       作者能有很广博的知识,神话故事,生物学知识,历史故事,这一切都像自己的孩子娓娓道来,作者的总是根据自己和儿子所处所在展开讨论,不论是动物馆还是博物馆,车站还是森林,处处都是自己引发儿子思考的地方。

2.       作者循循善诱。十岁的小孩子,思维和思考能力自然有限,因此作者能够化用很多自己孩子容易接受的话题,比如人能不能吃猪肉的讨论,作者就用儿子最喜欢的外星人的故事做比方,把动作的受体变成了人,简单而且自然。作者很有耐心,比如讲到菲尼亚斯·盖奇的故事的时候,作者问儿子有什么启发,儿子说不要玩火药(菲尼亚斯·盖奇是因为火药操作而引发事故的),作者能够引导儿子的思维向自己想要引导的地方发展,当然,这也是一种能力。

3.       最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作者在引发自己孩子思考的时候,能够适当地给自己的孩子指明一些好的方向,比如善良。作者和孩子的讨论,涉及到了很多问题,体现了很多原则,比如公正问题,就有功利主义(幸福最大化)和自由至上主义两种进路的思考。最最重要的是,德性主义的思考贯穿着一切,所有的落脚点,都在教导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保持孩子们的童真。同时作者能够和自己的孩子感同身受,身体力行。比如在吃香肠时讨论到该不该吃猪肉的时候,父子间讨论后觉得不吃猪肉的理由对于吃猪肉的理由,于是自己和孩子都停下了食用。不仅让我想起袁新教授的一句话:伦理学不是我知道很多法则,而是我能够在生活中践行它。

 

突然觉得,要是以后自己能够有作者这样的想法和能力教育孩子,这学才是学了。

 

 

三联书店2013年11月第1版

2015/10/12

更多往期文章,可以参看小编本人公众号【Yi】

欢迎在评论区看到大家的评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