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读书——【壹周读书】系列栏目导言

翻到很多四年前做读书笔记的前言,当时言语草率,思虑不全,时过境迁颇有感触,特地整理出来,以“导言”为名,与读者们共享。而四年之后,又有所感,又作“序言”一篇,与往昔作对比。

(时间原因,《序言》将在明日更新)

在这个繁忙的信息时代,阅读一本纸质书反而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

经历了很多尝试,在跟部分读者的反复交流后,准备适当增加【壹周读书】栏目,旨在以书评和摘录为出发点,作关于读书笔记和书评的分享推送。

立足于回归文本,重新阅读,静下心来做一次关于阅读的“寻根”之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本账号将结合小编自有公众号,陆续为大家推出阅读系列栏目。与读者们一起回归文本,重新展开一次关于阅读方法、阅读动机和阅读收获的探索之旅。

【壹周读书】栏目将在本账号第一时间更新,欢迎读者们关注。

更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评论和交流。

如果您有特别好的书籍经典推荐,也欢迎在评论区和或私信里留言。

 

曾经看到一篇软文,作者把读书分为五个时代:蛮荒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觉得有趣。简单归纳如下(作者为一个31岁的职业人,阅读时间为清晨两个小时)。

(参考文章《从学渣到学霸:我的100天阅读简史》)

蛮荒时代:漫无目的的乱翻书。朋友圈晒的,图书馆里偶遇的,看见书单就收。

特点

其一是种类多,数量大,范围广;

其二是适合培养阅读爱好,找到自己口味

其三是在成人学习的角度看,我在这个时期的阅读并没有获得多少养分,阅读也没有给我带来致用的价值。

原则:见到什么读什么,买书是最经济的投资,不管是不是好书、会不会读,先买下来。

 

农业时代:一周读一本书,每天要对看过的内容进行124个字的小总结

特点:

其一是对每天阅读内容、时间和效率有综合的记录

其二是通过豆瓣来找书,看书评,通过快速阅读豆瓣评价来判断这本书是不是适合我。同类型的书还有哪些,这本书的延伸还有哪些?

原则:勤恳扎实有方向

 

工业时代:一天读一本书,用限定的时间规定自己读书的进度。我用20%的时间去找到书本80%的重点内容,剩下的20%重点,直接舍弃

特点

其一有侧重,按需劳动

其二快速阅读带来效率的飞跃,减少时间浪费

其三把不适合自己的书籍送人

原则:量大有取舍

 

信息时代:主题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设定一个主题然后寻找答案;通过主题,罗列出主题书单,然后从中筛选出10-15本书,然后在这些书中寻找答案,再产出主题报告。因为有了快速阅读的经验,所以我的主题阅读筛选过程非常快,一天一本的速度,我可以在一周之内完成一个主题阅读。

特点

其一方向性明确

其二以快速阅读的意识、能力和经验为基础

其三这是一种较为高阶的阅读方法

原则:画好设计图再盖房子

 

互联网时代:按需阅读

特点

其一具有更多的反思性:“这本书是否对我有用,如果要读,我还可以找哪些书来读?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后,我应该去如何快速补充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一本书我能从中应用几个知识点到我的工作中去?”

其二阅读的方法有更多的调整:“面对基础类的知识,我会选择蛮荒时代的办法,遇到喜欢的就吃,东看西翻,精益试错;面对基础专业类的书,我会选择信息时代的办法,进行主题阅读,全方位去了解;面对专业类的书籍,我会用农业时代的办法,精耕细作,慢慢研究。”

原则:精益迭代,用变化去面对变化,几种阅读方式交替进行,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来改变。

 

 

适逢在阅读人民出版社某个系列的图书时,也提出了关系阅读方法的某些观点。

(原书名称已经散佚)

主要观点:

其一:阅读是有成本的,最大的成本是时间成本。阅读的时间成本=选择书的时间+读书的时间+误读的时间

其二:书是有差别的。

对于国外引进翻译的图书,分为这几类:

1.       理论性强、体系完整的教科书:适合初入门和需要系统了解一门学科的读者

2.       理论性强、专业性较强的图书:需要读者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阅读的目的是加深对一门学问的理解和认识。

3.       理论性和专业性均不强,但普及性强的大众书:贴近现实、实用可操作、适合普通爱好者或者实际操作者。

本土图书

1:“著”作:一般是作者亲笔写成,(即作者署名:XX著)。此类图书应当认真阅读作者简介,查验真伪。发现优秀的、适合自己的作者,今后可以多加留意,系统学习。

2:“编著”图书:汇编了大量图书中的内容,拼凑痕迹明显。建议仔细阅读,谨慎购买。

 


​关于第一篇软文,觉得确有启发,然而细思无益;第二篇前序,也有启发,然而说理不全。关于读书、选书和买书的纠结古而有之,毕业季大量囤积的书本很多都没有阅读,书本的荒废带来和很多的反思,刚好可以在很多年后重新回到起点,借着对上面两则方法的评述做一个思路的整理。

1.       读书的时间成本自然不说,对于学生党来说买书还有一个极大的成本就是经济成本。大多数学生党的生活费还是依赖于父母,细想自己以前,每月买书的钱能占到生活费的1/4,甚至更高,现在想来,并不甚妥。爱书、爱买书、爱囤书,认为读书是最好的投资固然是没有错的,然而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囤积鱼龙混杂、稂莠不齐、汗牛充栋的书未必就值得肯定。昨天一直在想,书的成本有哪些?曰:买书钱,降价以后的“亏损钱",没有合理的利用各种满额优惠的冤枉钱,买重复书的钱,买书以后放置书本的空间综合成本、快递成本,当然还有买书不读的损失!

2.       图书馆很多书基本比较全,大多数情况都可以藉由图书馆的检录系统查到相应位置。然后可以去图书馆查阅,可以通过十分钟左右的快速浏览,简要地了解作者、成书背景和大致内容。一定要快速浏览全书,最大的好处是借以通过快速的浏览对全书的大致内容有一个了解,给自己提供了一个鉴别此书类型(应该精读、通读即可还是不值得读)的信息依据。(应该精读、通读即可还是不值得读)。对于国外引进翻译的书,有的书的质量并不比国内很多要好。对书的类别有大致甄别后,就可以有选择的借阅了。

3.       在阅读的时候,笔者的笔记方法是“语句摘录+内容梳理”,形式为电子和纸质兼备。这样有一个局限是在没有语境的背景下,语句摘录有时会词不达意;内容梳理只是对书的大致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对义理进行一些简单的整理,力度不够。而且电子和纸质两种形式记录,耗时太多,有太多重复的体力劳动。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对书的内容把握度不足,通读类的图书尚可,精读类图书和一些含金量有但极少的书却不适合此法。前者需要深度,远非内容梳理可以致义,后者有的内容简单,并无多大整理的可能。因而对于这两种图书,上面的图书法就有所局限。

4.       私以为,读书有三:内容、方法和境界。书也因此有九类。如此以来,有的书不仅值得读,而且值得反复读,甚至值得买回家里好好读,对应的有的书简单看看即可,甚至三五分钟浏览就好了。因此,用书评来代替内容梳理就好得多,形式灵活而且方便回顾,还能节约时间和精力。

5.       至于买书,笔者现在认为,可以先读再买,图书馆现在大多数时候都可以满足自己的借阅需求。必然要买的书,第一类:老师推荐专业性的书。此类书一般和课程有关,借阅不便,而且需要经常阅读。按照老师的推荐进行购买和阅读,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依据老师的教学需要和学术经验,避开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尤其是在入门某门学科的时候,没有科学计划的阅读反而有害);第二类书:就是经典的书。比如马恩全集啊,三大批判,都是常看常新的书,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他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第三类书,就是自己怎么阅读怎么喜欢的书喽,读书到底是人生的一件趣事,若是锱铢必较,未免也折煞了情趣吧~

 

2015/5  于上海

文章的部门观点,参考了小编个人公众号[Yi]的往期文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