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争论“海水稻” 媒体不要为抢新闻去“加油”

这两天,“海水稻”话题再次火了。7月18日,一早在朋友圈刷到一篇文章:《敬告国家杂交水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点进一看,公号名字叫做“陈日胜海水稻”(运营者《湛江日报》记者张永幸),大意是国家杂交水稻中心说谎,指责该中心宣称在研究陈日胜的海水稻种子,而实际上陈日胜根本未提供。回头再想细看,发现“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但从更多的媒体报导看,其中的过节怕是没那么容易化解。7月16日《科技日报》引述水稻专家的话,指出近来名声大噪的“海水稻”名不符实,大规模发展滩涂种植缺乏现实性。

500

这篇报道的直接源头是水稻专家凌启鸿最近在《中国稻米》杂志发表的文章《盐碱地种稻有关问题的讨论》。凌启鸿指出,从我国已积累的盐碱地种稻丰富经验看,最基本的条件是引淡水灌溉洗盐。他认为:

1.目前水稻耐盐育种已经取得突破性的创新发展,但尚不能改变盐碱地种稻还必须靠淡水灌溉洗盐这一基本规律。

2.实现滩涂盐碱地开发种稻,必须以长距离输送淡水灌溉工程为基础,淡水需求量惊人,工程巨大,时间长,因此,大面积滩涂种稻较困难。

这篇文章等于否定了最近高调宣传“海水稻”的可行性。从这个话题出发,我们整理了“海水稻”争论的来龙去脉。

1

起源

 “海水稻”,学术上叫做“抗盐水稻”、“耐盐水稻”、“耐盐碱水稻”。即正式名称刻意避开了“海水”二字,因为这并不是能在海水浓度盐分中生长的水稻,只是一类可以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

耐盐碱水稻的重要指标是耐盐碱力。耐盐碱力分为生物耐盐碱力和农业耐盐碱力,前者是在恶劣环境中能不能活,后者是指在盐环境中产量高不高。因为现在的盐碱地基本没产量,选种时首先考虑的是生物耐盐力,只要能够生存下来繁衍后代,即使谷物产量较低也是有价值的材料。

上世纪30年代,国际上已开始研究培育耐盐水稻品种。如斯里兰卡的强耐盐地方品种Pokkali。印度在1944年至1945年制定了耐盐水稻的杂交育种计划,推广水稻耐盐品种Kala Rata l-24和Bhura Rata 4-10、孟加拉的耐盐水稻品种BRI、BR 203-26-2、Sail等。 

1970年以来,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从 9000份水稻品种和家系中,鉴定出10份耐盐品种,为水稻耐盐性品种选育提供了技术储备,并在1979年提出了水稻耐盐鉴定标准和方法。此外,巴基斯坦、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展开水稻的耐盐性研究。 

2

中国早期探索

中国在抗盐水稻方面的研究起步不能算早,最初只是对本土品种做调查。

1959年的《植物生态学》一书中,植物学家何景介绍: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了解,福建沿海各县就有许多抗盐水稻品种,抗盐力高到可以直接在新开星的海滩上种植。例如我们在厦门附近金定乡找到的‘青骨子’抗盐水稻,在新开垦的海滩上,非常粘结的粘土中,用凿穴插秧的方法,还可以得到每亩400斤的产量(一熟),而且米粒饱满,米质很好。我们曾经用不同浓度的食盐平衡溶液来试验其发芽率,在0.8%的食盐溶液中,全部发芽而且还很整齐,生长茂盛。其后由于培养液水分的蒸发而浓度达到1.2%,生长还是很好。在1.4%的食盐溶液中,依然能发芽……可惜由于设备关系,没有能长期培养,也未能进行大田栽培。”

海水浓度不过3.5%,1.4%的溶液已经很惊人了。不过上述试验观察到的仅是“发芽率”,水稻是否能顺利成长,未见实验。

系统性研究水稻耐盐碱性始于1981年召开的“全国稻麦抗盐碱协作会议”。

“六五”(1980-1985)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曾组织有关单位协作,对2994份水稻资源进行了筛选鉴定,筛选出103份中度耐盐的品种(系)。试验采用“淡水育秧”,移栽后“咸水灌溉”,并保持田间灌溉水的盐度相对稳定,保证“盐水浓度高,土壤肥力低”,筛选条件很苛刻。结果得到了三个“确已证明其抗盐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强,是有希望可以直接推广利用的耐盐水稻品种”,另外,“如81-210、兰胜、美国稻三个品种已在江苏滨海县等地推广种植数万亩。

3

陈日胜

在陈日胜一方的视角来看,中国抗盐水稻史就是自己的奋斗史。

1986年11月,毕业于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广东海洋大学前身)林果专业的陈日胜和老师罗文列,到湛江遂溪县虎头坡的海滩普查红树林资源。陈日胜在芦苇地里看到一株高约1.6米、似芦苇却结穗的植物,穗呈青白色。形似谷物但难以精确辨认,陈日胜当即采下一株,向罗文列请教。

罗教授推测,这可能是生长在盐碱地里的野生水稻,这种长着麦芒一样的海生植物,能在高盐度的海水中生长,很可能是一个新物种,陈日胜细心取下那株野生海水稻的522粒种子,开始育种工作。

之后,从1987年到2015年,长达29年时间里,陈日胜的“海水稻”育种一直是单干模式。

1987年,陈日胜在虎头坡村租下了13.3公顷临海的滩涂作为育种基地,海水稻一年一熟,试验周期长,陈日胜单是普选稻种就做了5年:1987年种植400株,选择优良单株51株;1988年种植51个株系,入选15个株系,选择株高、熟期一致的单株80株…… 如此选种到1991年,最终定型品系为“海稻86”。

500

陈日胜

1992年起,从海南到东北,陈日胜将这些种子不断培育并且在全国各地的盐碱地上试种,种植基地逐渐扩大到近3000亩。

为了研究,陈日胜把体制内工作辞掉,为腾挪资金,他曾在桂林、云浮等地种树养鱼挣钱,还从事过建筑、修路行业。2011年,陈日胜还卖掉了在桂林的桉树林和鱼塘筹资250万元,组建了虎头坡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社长。那一年,北京一家公司获悉后汇去100万元表示支持,并在2014年3月和陈日胜成立了一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13年,陈日胜到北部湾西岸的廉江县营仔镇提出租下66.7公顷盐碱地种海水稻。一位村干部跟他说,自己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那块地能长出什么,劝他别浪费钱。陈日胜试种了13.3公顷,播种5天后秧苗拔地而出,该干部连连称奇。

但当年10月发生了意外,陈日胜放在营仔镇仓库的12袋海水稻种子被盗,这时他想到了见报。陈日胜2011年在北京一次会议上曾偶遇《新民周刊》记者,会后记者找到他想采访报道,但被拒绝。其后两年,这位记者多次想采访但陈日胜都没有答应。

种子被盗后,陈日胜主动联系到这位记者。“我当时的想法是,先做个报道,留个证据。种子是我20多年的心血,要是谁盗去种植了,然后声称发现新品种,我还没办法说是我的。找上海的报纸,也不会惊动偷种子的人。”陈日胜说。

这篇报道将海水稻称为“种植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之后,海水稻的名声才慢慢传出来。


2014年9月1日,陈日胜培育的品种“海稻86”在农业部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上发布,但并没有通过品种审定,不能大规模推广种植,还只能称为“材料”。同年11月,陈日胜带领的科研团队第一次完成“海水稻”全基因组测序,在国际期刊发表了研究论文,算是填补了“海水稻”分子研究的空白。到2014年11月,陈日胜已将海水稻从亩产50公斤增至150公斤。这时有了上面那篇报道,称陈日胜为“海水稻之父”。 

到2016年底,陈日胜为培育海水稻仍负债180万元。陈日胜表示,租试验田投入非常大。仅2014年至2016年的海水稻基因测序工作就花费8000多万元。

4

袁隆平

2014年10月29日,“海稻86”公布后不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后给科技部长万钢写信,他认为,海水稻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水稻种质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利用价值。 

两年后,袁隆平牵头在青岛李沧区的胶州湾畔成立了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袁自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他整合国际水稻所、中国水稻所、中国农科院等水稻科研院所,联手国内知名水稻育种专家,以杂交为特色,专门从事耐盐碱高产水稻方面的研究。 

陈日胜曾向媒体透露,研发中心成立时,袁隆平曾邀请他,打算与他合作。至于合作为何最终没有实现,陈日胜委婉地表示,“我也不知道。” 

500

《湛江日报》2016年10月13日的一则报道,记者张永幸。袁隆平和陈日胜罕见同框。

500

《湛江日报》记者张永幸2016年10月16日发的朋友圈,陈日胜没有出现在这个仪式上。

2016年12月,袁隆平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的首届国际海水稻学术论坛(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起)上,宣布启动海水稻研究,声称团队采用常规技术结合分子育种,获得了一批产量较高、抗性较好的耐盐新组合。当年,袁氏海水稻试验种植亩产突破500公斤。

2017年2月,国家耐盐碱水稻品种试验座谈会(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主办)在海南三亚召开,袁隆平主持品种审定工作会议。 

后来,参与座谈会的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透露了自己的标准:

“入门级的,能称之为耐盐碱水稻的灌溉用水盐分浓度必须在3‰以上,高耐盐性的则是6‰以上,除了这个核心标准以外,还规定了产量、抗病性、抗逆性等内容。”

他表示,亩产原则上不应低于300公斤,因为如果亩产低于300公斤,在产业化推广过程当中的经济性就会受到影响。 

这一年,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利用培育出的耐盐碱杂交稻组合,在不同盐碱度的土壤、不同生态区进行了栽培试验。在山东即墨市试种了120亩“湘两优900”,土壤盐碱度在0.6%左右,验收亩产量达396公斤。在青岛杂交海水稻小面积试种,测产最高亩产达到621公斤。

今年4月以来,袁氏海水稻又连续高了好多次大新闻“刷屏”。

先是张国栋宣布海南南繁基地从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已挑选出176份优良品种,将在今年首次全国主要盐碱地进行测试,争取拿出不低于一个可以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并经过国家审定的品种。(陈日胜的“海稻86”没有通过审定)

随后5月26日,袁隆平带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宣称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成功种植水稻。

这批水稻生长5个月,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组织来自印度、埃及、阿联酋等国的专家进行产量测评,其中一个水稻材料产量超过500公斤/亩,还有两个水稻材料产量超过400公斤/亩。袁隆平称测产结果超出预期:

“这说明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注:而不是海水稻技术)遥遥领先,海水稻技术初露锋芒”。 到了5月底,新疆喀什地区、黑龙江大庆、山东东营军马场、山东青岛城阳区和浙江温州等地,海水稻秧苗正在覆盖上述区域不同类型的盐碱地。 

6月5日,《科技日报》报道,湖南省农科院、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披露袁隆平将携团队,全面开展耐盐碱杂交水稻(海水稻)试种。目前,“技术路线图”已获形成。

目前,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亚洲3.2亿公顷,占全球的1/3以上,而中国有1亿公顷盐碱地,其中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按照袁隆平的测算,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试种、推广成功后,按照每亩产值200-30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人。

500

5

方向与分歧

那么陈日胜哪去了?

其实早在去年10月,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621公斤高产“纪录”诞生后,就有媒体采访过陈日胜,不过他未做过多置评,只是表示有些业内专家给他打电话,觉得“这东西吹得太过火了”。

同月的一期《中国科学报》上,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盐碱环境与盐碱农业项目负责人邢军武表示,“海水稻”还不能真的灌溉海水或在海水里生长。“海水稻”的耐盐能力,还远远谈不上耐受真正的海水。

我国的各地盐碱地含盐量情况不同,东北内陆盐碱地比较均匀,含盐量大约7‰,广东则不太均匀,像湛江海湾就是16‰,在北部湾是21‰,陈日胜研制的海水稻(2016年)能在含盐量9‰的滩涂和盐碱地生存。


​实验室与自然条件下大面积种植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在实验室中可以做到千分之十几也可以存活,但在大自然的环境下,光照比实验室要强,所以它吸收得更快。所以,首先考虑的是不超过9‰的地区。(这个指标陈氏稻略强)这些年陈日胜一共研制出近20种种子,产量最高的是350公斤左右。海稻86算是产量比较低的,只有150公斤。(产量这个指标陈氏稻明显低于袁氏稻)

对于“海水稻”的研发,陈日胜面对媒体评价比较客气,表示袁隆平团队主要的方向是“高产”,而他的团队把研发方向聚焦在“抗性”,即耐盐碱性能,“两个研发方向并不矛盾,我们希望先解决‘抗性’的问题,再去破解抗病虫害、提高产量等问题。”在自己的微信公号上,陈日胜的评价就比较“直率”。

500

“陈日胜海水稻”公号公布的对青岛研发中心的质疑

6

争论再起

文章开头提到,《中国稻米》第4期发表了《盐碱地种稻有关问题的讨论》,这篇文章由《中国稻米》编委主任钱前研究员特邀刊载。

作者凌启鸿认为,陈日胜把在海滩地发现的野生稻定名为“海稻86”或称“海水稻”,都是合理的,不过它也仅是一个耐盐的种质资源(并非最终确定的品种)。同理,不能把青岛开发出的耐盐品种既然已经是个“品种”,就不适合称为“海水稻”。因为这是用淡水稀释海水后灌溉的品种,灌溉水中80%以上是淡水,生产上都是把淡水直接灌入稻田。实际生产中,不太可能用4倍的淡水稀释海水后种稻,“海水稻”的名称过分夸大了耐盐育种的作用,忽视了引淡水灌溉的基础作用,会引起误导。

回头再看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阿联酋热带沙漠的海水稻种植实验相关报道:

中国海水稻技术是沙漠种植水稻成功关键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将海水稻种植研发的成果——“四维改良”技术引入迪拜。其中,要素物联网模组是最关键的核心技术,它主要由两根搭载了多种传感器的管道构成,第一根管道根据传感器反馈需求,将所需水肥自动送达水稻根系部,供水稻生长;第二根管道是将土壤中渗出的多余水肥回收,运送至回收池供第一根管道循环使用。此外,要素物联网模组在地表还有智能喷洒灌溉系统,能根据水稻不同时期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精确控制喷头和喷枪定时定量喷洒水分和养分。

这个土壤“四维改良法”是去年年底由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第二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首次公布的技术,本质上,这是一种灌溉技术,而不是育种技术。

回到《中国稻米》的文章,在几十年从事水稻栽培研究以及盐碱地种稻实践的凌启鸿看来,耐盐育种可以节省盐碱地上一小部分种稻成本,确实是一项先进的科技成果。但发展盐碱地种稻,切不可忽视大量淡水灌溉洗盐这一最基本的条件,耐盐育种仅是一项配套措施,切不可因有了“海水稻”而过分乐观。上亿亩大规模发展的滩涂种稻,是一个长期的理想目标,(对目前的品种来说)缺乏现实性。

至于把土壤含盐量降至2‰以下的指标,戴其根教授也曾做了研究验证,用含盐量3‰的水栽培水稻,参试品种均未能正常生长。因此,将含盐量控制在2‰及以下,是现有水稻品种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也是盐碱种稻必须的一步。

7

结论

海水稻的陈袁之争还会继续,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大概有这样几个事实值得注意。

1 陈氏和袁氏的稻种都不能名副其实地称为“海水稻”,离实际应用都很远。毕竟如果有大量淡水可用来灌溉洗盐,盐碱地本来就可以逐渐种植正常水稻。而如果没有淡水,“海水稻”也很难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2、陈日胜曾经是“海水稻”项目的主要带头人,这一概念近年的“爆发”和袁隆平的推动很大。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突出的是杂交技术和灌溉技术,在抗盐育种方面,并未超越陈日胜之前的水平。

3、中国的相关技术并未走在世界前列。江苏省农科院筛选出的耐盐水稻品种80-85,就是与国际水稻所合作的成果;中国农科院筛选出的103个耐盐品种,也是源自2808份外引水稻。

总之,任重道远,学术界的争论最好留在学术界内部处理。无论是帮腔还是“揭秘”,媒体都不应介入太深,尤其不要自创概念,引发额外争端。

本文自马前卒工作室微信公号

作者:豆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