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很优秀,但彭于晏真的让我出戏

先谈谈节奏问题。

《邪不压正》的节奏相比《让子弹飞》慢了不少,支线多了一点,剧情散了一点,这一点为人所诟病。但我觉得这根本不是毛病,姜文那种特有剪辑、台词、对话、戏谑这部剧一点没少,“天时地利人和”、几场饭桌戏、朱元璋像等都体现的很完美。(在我看来根本一郎对论语的解读那部分有点太浅,力道没有扎进去,浮于表面,太把想说的话直说出来了)

500

至于剧情散,很简单,因为这部电影不止是“李天然复仇记”,这是兰先生的棋局、关巧红的实验、朱潜龙的野心上位、根本一郎(日军)的全方位侵华、唐凤仪的艳情史等等,只是在那个特定的时间节点,通过李天然的复仇这一条线串联了起来而已。

等到李天然的复仇结束,兰先生的抱负还远未完成,关巧红刚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朱潜龙死了还有千千万万个朱潜龙,日军已经进入北平,唐凤仪自杀了。所以这部电影根本不是李天然一个人的故事,是群像,每个人的路都可能因李天然的复仇而开始,但不会都因李天然的复仇而结束。

再说说观影体验。

很多人看完电影会觉得茫然、没有希望,因为李天然复仇成功后,什么都没有改变(例如他烧了鸦片仓库,鸦片的销量反而要涨4倍),希望好像仍在军阀手上(等于没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我们代入的是李天然的视角,这是导演给我们的视角,事实上,作为一个受过优秀教育、有着一身本领和伟大抱负的中国人,在那个时代必然是茫然、看不到前路的。

那如果我们的视角是熟知历史的21世纪观众的视角呢?

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会有很多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想,李天然后来会不会去了延安?(必须去延安!)李天然身上有没有某位开国先贤的特质?(或者多位的集合?)他后来会加入周总理的麾下继续进行惊心动魄的暗杀、冒险吗?

500

甚至再发散一点思维,李天然换了三个爸爸(第一个师父也算),每一个都没给他指清楚路,最后一个也就让他自己去找个儿子,但按照李天然在剧中表现出来的性格,他根本没办法当别人的爸爸,那他只能再去找爸爸,那个爸爸是谁?

不能是旧社会的武术大师,不能是军阀,不能是常凯申,那还能是谁?锤子镰刀啊!

这样想还会觉得难受、失望吗?简直就是在期待下一部了还不好!(当然我知道没有……)

最后谈谈彭于晏的出戏感。

姜文是中国影史上风格最独特的导演,他的电影在我看来就是一幅画,让观众明明白白地知道这是幅画(这不是真的),但却丝毫没有违和感,反而会进入他的节奏去认真体验他的故事。

但彭于晏真的出戏又违和,无论是他格格不入的外形、讲话的腔调、台词的设计,真的都很不姜文,他就像是另一位画风完全不同的画家在姜文的画里画的一个人物(还是主角),这种出戏感降低了整部电影的观影体验。

当然,我不是在说彭于晏不好,我在谈的是“不合适”。就举个最简单的台词例子吧,姜文电影的台词向来考究,甚至到了每一句话都有深意,在音韵上也贴合节奏的地步。但李天然一说话,就有一种三流电视剧的台词扑面而来的感觉(我真不是在黑),不说时时刻刻在出戏吧,起码也到了十句一违和的地步。

500

我个人认为姜文选择彭于晏是某种程度上的妥协,很显然他的妥协失败了。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