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正诱导孩子学会职业歧视

本文首发于“思维妙妙妙”

本次发布略做修改

500

暑假,作为一名不能免俗的家长,我依然带着孩子去外面上课。

家长休息室里,一名妇女正在训斥孩子:

“你再考成这样,将来只能去扫垃圾!”

休息室被这位妇女弄得实在太吵了,我只能跑到外面的商场里。玩具店的门口,正躺着一个不停哭闹的小孩。面对这个难以收拾的局面,一位老阿姨使出了杀手锏:

“你再哭,再哭警察就过来把你抓走!”

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我一直想问:清洁工得罪了谁,警察又犯了哪些错?

更糟糕的是,这种现象似乎不是孤例。在不少家长嘴里,学龄前用警察扮大灰狼,学龄后用清洁工扮后进生。据说还“很有用”。

我对这个现象极其反感。曾经遇到过一个亲戚使用过“警察论”,我当时就对孩子说,警察过来不会把你抓走的,只会把坏人抓走。

人民警察工作那么忙,谁有空去抓哭闹的孩子?

真要言而有信的话,你打一个110试试?看看警察抓谁?

就算有用,也是有用一时,祸害一生。

两个多月前,上海一所小学拍摄了一段“校园普通劳动者”的视频,专门放给孩子看。

500

拍视频的缘由是“孩子们平时遇到老师,打招呼都很热情,但是遇到保安叔叔、保洁阿姨和其他一些普通工作人员,就表现得有些冷漠。” 

为什么会冷漠?当然是大人言传身教的结果。

在孩子很小很小的时候,这些工种就被一些家长定义为“不好好学习”的代表。孩子说我想当保安,家长还会一顿痛骂。有些家长现在后悔了,觉得孩子势利了,道德品质有问题了,但你有没有想过,到底是谁开的头?

更有些家长,前一分钟还对孩子说要懂礼貌,后一分钟就对孩子说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会像阿姨那样扫地——这时候要解决的不是教育问题,而是精神分裂。

懂礼貌不是对领导的礼貌、对有钱人的礼貌。那不叫礼貌,那叫势利。只有杜绝歧视的目光,礼貌才能称之为教养。

我还接触过一些家长,对有些职业莫名其妙谦恭,莫名其妙鄙视,莫名其妙重新定义,并且在孩子面前毫不避讳——

例如,莫名其妙的红包派:“医生么都是收红包的呀。”“记者么都是收红包的呀。”“老师么都是收红包的呀。”“警察么都是收红包的呀。”

莫名其妙的没出息派:“修汽车有什么出息啦。”“修电脑有什么出息啦。”“修洗衣机有什么出息啦。”

莫名其妙的全家解放派:“小王当了书记这下全家解放了。”“小刘当了总经理这下全家解放了。”“小李当了领导秘书这下全家解放了。”

一天到晚传递这种概念,孩子能向保安保洁打招呼吗?孩子能尊重每个职业的劳动成果吗?孩子能不势利吗?他们长大后,会不会对着保洁说,“如果我不随地吐痰,你还有什么活干?”

别到这一天才意识到孩子的思想品质有问题。孩子的职业歧视,其实都是家长诱导出来的。

每周日,钟点工都会到我家来工作。我儿子有个非常好的习惯——在钟点工进门后说阿姨好。钟点工收工时也会专门和他说再见。

我们小区里还有一对收废品的老夫妻,因为相熟,所以遇到也打招呼,有些废旧杂志,我也会直接放到他们的三轮车上。

所有的善意都会得到回报。我父亲病重那几年,听说泥鳅对肺癌有作用,老夫妻俩在乡下抓了一麻袋泥鳅,放到了我家门口。

我对孩子可能产生的“职业歧视”有相当高的警觉——只要他稍微表达出一点点对某种职业的不屑,我就会反问:

“如果没有他,你日子会不会过得更好?”,以及更为重要的“你肯不肯去做?”

你看不起保洁是吧,拖把给你,自己去干;你看不起快递是吧,发货地址给你,自己跑过去拿;你看不起别人,那你就去自己试试看。

如果一件事情,你需要,但你自己又不肯做,你怎么可能有脸歧视那些帮你做的人?

我们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成绩,不是为了让他有资格歧视别人的。所有付出劳动与智慧、解决公众需求的职业都值得被尊重。

但我再呼吁好像也没什么用。每次我讲道理的时候,都能体会到形势的严酷。

这篇文章是我周末写的。当时我正坐在家长休息室楼下的咖啡厅里,妇女训斥完了孩子,老奶奶也吓唬住了孙子。对面的座位上,一位妈妈正带着女儿赶作业。

可能作业错得比较多,妈妈说:“你再这样下去,连去餐厅端盘子都不够格!”

母亲一脸严肃,女儿一脸哀怨。

这时候,服务员端来水果芭菲、巧克力芭菲,微微一鞠躬,“上齐了,请慢用。”

而那对母女,连头都没有抬一下。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