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雅院长:95%的大学沦为“职业培训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日前,首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论坛邀请了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校长与大学中关注基础教育的教师和研究者,共同探索中国教育之道。本文节选自大学通识联盟秘书长、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教授的演讲

 

————————

 

首先,特别感谢北大教务部和北大教育学院主办这样一次非常不同寻常的会议:大学和中学的对话。

大学与中学的关系历来密切,但我们现在感觉,近来的大学和中学关系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功利主义的关系,或者成了单纯的市场供需关系。虽然不得不承认这种关系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希望大学和中学首先有超越功利主义和市场供需的关系——共同关心学生教育成长或“育人”的关系。

我想这是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借今天的机会,我想提个人对会议的几点期待。

500

大学通识联盟秘书长、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

 

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

而非一味关心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第一,我希望我们的会议更多地关注和讨论学生的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而不是一味只关心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现在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本是智力的培养,而且智力培养确实可以提前,例如少年班,但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则是全身心培养和教育,与人的身体成长、心理和生理成长都有关系,不可拔苗助长。

中学与大学的关系正与此有关,也就是说它们对应学生不同年龄的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我们现在更多看到的是最好的中学似乎都想提前进行大学阶段的智力教育,但却很少看到对学生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的思考。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这一代人,包括我自己一向都不太喜欢用道德教育这个词,这当然不表示我们不重视道德教育,而是我们担心这个意思被扭曲。

我这里用的“道德教育”概念,是百多年前涂尔干在其著名的“道德教育”理论中提出的:教育的本质就是道德教育,因为任何一个共同体,总是以共同体对最高道德理想人格的理解来教育自己的小孩,培养共同体的未来公民。

例如我们知道中国古典教育的最高道德理想是培养“君子”。百年前梁启超著名的清华演讲“论君子”,仍然将“君子”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最高道德教育目标,并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来概括君子教育的道德理想,由此演化为清华大学的校训,沿用至今。

我们今天不能不问:今天我们是以什么样的道德人格及道德理想来教育、培养学生?我个人怀疑,今天从家庭教育到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所灌输的理想人格很可能是所谓“社会成功人士”。我们是以社会成功人士作为学生的理想人格的模板。以社会成功人士作为模板的道德教育往往伴随虚假的道德现象。

例如今天中国很多“聪明的家长”都知道,如果你要把孩子送到美国名校,最好花一二十万先把孩子送到肯尼亚待上三五天,最重要的是拍一堆和黑人小孩在一起的照片,然后申请名校时把这些照片附进自己的履历,表明你已有过道德关怀他人的行为与经历。

这不是道德成长,也不是道德教育,而是地地道道的“成功学道德作假”。这种全球性的“成功学道德作假风气”,恰恰使得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困难。

500


大学不是“一心向学”

学生自然也缺乏科学兴趣

 

第二,和第一个问题紧密相连,正因为实际很不注重学生的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实际缺乏以最高道德人格理想作为教育目标,我们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很高的兴趣与志向,所以我们很可能根本培养不出大科学家。

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具体的调查成果,例如几年前有一个对首都高校大学生的大规模调查,问他们读大学最重要的是什么,将近95%的学生都认为,进大学的目的是掌握未来商场或职场的技术。也就是说,95%的中国学生把大学当做职业培训所(在美国大概是60%);还有一个对国内几百个大学理工科教师的调查,几乎所有这些理工科老师普遍认为理工科本科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缺乏科学兴趣,所以学习都很被动。

这两个调查反映的问题是同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的兴趣主要是职场兴趣和职业兴趣,也就是说他们都缺乏科学兴趣。我们很多人和媒体天天提“钱学森之问”,但很多回答完全似是而非。其实“钱学森之问”的直接答案非常简单:现在越来越少的人想做科学家了,或者反过来说,越来越多聪明的小孩不想做科学家!很多学生和家长会认为成为科学家的道路风险系数太大,成本太大,不划算。

500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我们大学现在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虽然没有一个大学校长和教授愿意承认大学就是职业培训所,但实际上,我们的大学差不多95%是职业培训所的功能,不是梅贻琦校长所谓“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高等教育圣殿。我以为,这是我们实际非常忽视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的直接后果,导致学生缺乏较高的理想和追求。

我们大家都知道,近年来高考名列前茅者,大多第一志愿都是要申请商学院、经管学院,他们进大学没有“研究高深学问”的志向和志趣,而只是想学点“经商教育”,成为社会成功人士而已。

在美国,大学本科根本没有商学院和法学院这类学院,必须本科四年结束后才能申请这类所谓实务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 这是对大学本科教育有深刻认识的大学本科教育设置,亦即本科四年应当尽可能让学生不那么直接功利地去学习,本科教育目的是全身心教育,而不是做“经商教育”的!

即使你抱着想挣钱的功利性目的进大学,但至少在本科四年时间里,你必须首先接受通识教育。在这四年的非商业、非实用教育过程中,一个原来志向不高的学生,也可能受到道德激励而成为一个有较高追求的人。同时,只有在本科四年各方面学习都比较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有机会进入最好的商学院、法学院。

这就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一方面本科教育比较少受商业的直接影响,不是“经商教育”,另一方面能相对保证今后进入商学院、法学院的学生已经受过比较全面的教育。

再反观我们现在的大学,“经商教育”实际弥漫全校,不是商学院的学生也纷纷读“经管双学位”,这种“一心向商”或“一心向钱”,而不是“一心向学”的大学,怎么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

500

 

以“老实”的态度育人

避免教育的“国足化”现象

 

第三,由于最近正好是世界杯,这让我想到,我们的教育领域,基础教育也好,高等教育也好,都要吸取国家足球队的教训,要避免“国足化”现象。

什么意思呢?国家足球队这一二十年天天都在学习外国,今天学德国队,明天学法国队,明年大概要学冰岛队了,这种“天天学习外国”的结果就是国足从原先亚洲一流变成了亚洲三流。

我们在教育方面也有这种危险,大家天天听到各种所谓外国教育模式,一会儿芬兰模式、一会儿荷兰模式,一会儿硅谷模式,总之每天都在谈论很多新的、似乎比中国好得多的教育模式。

我们当然需要学习一切好的经验和榜样,但不能像没头苍蝇那样根本没有自己的头脑。盲目大谈和引进各种表面光鲜的这个模式、那个模式,很可能只不过是更成功的成功人士培养模式而已。

我们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忽视了道德教育和道德成长,导致了人的志向、志趣的低下。如果不从这个根源上着手,成天像没头苍蝇一般飞来飞地学外国,最后只能导致教育的“国足化”。

我历来认为,教育其实只有一条规律:教育无捷径。教育是老老实实的工作,以老实的老师去培养学生做人、学习都老老实实的心态和习惯,这是教育之本。现在很多花式谈教育的,似乎都在暗示教育是有捷径的,这不是一种老实的态度。

如果我们的教育从家庭教育到中小学教育,都高度重视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如果老师和学生都能把培养高深的志向和志趣放在首位,这样他们进入大学就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才。离开了这个根本去讨论教育问题,很可能越讨论越偏,讨论创新人才的结果,不过是所谓社会成功人才而已,仍然回答不了“钱学森之问”。

总之,我们今天到底以什么样的理想人格来引导学生,引导学生追问“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第一位的问题。如果你一开始的追求就很低,那即使进了清华、北大也仍然很“低”,成不了什么人才。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