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辞职潮,梅姨不仅不慌还感觉很好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袁野】

一般来说,24小时之内有两名内阁大臣辞职是一位英国首相的噩梦,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1982年。更糟的是,这次辞职的是外交大臣,英国内阁头号重臣。

“外交大臣在英国内阁的地位非常特殊,人们对他特别尊敬,因为他们的责任重大而且高尚。”温斯顿·丘吉尔如是说。

因此,当大卫·戴维斯和鲍里斯·约翰逊双双辞职后,舆论界大多认为特蕾莎·梅的首相生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内阁分裂,首相受到公开挑战,梅政府即将崩溃,第二代铁娘子,这回看来是要凉了——

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500

特蕾莎·梅(图/东方IC)

两条脱欧路线的斗争

自特蕾莎·梅上台以来,英国政府内部就始终存在两条脱欧路线的斗争。软脱欧派想把损失降至最低,希望以放弃部分边界主权、有条件允许欧盟移民入境为代价留在欧盟共同市场和关税同盟;硬脱欧派则高呼要一刀两断、净身出户,从而拿回一系列丧失的主权,实现“真正的独立”,即使这意味着与欧盟的贸易存在壁垒也在所不惜。

因此,英国一直处于进退两难、自相矛盾的困境之中,梅首相更是显得格外人格分裂。这位脱欧公投前的留欧派铁杆摆出了一幅硬脱欧架势,高呼“如果英国不离开共同市场,就不能算真正脱欧”,但又不时流露出“欲走还留”的心态,不仅同意支付390亿英镑的“分手费”,还在契克斯庄园的内阁会议上搞出了一个“英国-欧盟货物自由贸易区”,颇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味道。

硬脱欧派对这种阳奉阴违的背叛行为当然怒不可遏。脱欧大臣戴维斯公开抱怨首相的建议如同推翻2016年英国退欧公投的结果,“将让英国失去谈判筹码”,没有贸易、关税与人流管制的自主权,脱欧也就毫无意义。他之所以辞职,只因“不能出卖自己的国家”。

如果说戴维斯的辞职还有几分据理力争的理想主义成分,那么鲍里斯·约翰逊纯粹就是想借机打响逼宫夺位的第一枪了。几乎所有媒体都觉得,鲍里斯这种人物哪有什么理想可言,他在洋洋洒洒的辞职信中连个像样的例子都举不出来,担任外相两年了,居然还用伦敦市长任上“试图保护骑单车者免受重型卡车伤害”的举措来埋怨布鲁塞尔,简直就像是大学生求职简历里还写着小学时得过的小红花。

500

鲍里斯·约翰逊(资料图/东方IC)

硬脱欧派的主张和鲍里斯的风范倒是颇为一致。他们一边要收回对资金、法律、移民和司法的控制权,一边又都无意放弃欧盟在经济上带来的好处,“德国之声”都忍不住抨击他们“自私自利”。至于鲍里斯高唱的“脱欧红利”(梅首相也跟着他一起唱),则早已遭到打脸:英国脱欧两年来的公共财政损失远大于向欧盟缴纳的预算资金,英国国民保健系统(NHS)获得的拨款也没有大幅增加。对此,脱欧派选择有意无视。


梅首相反手一巴掌

虽然主张颇为自说自话,硬脱欧派的政治能量倒是不容小觑,他们的发难足够根基不稳的特蕾莎·梅喝一壶的了。鲍里斯虽然在国内外声名狼藉,但却是脱欧的“头号悍将”和标志性人物,在保守党内更是妥妥的一方诸侯。梅之所以邀请他出任外交大臣,既是为了把他留在身边方便监视,也是对其党内地位的承认。

几位大臣还拥有后座议员们的支持。硬脱欧派要员雅各布·里斯-莫格领衔的保守党欧洲研究小组旗下有60多名保守党议员,凑齐48票、串联发起对党首的不信任投票并非难事。2017年11月,就有40名议员联署要求梅下台,她靠“内阁的一致支持”渡过难关。上一位“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就是在遭遇副首相辞职后,在党内挑战下黯然辞职。

500

不过第二代“铁娘子”面对“逼宫”却分外淡定。面对辞职,她只是淡淡表示“有点意外”,然后就警告称“如果内阁成员批评政府政策,那他们必须辞职”。《泰晤士报》报道说,此前在契克斯梅放出狠话,如果鲍里斯再“搞破坏”,将解除他的职务,她已经找好替代人选,可以随时“换下那些自恋、支配欲强的内阁大臣”。

这表明首相有备而来。虽然鲍里斯的辞职是在她国会演讲前不到30分钟时宣布的,但梅却不显吃惊,甚至有传言称,外相连辞职信都还未写好,辞职的消息就遭到首相官邸的有意“提前释出”。《金融时报》评论道:“英国首相誓言要战胜任何将她赶下台的企图。”

保守党内的舆论风向也没有像硬脱欧派所威胁的那样,激发出群起辞职的逼宫效应,反倒是不少议员对鲍里斯的自私之举怒不可遏。

梅在下院主动召开党团会议,结果现场不仅没有反对声浪,议员们反而一面倒地祝贺她“清理门户”“彰显领导力”,《卫报》说议员们大力拍桌拍墙,以示支持。此前虽然屡有流言称强硬派已经凑够了“不信任票”,但BBC随即辟谣,1922年委员会目前还什么都没收到。里斯-莫格已经对BBC表示,不期望梅会面临不信任动议。当然,即使他们真的强行发起投票,也很难赢得罢黜党首所需要的159张票。

特蕾莎·梅的首相位子依然稳固,因为几乎没有竞争者想要接手脱欧谈判的烂摊子。保守党前主席格兰特·夏普斯去年大选后曾呼吁梅辞职,但现在他却忙不迭地表示目前是一个更换领导人的错误时机,希望这种局面不会发生。一次大选需要花费三个月时间,“我们实际没有这个时间”。工党和独立党一如既往地在聒噪,但反对就是他们的职责,没多少人真正把他们的声音当回事。

内阁重组动作迅速

在威斯敏斯特度过热闹的一天后,首相返回唐宁街,迅速填补了几个辞职留下的空缺,“已经找好替代人选”并非说说而已。杰里米·亨特成为外交大臣,前文化秘书马特·汉考克接过他的卫生大臣职位,总检察长杰里米·赖特则补了汉考克的缺。后座议员杰弗里·考克斯被从后座提拔至前座,担任总检察长;前住房大臣多米尼克·拉布担任脱欧大臣。

杰里米·亨特,1948年NHS成立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卫生大臣,在今年1月梅重组内阁时甚至拒绝离开本职。卡梅伦的内阁中,目前仅有他、菲利普·哈蒙德和特蕾莎·梅仍然留在唐宁街10号,《卫报》今年年初称他为政治上的“杰出幸存者”。亨特刚刚证明了自己对梅的忠诚:在最近与财政大臣哈蒙德的对峙中,他为NHS赢得了预算的大幅增加。与梅一样,亨特也是从留欧派转向脱欧派,他的理由是“对欧盟在谈判中的傲慢表现感到失望”,真是说服力十足。

500

英国新任外交大臣杰里米 ·亨特(图/东方IC)

新任脱欧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则是戴维斯的“参谋长”,2016年公投中一马当先的“求脱”派。在新的内阁中,他可谓硕果仅存的硬脱欧派,不过他的权力大小值得怀疑。特蕾莎·梅早已把他的前任戴维斯架空,伦敦同布鲁塞尔进行的最近几轮谈判都是由首相的欧洲顾问奥利·罗宾斯领导的,戴维斯则被扔在一边,沦为了橡皮图章。英国与欧盟的诸多互动和沟通(包括梅的“契克斯方针”),他都是“最后一分钟才被告知”。心灰意冷的戴维斯自然也就很少前往布鲁塞尔了,2018年以来,他同谈判对手米歇尔·巴尼耶的会见时长总共仅有4个小时。即使如此,戴维斯在辞职后还是给梅留了面子:他并未呼吁其他大臣辞职,表态称“首相能经受住他辞职带来的影响”,还质疑鲍里斯辞职的真正动机。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戴维斯的请辞撼动政坛,但后续的政治效应并不明显。相较之下,鲍里斯带来的冲击才是实实在在的;幸运的是,另一位保守党大佬、财政大臣哈蒙德还忠于首相,他和商业大臣克拉克已经明确表示支持“契克斯方针”。去年6月梅提前大选失手后央求哈蒙德留下“护驾”,后者提出的条件就是放弃“硬脱欧”。

硬脱欧派似乎已经分裂了。国际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和环境大臣迈克尔·戈夫还留在内阁里,这两位声名显赫的硬脱欧派都已对梅的方案表示了支持。7月2日,戈夫还因对梅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不满而当众撕毁文件,如今他却渴望证明自己对首相的忠诚,甚至在BBC的访谈中大谈“在所有重要领域都将支持梅的计划”。戈夫曾在2016年党内选举中出卖了鲍里斯,导致他在保守党内的声誉岌岌可危,如今他不能再叛变一次了。


接下来的脱欧路怎么走

很明显,戴维斯和鲍里斯的去职将导致硬脱欧派在英国内阁里的影响力下降,唐宁街10号终于可以向软脱欧方向倾斜了;对特蕾莎·梅和许多人来说,他们也许早就想这样了。上任两年来,她的政府始终无法就脱欧路线达成一致,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梅有一个难得的机会来提升她作为决定性领导者的声誉”,《卫报》写道,“尽管动荡不安,但梅仍处于强势地位。对她的英国脱欧方式的两位备受瞩目的批评者已经退出政府,而且似乎没有立即对她的领导构成挑战。即使有,她也很可能赢得信任投票。因此,加入欧盟对她的计划作出积极回应,她就有机会巩固对内阁的控制,并进一步完善她的脱欧大计。”

全民公投之后,全英国似乎都不想脱欧了,尤其不想硬脱欧。前首相布莱尔站出来,声称应就英国是否该留在欧盟进行第二次公投。前副首相克莱格出书谈如何阻止脱欧,强调脱欧采取全民公投的方式本身就是个错误。为了阻止走硬脱欧路线的内阁,下院不止一次地试图夺回脱欧事务的主导权。联合执政的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大多数大臣,以及绝大多数英国商业领袖,都反对硬脱欧。

“脱欧后英国不会接受人员自由流动,欧盟公民也不会享受优惠待遇——脱欧论者的愿景令人不寒而栗”,《卫报》写道。“民主意味着听从大多数人的意见,但民主也意味着保护少数群体的利益,投票留在欧盟的48%选民就是要被保护的少数。软脱欧才是最好的选择。”

唐宁街10号已经宣布,人们期待已久的《英国脱欧白皮书》将不受辞职风波影响,于本周四(12日)如期发布。有传闻说,保守党已经开始与工党议员们接触,争取他们通过跨党派支持来使梅的计划通过下院。

特蕾莎·梅必须加快动作了。两年的脱欧进程已经过半,双方最晚必须在10月底之前达成分手协议,而夏季休假马上就要来了,9月谈判才会重启,而最晚到12月初又必须要有一个谈判结果,因为各成员国的批准还需要时间。如果无法达成协议、或赶不及批准生效,那么2019年3月29日等待英国的就将是“无协议”脱欧,对很多人来说,这无异于世界末日。

可是在里斯-莫格和奈杰尔·法拉奇等关键脱欧论者看来,没有协议也比糟糕的协议好。在最后的3个多月时间里,这些强硬的硬脱欧派势必将用更激烈的手段给梅政府施压,人们可能将有幸一向目睹温文尔雅的“议会之母”上演前所未有的闹剧。

即使梅有足够的手腕摆平这些内乱,英国在面对欧盟时也没有多少筹码。“契克斯方针”在英国国内已经被指责为“投降”了,但在布鲁塞尔看来,伦敦同意开放货物流通,却不开放服务业与人流自由移动,对内部市场的“四大自由”挑三拣四,是可忍孰不可忍。

头疼的事情还不止于此。下周一,英国和欧盟的下一轮谈判就要重启了,而本周五,特朗普就将到访英国。在临走前,美国总统对媒体表示英国处于“混乱状态”,并说:

“鲍里斯·约翰逊是我的朋友,他对我很好,非常支持。当我到达英国时,可能会和他会面。我喜欢鲍里斯·约翰逊,我喜欢他;喜欢他的处事方式。”他对特蕾莎·梅可没说过这种话。

500

特朗普与鲍里斯·约翰逊(图自网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