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歧视女性?直男癌重度患者都不好意思这么说吧

       观察者网昨天的一则报道,显示MeToo的熊熊烈火已经烧到了语言学的领域。看来,给名词划分词性的印欧语系诸语言中,都有必要拿出来亮一亮自我拷问一番。

名词有性是日耳曼语系和拉丁语系广泛存在的现象,而且一般都有三个,阴(weiblich),阳(Maennlich)和中性(Sächlich)。

     作为日耳曼语系分支的瑞典语本来祖上也有三个性,但是他们可能觉得太烦,把阴阳两性合二为一,单独再把中性拎出来,分为常性和中性两种,所以,俺判断metoo的靶子暂时还打不到瑞典语头上。

       但是德语就比较麻烦了,这门语言已经进入了全国性别平等相关议题的讨论中心,表面上看起来和某大哲说的“语言的边界便是思想的边界”的训告很符合,其实深层次原因是这门语言的使用者往往在意识形态领域劲儿劲儿的,斗争的弦儿绷得很紧。今年3月,一名女性在与德国一家银行的官司中败诉,她的诉求是获得被对方以女性专用名词称呼的权利,对此,有网友的评价比较妙:这个东西的极致中国老祖宗已经玩过了,它叫“文字狱”。

      不过抛开这些林林总总的语言“社会实践”,还要落实到德语本身的结构模式,即它的阴阳中三性真的就那么带有直男癌的气息吗?

500

阴阳中三性有一些规律,但大部分时候还是要靠死记硬背

       文中提到了已经被举例举滥的德语祖国为何是Vaterland(父国)而不是母国,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德语名词中最让我困惑的其实反而主要来自该阳而非阳的设定,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 Die Sonne (太阳)。

       这个是我学德语的一大震撼。就我浅薄的对各类印欧语系的判断,德语是好像唯一一个把太阳定为阴性的语言,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待查。不过不知道Metoo运动的旗手们对此作何感想。

       也许女权主义者们还会再刚一波:小女孩Mädchen 为啥不是阴性,而是中性?

比如Er hat das Mädchen verführt. 他诱奸了这个小女孩,前面的冠词用的是das

       Mädchen特指征第二性征出现之前的孩子,是含苞待放的,亦男亦女,非男非女,所以中性比较合适(Kind 孩子也是中性)。

500

中性的孩子

     至于词根-in表示雌性,恰恰是尊重女性的语言表征,从平权运动的过程看,这要比英语中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在名词前加一个female要政治正确的多。可以作为参照的是,汉语中的“她”的出现也是新时代的产物,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才大行其道。

      更别说德语把大量的抽象名词都归在了阴性的名下,即后缀以-heit,-keit,-shaft,-ung,-tion, tät,-tur结尾名词,基本上皆为阴性名词。

仅凭这一点,笔者判断,德语中名词的数量,其阴性名词的数量绝对多过阳性名词的数量是毫无问题的。

     德语语法的复杂性和其名词之性的设定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吐温有点夸张地说:“有语言天赋的人30天小时可学英语,但掌握德语需要30年。”

      所以,笔者在这里给德语女权主义者出一个题目,考一考,为什么德国有的河流是阴性,而有的河流是阳性?

      Der Main美因河,Der Rhein莱茵河,Der Neckar内卡河,这些是阳性的河。

如果女权主义者们偶尔想不开,想跳河自杀,一定要找准去哪一条河跳,最好不要跳到那些阳性的河里,以下阴性的河了解一下:

      Die Donau 多瑙河,Die Elbe 易北河,Die Spree 施普雷河,Die Weser 威悉河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