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浮夸文风,指出了问题,但给出的药方也有问题

在科技日报刚刚批评完国内“厉害了我的国”的科技宣传后,人民网又接过话题,继续对类似“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文章开火,而且一评不够还要二评三评,不知这个系列要写多久。

人民网文章开头用了“文风无小事”,把问题归结为浮夸自大的文风,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

要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没错,但要寄希望于创作者自律自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些浮夸的文章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既不是自大,也不是缺乏自律,在这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依然是成立的。

这些年,中国的科技实力有巨大的进步,背后是靠经济发展的支撑,但中国媒体的处境却在下滑,中国在宣传领域的精英人才在流失。十年前央视是很多人挤破头想去的地方,但今天央视都在感叹留不住人了。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平台,在互联网上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能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挖掘信息的质量,远比文风重要,“哭晕吓尿”的文风当然会被厌弃,但是内容空洞的道理讲得再好也吸引不到人们的注意。

挖掘信息需要巨大的成本,随着报纸一家家关门,付费阅读习惯无法建立,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拿走了主要流量,而作为内容生产者的媒体无论机构还是个人都变成了打工的角色,要维持高质量内容越来越捉襟见肘。以挖掘新闻事实见长的调查记者,全国的人数锐减到只有一百多人,就是一个体现。

什么样的文风是好的?动嘴说很容易,无非是要实事求是。怎么做到实事求是?当然要靠实践而不是拍脑袋,这就要去做调查,做采访,甚至做研究,还要“独立地”、“利益不相关”,要平衡“不同说法”。

以国外大媒体比如纽约时报或卫报的科技报道为例,他们的大量稿件都采访了当事人、合作者、同行专家,行文中经常引述许多人的观点和评价。这样一篇报道,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人力成本,都是不小的。放到中国目前的环境,结果很可能是吃力不讨好。

同样的新闻,在中国会怎样处理?官方媒体会把科研单位自己发的新闻通稿转发一下,科研组自己的新闻稿本身水分就比较大,会加上论文里没有的宣传,比如论文虽然不写,但新闻稿会写“打破了某某领域世界纪录”,“保持国际领先地位”,这等于在评价上简单定调了,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在这个基础上再夸大一下,就自然变成美国吓尿了之类。

还有一些科研组,会在宣传稿中故意误导概念。物理学一般被认为是最硬的科学,但这也不意味着物理学家在宣传上没有水分。一些物理学家喜欢谈论一个事情,然后真正的工作与之的相关性除了名字没有其他的。物理学家还发明过很多新奇时髦的词像“天使粒子”、“时间晶体”来修饰自己的工作,量子力学这样的领域则充满了各种奇谈怪论和不清楚的概念,而一些科研组在新闻稿中基本结论都会夸大,比如用“中国可能发现了暗物质”这样的表述解释很可能是误差导致的数据。

物理学尚且如此,在一些可重复性低的领域,不仅是标题党,发生“韩春雨”这种问题,也并不少见。

这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据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徐令予介绍,荷兰研究人员的研究显示,在过去40年来发表的生物医学论文的摘要中,使用积极和肯定的词汇的频率从2.0%(1974-80)增加到17.5%(2014)。与此同时,美国几位学者的论文称,“来自各行各业、各种公司和各种产品的大量证据表明,科研工作的大量投入,换来的却是研究成效的急剧下降。”

如果事情只是自大导致的浮夸文风,是扭曲的国民心态,又如何解释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一项动物实验成功率97%的研究,被国内公众号以《重磅!美国癌症疫苗研发成功,彻底根治率达97%》推出这种现象呢?

标题党从源头就开始滋生,而信息传播过程中,国内大多数媒体和平台都无力进行调查、咨询和求证,加上流量的压力,最终愈演愈烈。

我们设想一下,媒体本应该有怎样的担当,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假如陈进在今天互联网媒体的时代打磨了芯片通过了评审,又假如有一家有实力又有担当的媒体,一位资深的科技调查记者去报道这个事情,凭借他在芯片行业的关系和资源,他要搞清楚这个事情难不难?这种行骗把戏显然不难揭穿,问问哪里流片的就找出矛盾了。而他写出扎实的调查,互联网的舆论压力能不能让这个造假的问题被公正处置?互联网让中兴事件的影响都能传达到每个人,这是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优势,因此当然是很有可能的。

这样的科技调查记者中国还有多少?恐怕很难乐观,但我上面的假设并不是没有可能。最近,山东常林机械集团破产重组,记者去调查采访,就问出了一个和汉芯类似的科研造假,常林集团所谓“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高端液压产品”中一款液压泵“是将日本川崎的泵的油漆涂掉,换上中川的标牌就通过了鉴定”。同样,之前韩春雨事件曝光后,媒体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去推动后来的处理。这都说明,媒体可以做很有价值的监督,即便在非常专业的科研领域都是如此。

500

那么中国有没有好的办法改变现在这种环境呢?这有许多工作要做,不是发几篇呼吁纠正文风的文章就能改变的。现在互联网监管者已经对平台内容进行了整治,这是有必要的,更需要建立的是一套资质评价的标准,让互联网内容从业人员按标准来操作内容,平台对符合标准、具有资质的内容提供者才能给予更优先的流量推荐位置,而对假新闻等的处罚力度则要加大。说到底,就是要改善优质内容提供者的生存处境。

由科学家或其他专业人员,担当媒体的顾问,也是一个有效举措。中国财政供养的专业人员,包括各行各业大量的学者、专家,应该鼓励他们对资质评价标准下获得优质评级的媒体提供咨询服务,这既是一种回馈社会的责任,也是对优质媒体的正向加强和扶持。

果壳网科学人、知识分子等私营媒体已经聘任了科学顾问;垂直行业的期刊和网站由专业机构主办,本来也有深厚的人脉资源。但是互联网上大众影响力最大的权威媒体、主流媒体,以及门户平台,更需要得到专业领域的支持。

这有助于打破圈子和山头文化,又能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大众真正关切的问题,往往涉及一个专业问题的社会影响,这本来就超出了学科内部的界限,需要用综合的视角去观察。应该给优质的新闻工作者更多的资源,更大的视野和利益无关能独立判断的空间去支持他们调查、完善信息。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专业人才的问题。我专门查了一下,科技日报社、中国科学报社的招聘信息,岗位非常单一,内容方面就是编辑和记者,要求都非常简单,看不出任何专业性,这可是中国科技领域最重要的官方媒体啊。再查人民日报社2018年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岗位只有采编业务和综合管理(没有查到人民网的采编招聘)。我又浏览了卫报的招聘栏目,有51个不同岗位在招聘,光是数据分析师就有四种不同岗位,职责要求和经验知识技能要求都列得非常详细。BBC,卫报这些主流媒体的科学版在国外都曾被评为与Science、Nature新闻栏目并列的十大科学网站,离不开专业的投入。

互联网虽然让专业媒体走了下坡路,但让所有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分享者,客观上,无效的信息增多了,但有希望成为有价值信息的线索也增多了。资本运作的互联网平台都是来自科技公司,他们能提供服务,但对价值的挖掘还是要依靠新闻传媒业的精英共同努力,当后者不再只是对流量斤斤计较的打工者,而重新成为用户的价值引领者,回归自身的专业定位,浮夸的文风也自然会大大改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