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美贸易争端,中国知识界被炸成了四个阵营

围绕中美贸易战,学术界自然少不了一番口水战。但这次的情况更复杂……

【文/崔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开始的这一轮全球化似乎使得很多国家知识界的重叠共识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出现了两极化。两极化的后果不仅是使得政治家的主张失去了向中位投票人靠近的动力,而且使得政治辩论更加简单化、一维化和情绪化,这造成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中美贸易争端发展至今,中国知识界和民众的态度似乎也有一些两极化的现象,很多人下意识地把自己的立场放在妥协和强硬两个阵营中。绝大部分人都是希望中国能够走向更加富强民主文明的道路,但即使是看似在同一阵营的人们之间在某些问题上似乎也存在分歧。随着事情的起起伏伏,不少人开始意识到简单的一维划分并不恰当。中美贸易争端涉及的问题相当复杂,可能我们需要用多维的尺度来界定立场观点。但是,即使是简单地将一维划分扩展到二维划分,也可能会使得立场分析更加清晰一些。

以对美国政府行为的态度来看,至少我们可以区分对其诉求的立场和对其手段的立场,支持美国政府诉求的不一定支持美国政府的手段。即使是在美国,很多人支持美国提出的要求其他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的诉求,但未必支持美国使用的关税手段。以对中国政府行为的态度来看,我们至少也可以区分两个维度,即是否支持政府在美国制裁的情况下进行反制以及是否支持政府在与美国谈判中做出让步;支持前者不一定支持后者,反之亦然。这样的二维划分已经是做了大大的简化,但相比一维划分也已经是大大的进步。

按照这样的二维划分,大家的立场其实不仅仅是强硬派和妥协派、鹰派和鸽派、甚至所谓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划分,而是可以按照二维尺度形成四派分野。

500

第一派认为对于美国的歧视性301关税制裁中国不应该反制,同时对于美国的开放诉求应该基本接受。这一派可以称为妥协派或者开放派,也许不支持他们的人会将其称为妥协派,认同其主张的会称其为开放派。这一派基本认为被制裁500亿产品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小,因此没有反制的必要,特朗普的主张与中国的利益并不违背,应该接受。

第二派也认为对于美国的歧视性301关税中国不应该反制,同时也不主张通过大幅度开放市场和结构性改革回应美方的部分诉求。500亿扛过去就算了,不必激化矛盾,矛盾不激化,美国的胃口也就小一些,中国压力小一些,改革开放可以慢慢来。这一派可以称为拖延派。

第三派认为对于美国的歧视性关税措施必须坚决反制,同时对于美方的诉求也应该抵制。这一派认为美国要求中国大幅度开放市场和进行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危害了中国的利益,美国的逆差完全是其自身宏观经济政策的结果,中国不应该为减少美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做任何努力。这一派我们可以称为强硬派。

第四派认为对于美国的歧视性关税措施必须坚决反制,同时对于美方要求中国开放市场和进行结构性改革的诉求应该予以积极考虑,这一派我们姑且称为现实派。第四派的主张是“让利不让理”,也就是说对于美国违反世贸组织基本原则的歧视性关税措施坚决反对,但是在谈判中对于美国要求中国开放的诉求可以保持灵活态度;“理”是世贸组织非歧视基本原则,“利”是市场开放谈判的利益。对于前者态度应该强硬,对于后者态度应该灵活。

强硬派和拖延派的问题在于缺乏对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的急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以及与世界经济融合程度的上升,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外溢性已经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制度协调变得更为必要。即使是在最近公布的两个大幅度开放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的情况下,我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外资开放程度仍然大体只是在中等程度,并未超过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

妥协派对美国的要求包括对“打不还手”的不平等要求照单全收,低估了美国歧视性关税对现有国际贸易体制的破坏性以及对这种行为遏制的必要性。妥协派没有认识到,谈判者如果不能在国际规则的原则问题上保持立场,在美国部分取消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的时候仍然继续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这会使谈判者失去国内支持,在其他方面的谈判空间也会被大大压缩。因此,妥协派的主张最终导致的效果与拖延派实际上并没有两样。

现实派不是和稀泥的中间派,中间派的说法只是在一维尺度上观察产生的误解。现实派争取的是对现有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和发展。反制措施的目的是对现有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在维护现有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开展制度性谈判与对话的国内政治支持,形成更为完善与明确的国际规则。如果破坏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行为不能受到反制,原有规则得不到尊重,新规则的谈判就会缺乏基础。对于违反最惠国待遇的歧视性措施,中国必须反制。但是无论美国采取何种措施,对外开放与深化改革需要继续推进。在此基础上,中国应该积极主动开展研究,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开展改革世贸组织与建立新规则的谈判,通过多边谈判和双边投资谈判将自主开放转化为协定开放,以谈判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