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常识:用培养企业惰性的方法解决不了经济困难

        面对中国的经济增速下滑局面,一些人——值得担心的是一些政府官员也在内——主张大规模减税、控制工资水平、退休人员继续缴纳医保。企图用这样的手段减少企业负担,让企业增强经营能力,实现经济的合理增长。

        这个办法确实很有道理:

        控制工资水平、大规模减税,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于是企业的生产成本会降低、可以用更低的价格销售产品,销售就会看好,企业利润就会增加,投资意愿就会增强,投资规模扩大,经济增速自然就会上去。

        而减税以后,必然导致财政收入减少,于是必须让退休人员继续为财政贡献一点,以缓解财政的困难。只要经济发展好了,社会财富增加了,社会各阶层最终都会受益的。

        只是这么看问题的人忘记了,如果用政策人为地降低企业成本、也就是人为扩大资本利润空间的办法刺激经济,会增加企业的惰性。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对经济增长起到刺激作用,却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利。

        企业是为资本利润要求而产生的。如果不用努力进取就可以获得资本利润,企业是不会积极努力用先进科技手段来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生产力水平的。

        因此,人为的用社会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就是在培养企业惰性。其结果,将会导致企业在低水平生产力基础上的苟延残喘、稀缺资源被浪费在低水平经济活动中,造成生产力进步的缓慢。而生产力进步缓慢的结果,就是经济效率低下、经济竞争力降低。

       而且,用社会政策人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必然会降低市场进入成本,于是市场竞争会加剧,竞争加剧的结果,必然是包括工资水平在内的成本的上升,或者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于是资本利润空间又会不足。

        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政府哪怕是贴税支持企业,企业的经营也会不可持续,经济增长仍然会停滞。并且,企业产品销售价格竞争性降低的结果,还会导致财富不必要地向境外溢出,而这个溢出是以本国财政的流失为代价的。

        然后,减税必然减少财政收入。也就会降低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能力。

        凡是读过西方国家经济史的人都应该知道,西方国家经济增速较快的时候,正是他们的财政调节经济能力强的时期。当他们的财政不具备调节经济能力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就再也没有快速过。

        原因很简单:经济发展必然伴随贫富分化导致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没有财政的调节,经济危机就会频繁而深刻地发生,经济增长当然不可持续。

        人要说了,我们应该保护企业。企业如果得不到保护,经济就没办法发展了。

        这话说的有趣!中国这几十年的经济大发展,原来不是企业得到了保护的结果?

        要知道企业不是被保护出来的,是有进取心的人在既有市场环境下,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在市场竞争中赚取财富建立起来的。市场规律要求企业不断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能够做到的就会成功,不能做到的就应该被淘汰。这个时候,人们忽然不懂市场规律了吗?

        如果中国的市场环境不利于企业家的进取性发挥,说要【保护企业】还情有可原。而这几十年的中国经济历史,与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表现,充分证明了中国的市场环境很适合企业的发展条件。这时候片面强调【保护企业】,很明显是违背了事实与逻辑,被资本利益要求迷了眼的表现。
        中国这几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说明了中国企业通过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在市场竞争中相对取得了成功。也因此中国经济才能够在世界总体经济环境恶化的条件下,依然保持了其他主要经济体想要而不可得的增长速度。这也说明,在中国【保护企业】不是问题。

        如果因为经济增速相对放慢了,认定企业方面出了问题,那也是企业的产业升级速度还不够理想,而不是对企业的税收太高——中国企业的大发展,就是在这样的税收环境下实现的,如何说太高?

        同样的,中国现在的工资水平与增长趋势,也是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发展总体不错的结果——如果企业总体真的不行了,市场工资水平如何能够上升?

        今天中国经济增速的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

        而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原因,在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恶化,导致了世界有效需求的不足。在这样环境下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困难的手段,应该是加大科技进步基础上的产业升级速度,同时加快优化经济结构的步伐,以此促进现在流行的名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如果靠这些措施暂时不足以满足必要的经济增长要求,那就应该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者货币贬值手段,扩大国内经济规模、降低本出口商品价格。而不是用压薪、减税等方法,来培养企业惰性。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官员,应该读过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因此不论是从意识形态的需要来说,从政治立场的要求来说,从知识结构的要求来说,还是从经济规律要求来说,都不应该片面地站在资本利益的立场上提出政策主张。

        经济发展的充要条件,就是有效需求的足够。

         可是就有一些人,包括许小年等著名学者在内,就常常是在没有明白什么是“有效需求”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发表经济理论观点的。比如当他们在渲染经济中的“产能过剩”现象,要求用“去产能”的手段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时候,在逻辑上,就是没有明白“有效需求”概念的表现。

        我曾经写了一篇博客,叫《市场上只有“无效资产”,没有“产能过剩”》,主张用高效产能淘汰低效产能,用有效资产淘汰无效资产,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不断降低资源生产成本,从而用更低的销售价格满足更多的需求。而不是用“去产能”的手段,解决市场的供求失衡问题。

        有位网友在我的博客后面评论道:【你太扣字眼了,产能过剩都是针对有效购买力而说,这个许小年教授肯定明白,许小年、吴敬琏等,是当今最懂经济的大师,只是没人听他们的,遗憾啊】。

        这位网友虽然没有看懂我的观点,但是很明显,也知道在我被她认为是“太扣字眼”的分析方法下得出的结论是有道理的。不过出于对那些“著名学者”的崇拜,不能认同我的观点而已。

        我对她的评论的回复是“【产能过剩都是针对有效购买力而说】许小年当然应该明白,但他更应该明白,有效购买力是相对于一定价格水平的购买力,它与市场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市场价格越低、市场有效需求就会越大。所以应该做的不是去产能,而是用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与价格,满足更多需求”。

       人们都知道,“有效需求”指的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却往往会忘记了,或者故意无视这样一个事实:“有效需求”不是一个静止的现象,是相对应于一定价格水平的需求。

        也就是说,在市场其他条件不改变的环境下,如果某项资源的价格水平降低,相对于该项资源的有效需求就会增大;反过来,在市场其他条件不变的环境下,如果该项资源的价格上升,相对于该项资源的有效需求就会减少。

        当一项资源的生产能力超过市场在既有价格水平下的有效需求规模的时候,生产者会发生亏损。这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两个:

        1、按照许小年们的办法,用去产能的手段,减少市场供给,让低效率水平生产者的资本,能够在保持甚至于提高资源价格的环境下继续盈利;

        2、用先进产能淘汰掉落后产能,实现资源生产的成本降低,进而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满足更多的消费需求。

        很明显,第二种办法才是符合经济规律要求的办法,也是符合社会再生产目的的办法。

        而第一种办法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规律决定了,在削减了产能以后,因为保护了低水平生产力经营者的生存空间,不免会有新的生产者进入市场——许小年之流不会说,这时候应该用行政手段禁止新的竞争者进入吧?

        即使不再有新的竞争者进入,既有的生产者中间,也会出现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挤压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生产者的市场空间。

        这样竞争的结果,还是会导致在既有价格水平上,一些企业的利润空间消失的现象,于是又会出现所谓“产能过剩”现象,难道要继续“去产能”吗?

        由此可见,一些主张用“去产能”手段实现市场供求平衡的学者们,自以为在主张市场决定论,其实是在违背市场规律要求提出政策观点。

        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真正明白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市场有效需求。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有明白生产力与经济的关系,只会盲目的从西方意识形态教条出发、从资本利益要求出发。如果他们不是故意为西方垄断资本利益要求代言,就应该真正弄懂什么是“有效需求”概念。

         所谓“产能过剩”,应该指的是生产能力超过了人类社会消费需求的现象。它应该是一个社会再生产理论领域的概念,也可以是计划经济理论中的概念——许小年在解释“产能过剩”现象时,就是用国内的需求规模做标准,很明显与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与消费平衡计划观念一致。

        但是事实上,从人类的消费需要角度分析,至少到目前为止,不存在“产能过剩”现象。因为那些被称为“产能过剩”的行业的产品,还远未满足人类的消费需要。比如钢铁、水泥,如果从满足全世界所有人的住房与道路的建设需要来分析,现有的产能应该还远远不够。

        之所以会出现被人们称之为“产能过剩”的经济现象,是因为对于生产者能够接受的销售价格,出现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足现象,导致了产品销售困难。

        也就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市场上的一部分产能生产的产品无法通过在获得必须的价值补偿水平的价格上销售出去,从而使一部分产能失去了财富效应。必须明白的是,这不是因为产能超过了社会的消费需要,而是因为在财富结构的约束下,社会的消费能力不够。

        对于这样的现象,不应该称之为“产能过剩”,而应该表述为“无效资产”。

        因为存在的问题不是产品生产能力超过了消费的需要,而是因为社会的消费能力不足,使得一部分生产性资产没有了财富效应。在经济活动中,把失去了财富效应的资产称之为“无效资产”,是不会有疑议的。

        无效资产的形成,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经济是人们为追求财富而进行的竞争活动。谁的资源配置合理、高效,谁就能获得财富。反之就会失去财富。

        由于是人们之间的竞争,每个竞争者都会只从自己的财富计划出发,进行资源配置,而不会管市场的总体供求关系,因此被认为有财富效应的领域、市场,很快就会被过多的供应充满,所谓的“产能过剩”现象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上面说过了,【之所以会出现被人们称之为“产能过剩”的经济现象,是因为对于生产者能够接受的销售价格,出现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足,导致的产品销售困难】,那么

        1、如果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会降低,生产者可以接受更低的销售价格进行销售,于是市场对于产品的有效需求会增加;

        2、如果消费者手中的钱更多了,对于现行价格的产品的市场有效需求也会增加。于是所谓的“产能过剩”现象,就会消失或者得到缓解。

        也就是说,要解决被称为“产能过剩”的无效资产现象,不应该用人为削减产能这样的措施来缓解市场竞争,而应该用促进生产力进步的手段,通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社会财富,来解决问题。而促进生产力进步,只能以运用先进科技为条件的生产力投资来实现。

         因此,淘汰被称为“过剩产能”的无效资产,只能是通过对于先进生产力的投资,用高效的资源配置形态,通过市场竞争淘汰掉低效的资源配置形态,才是正确的经济行为。

        如果用减少、乃至于停止对于先进生产力的投资,来缓解所谓的“产能过剩”现象,结果必然会导致全社会低效乃至于无效资产的苟延残喘,直到被外部资本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高效产能所淘汰。这就是我一直反对用减少投资来缓解所谓“产能过剩”现象的原因。

        有人会说了,本来就是产能过剩了,你继续增加产能投资,不是会导致产能过剩更加严重吗?人们的这个认识存在两个误区:

        1、以为自己减少投资就可以避免产能过剩;

        2、以为投资者不会从财富要求出发进行投资行为。

        这两个认识上的误区,都是违背经济原理的。

        前面说过了,经济就是人们之间为追求财富而进行的竞争行为。在市场竞争中,谁减少了自己的产能,产生的市场空间必然会被别人的产能所占领。于是减少产能的一方就在竞争中让出了财富空间。

       即使是在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领域,也是如此——谁在亏损中支撑不住而倒下了,都会给其他竞争者以生存下去的空间,直到大多数人倒下,市场被少数坚持了下来的人垄断,于是成为财富竞争中的胜利者。

        也就是说,中国如果自己减少产能,结果必然会给外国的产能提供生存的空间。结果是自己减少了在市场上坚持到竞争获胜时的机会。

        当然,如果生产力水平不能提高,会因为得不到必要的价值补偿,而最终不能坚持下去。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应该放弃产能。但是要放弃的是无效产能——我这里称之为“无效资产”,而不是笼统地,不分有没有财富效应的去产能。

        在放弃低效产能的同时,必须用对于先进生产力的投资,建设起高效产能,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不是从此退出市场竞争。

        任何投资者的目的都是追求财富。没有谁会明知道投资形成的资产不会给自己带来财富,而硬要投资的。

        虽然投资免不了会有无效资产产生的现象,但是如果因此就不允许投资,无异于因噎废食。结果只能是避免了“投资失误”,同时也没有了生产力进步,只好成为先进国家的经济附庸。

        人要问了,既然你也主张淘汰掉无效资产,这与人们对于“产能过剩”现象主张的去产能的要求是一致的,又何必强调“产能过剩”与“无效资产”的区别?原因很简单,“产能过剩”概念在逻辑上抹杀了有效资产与与无效资产之间的差别。

         用“无效资产”概念替代“过剩产能”概念,在甄别具体的产能项目是否该被淘汰的时候,明确了资产的财富效应标准,逻辑上不会把高效资产当做去产能的对象。而“过剩产能”概念,在逻辑上却允许人们把高效企业的产能视为“过剩产能”,当做去产能的对象。

        很显然,用“无效资产”概念替代“产能过剩”概念,对于指导经济活动,可以起到准确而有效的作用。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