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最后排的第15期观天下讲坛纪实

500

题图:兴致勃勃地与“髡贼通缉令”合影的督工,无关人员已打码

虽然说本期14:30开讲,但大部分人在14点之前就到了。等我进去时里面几乎挤满了人,只剩下最后排还有三两个凳子空着。当时观网编辑就一直提醒我们“(墙边的)小凳子也可以坐”,至于具体是谁提醒的......脸盲,不敢乱认。

在我好不容易安顿下来时,搞事的果然出现了——几个哥们儿摩拳擦掌地到处借胶带,准备把前天晚上专门写的“髡贼通缉令”贴到门口。由于图片太小,在此誊抄原文如下(标点和白字系本人友情提供):

告示

兹有髡贼巨渠馬前卒號督工者潛伏法華寺,開壇謀亂,妖言煽變。各地軍民良善務必嚴加警惕。若遇可疑人等如頭上無髮、唇上無鬚、圓頭粗頸、體態壯碩、鼠步疾走、口誦“工業黨云”者,即刻扭送官府。但經驗明,立有賞銀萬兩并實授六品官職。

故茲告論咸使知聞。

貼桿霥上海道觀察司 此佈

大清咸豊某年某月某日

正当我们在外面讨论“督工值不值这么多”的时候,人群当中钻出来一个......督工!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我也趁机拍了题图。这期间,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观网编辑还特地扛出单反,拍了几张高清版。

再进去的时候屋里就相当热闹了:不算大的报告厅里挤了百十号人,来晚的不得不站着听讲。这可愁坏了编辑们,可惜屋里实在塞不下更多凳子了。等到督工登场时,他面对的是一群几乎把他围起来的听众,和响彻全场的“督工永远健康”。

于是督工在众目睽睽之下讲起了......柳州螺蛳粉!

然后是河南烩面和武汉热干面!

接着是道口烧鸡、德州扒鸡、沟帮子熏鸡!

还有沙湾大盘鸡和王守义十三香!

是的,听开头还以为督工转行了。这些吃的和题目有什么关系?但穿插其间的是督工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柳州螺蛳粉因“舌尖”出名,但究竟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武汉热干面呢?

河南烩面为什么出在郑州,而非古代声名远扬的开封、洛阳?

大盘鸡是什么时候走向全国的?

那些“鸡”为什么都出在民国的铁路枢纽城市?

其中的原因嘛,主要包括【版权归观察者网所有,相关文字记录切勿外传】。由此引出了今天第一个话题:我们平常所说的“千年传统”,很可能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很多“传统”并不是“自古以来”,而是引入工业化之后的产物。

拜当天的天气和室内照明所赐,督工演讲时并没有出现“某处闪闪发光”的情况。由于坐最后一排,我忙着记笔记和看PPT时,眼角总能扫到旁边的编辑们。编辑们一边盯着两台索尼4K,一边监听“小蜜蜂”的收音情况,一边对照摄像机画面调整室内灯光,一边用手机在B站直播间当房管——他们一共就那么几个人。突然就明白评论审核为啥那么慢了。

等到督工把川菜和鲁菜的此消彼长说完,第一个话题算是结束了。接下来督工就谈到了他住地的县志,然后【版权归观察者网所有,相关文字记录切勿外传】。

【版权归观察者网所有,相关文字记录切勿外传】

【版权归观察者网所有,相关文字记录切勿外传】

【版权归观察者网所有,相关文字记录切勿外传】

由于各种原因,抽奖环节被提前了。抽奖开始前,微信抽奖群里充斥着玄学的气息。当然这是没用的——谁抢到红包谁中奖!奖品是督工写的《大目标》,一共有五个名额,然后......感谢运营商让我帮忙拉低中奖率,嗯。

预料之中的是,现场问答环节出现了有意思的问题。期间督工还坦诚现场问答“不能百度,所以没法说得像知乎上那么全面”。可惜物业方面给的场地使用时间有限,现场问答只过了不到五个问题就匆匆结束,接着就进入了最后的合影时间。

结束时我整理了一下16开的笔记本,发现不知不觉中写了一页半的内容。搜肠刮肚一番后,还真想不起上次记这么多笔记是什么时候。这时有人在抽奖群里发了自己用手机记的笔记,瞬间感到了一阵降维打击:为什么我就没想到机打呢?

想了想,督工在演讲中也说“人是恋旧的”。现代生活总是在变,但人过上这样的生活不过万年,怕是还没进化出相适应的结构。虽然说要打破那些不合时宜的“传统”,但我还是不自觉地忽视兜里的手机而特地带上纸笔。只能说,知易行难啊。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